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92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上固定连接有头托,所述头托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夹板,两个相对移动的夹板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躺板左侧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转动连接头部按摩装置,所述头部按摩装置内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可往复滑动的按摩块,所述按摩块上固定连接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和头部按摩装置共同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躺板内部,所述躺板上设有背部按摩器,驱动装置与换挡器配合构成背部按摩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的手部锻炼杆构成背部按摩器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患者头部与背部的按摩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舒缓紧张神经缓解疾病发病时的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疾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患者在得了脑血管疾病之后,会出现胸闷气短,行动不便,四肢乏力等症状,同时血液流通不畅导致患者出现胀痛感。按摩治疗可以缓解脑血管疾病发病时的疼痛感,通过按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疲劳,按摩可还以促进血液循环速度,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脑血管病痛时的疼痛感,转移患者注意力和缓解患者身体的疲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躺板,所述躺板上固定连接有头托,所述头托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夹板,两个相对移动的夹板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躺板左侧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若干个等角度分布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内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可往复滑动的按摩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锥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组内转动连接有加速锥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组和所述加速锥齿轮组上共同连接有可转动的传动轴,所述躺板内转动连接有链轮组,所述链轮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与躺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上部配合可回转的转动块,所述链轮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链轮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下方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锻炼杆,所述手部锻炼杆上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构成转动块做回转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四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配合构成转动块做回转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优选的,夹板为侧放的“L”型形状,所述夹板上滑动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与夹板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夹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躺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支架螺纹连接并且第一螺杆贯穿支架。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为矩形形状,所述躺板上开有矩形孔,所述支架与矩形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按摩块上固定连接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位于第一转动轴内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按摩块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块外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弧形块内部,所述导向槽和所述按摩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在第一转动轴内左右滑动的牵引块,所述牵引块内配合有圆柱凸轮,圆柱凸轮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加速锥齿轮组与圆柱凸轮同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内开始有六边形的通孔,所述牵引块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牵引块内开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内固定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与圆柱凸轮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换向锥齿轮组,所述第二换向锥齿轮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滑移轴,滑移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滑移轴右端滑动连接有滑移锥齿轮,所述滑移锥齿轮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躺板固定连接,所述滑移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滑块与躺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左右两侧配合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与躺板螺纹连接,所述躺板上开有键型孔,手部锻炼杆位于键型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手部锻炼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卷簧,所述第一卷簧位于滑块内并且第一卷簧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与躺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与躺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卷簧,所述转动块上滑动连接有按摩柱,所述按摩柱上套有第二减震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头托将使用者头部垫高,在对使用者头部固定的同时将头部按摩装置移动至使用者的头部,第一转动轴带动按摩块绕患者头部转动对患者进行按摩同时牵引装置带动按摩块对患者头部进行提拉式的按摩,两组混合式的按摩方式快速舒缓患者紧张的肌肉,缓解患者的疼痛;背部按摩器有两组驱动方式,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转动块为回转式的运动对患者背部进行拍打式按摩,一方面背部拍打可以转移患者头部病痛时的注意力,另一方拍打式按摩可以更快的缓解身体发疲劳,达到快速缓解患者身体疲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有助于缓解脑血管患者病发时的疼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头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滑移锥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转动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弧形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图1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背部按摩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换挡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躺板、2头托、3夹板、4支架、5第一转动轴、6弧形块、7按摩块、8第一换向锥齿轮组、9加速锥齿轮组、10传动轴、11手部锻炼杆、12防护垫、13第一减震弹簧、14齿条、15第一齿轮、16蜗轮、17蜗杆、18第一螺杆、19矩形孔、20牵引绳、21导向槽、22复位弹簧、23牵引块、24圆柱凸轮、25通孔、26圆柱孔、27圆柱销、28驱动轴、29第二齿轮、30第一锥齿轮、31滑移锥齿轮、32固定块、33滑移轴、34第二换向锥齿轮组、35滑块、36第三齿轮、37第一驱动齿轮、38链轮组、39第二驱动齿轮、40第四齿轮、41定位螺钉、42键型孔、43第一卷簧、44第二转动轴、45驱动凸轮、46转动块、47第三转动轴、48第二卷簧、49按摩柱、50第二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1-1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由图1-15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上固定连接有头托2,所述头托2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夹板3,两个相对移动的夹板3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躺板1左侧滑动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包括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上固定连接有头托(2),所述头托(2)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夹板(3),两个相对移动的夹板(3)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躺板(1)左侧滑动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若干个等角度分布的弧形块(6),所述弧形块(6)内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可往复滑动的按摩块(7),所述第一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锥齿轮组(8),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组(8)内转动连接有加速锥齿轮组(9),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组(8)和所述加速锥齿轮组(9)上共同连接有可转动的传动轴(10),所述躺板(1)内转动连接有链轮组(38),所述链轮组(38)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4),第二转动轴(44)与躺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4)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凸轮(45),所述驱动凸轮(45)上部配合可回转的转动块(46),所述链轮组(3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37),所述链轮组(38)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39),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7)下方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三齿轮(36),所述第三齿轮(36)转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滑块(35),所述滑块(35)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锻炼杆(11),所述手部锻炼杆(11)上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驱动齿轮(39)相啮合的第四齿轮(40),第三齿轮(36)与第一驱动齿轮(37)啮合构成转动块(46)做回转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四齿轮(40)与第二驱动齿轮(39)配合构成转动块(46)做回转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包括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上固定连接有头托(2),所述头托(2)前后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夹板(3),两个相对移动的夹板(3)构成头部固定装置,所述躺板(1)左侧滑动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动轴(5),所述第一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若干个等角度分布的弧形块(6),所述弧形块(6)内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可往复滑动的按摩块(7),所述第一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锥齿轮组(8),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组(8)内转动连接有加速锥齿轮组(9),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组(8)和所述加速锥齿轮组(9)上共同连接有可转动的传动轴(10),所述躺板(1)内转动连接有链轮组(38),所述链轮组(38)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4),第二转动轴(44)与躺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4)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凸轮(45),所述驱动凸轮(45)上部配合可回转的转动块(46),所述链轮组(3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37),所述链轮组(38)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39),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7)下方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三齿轮(36),所述第三齿轮(36)转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滑块(35),所述滑块(35)上转动连接有手部锻炼杆(11),所述手部锻炼杆(11)上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驱动齿轮(39)相啮合的第四齿轮(40),第三齿轮(36)与第一驱动齿轮(37)啮合构成转动块(46)做回转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四齿轮(40)与第二驱动齿轮(39)配合构成转动块(46)做回转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板(3)为侧放的“L”型形状,所述夹板(3)上滑动连接有防护垫(12),所述防护垫(12)与夹板(3)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弹簧(13),所述夹板(3)上固定连接有齿条(14),所述齿条(14)上啮合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16),所述蜗轮(16)啮合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与躺板(1)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7)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8),所述第一螺杆(18)与支架(4)螺纹连接并且第一螺杆(18)贯穿支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底部为矩形形状,所述躺板(1)上开有矩形孔(19),所述支架(4)与矩形孔(19)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管疾病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7)上固定连接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位于第一转动轴(5)内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绳(20),牵引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令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