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雨生专利>正文

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89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包括主体、防腐层和第二连接杆,所述主体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所述主体左侧焊接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包裹安置有连接螺栓,所述主体内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下端焊接连接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内侧粘接固定有第二绝缘层,所述防腐层包裹于防尘盖外侧,且防腐层外侧粘接固定有握把。该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通电断电结构设计进行了简化处理,生产成本更低,设置双层绝缘结构,安全性更好,且设置专用于防尘的防尘罩,主体不易沾灰,避免了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的清理,整个电闸装置外侧设置防腐蚀层,电闸装置不易发生老化,无需不断进行更换,降低了电闸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闸
,具体为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
技术介绍
电闸指比较大型的电源开关,漏电保护开关,也称闸刀,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无灭弧功能的开关器件,电闸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目前,市场上电闸装置通电断电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设置双层绝缘结构,安全性较差,且部分电闸装置不设置专用于防尘的防尘罩,主体易沾灰,由于电闸装置为用电设备,清理时发生触电,安全得不到保障,整个电闸装置外侧不设置防腐蚀层,电闸装置易发生老化,需要不断更换,提高了电闸装置的使用成本,且电闸装置内部线束不设置梳理固定结构,线束之间易发生缠绕难以打理,在维护修理电闸装置时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市场上电闸装置通电断电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设置双层绝缘结构,安全性较差,且部分电闸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包括主体(A01)、防腐层(A08)和第二连接杆(A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A01)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A02),所述主体(A01)左侧焊接连接有连接块(A03),且连接块(A03)内部包裹安置有连接螺栓(A04),所述主体(A01)内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旋转轴(A05),且第一旋转轴(A05)下端焊接连接有防尘盖(A06),所述防尘盖(A06)内侧粘接固定有第二绝缘层(A07),所述防腐层(A08)包裹于防尘盖(A06)外侧,且防腐层(A08)外侧粘接固定有握把(A09),所述主体(A01)内部镶嵌安置有控制盒(A10),且控制盒(A10)内部镶嵌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老化组合式电闸装置,包括主体(A01)、防腐层(A08)和第二连接杆(A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A01)外侧包裹有第一绝缘层(A02),所述主体(A01)左侧焊接连接有连接块(A03),且连接块(A03)内部包裹安置有连接螺栓(A04),所述主体(A01)内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一旋转轴(A05),且第一旋转轴(A05)下端焊接连接有防尘盖(A06),所述防尘盖(A06)内侧粘接固定有第二绝缘层(A07),所述防腐层(A08)包裹于防尘盖(A06)外侧,且防腐层(A08)外侧粘接固定有握把(A09),所述主体(A01)内部镶嵌安置有控制盒(A10),且控制盒(A10)内部镶嵌焊接固定有嵌合块(A11),所述嵌合块(A11)内部上方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芯(A12),且旋转芯(A12)外侧包裹有第二旋转轴(A13),所述第二旋转轴(A13)上端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杆(A14),且第一连接杆(A14)上端焊接连接有导体球(A15),所述导体球(A15)外侧包裹安置有导体片(A16),且导体片(A16)左侧焊接固定有固定块(A17),所述第二旋转轴(A13)下端粘接固定有手持块(A18),所述嵌合块(A11)内部下方开设有出线孔(A19),且出线孔(A19)内部粘接连接有线束本体(A20),所述线束本体(A20)外侧包裹安置有卡合环(A21),所述第二连接杆(A22)焊接固定于卡合环(A21)上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雨生
申请(专利权)人:梁雨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