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85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公开了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其包括线芯(1)和外皮层(5),还包括位于外皮层(5)内的骨架(2),骨架(2)包括中心杆(3)和隔板(4),中心杆(3)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隔板槽组(310),每个隔板槽组(310)内包括3~6个凹槽(31),隔板(4)的一端与凹槽(31)配合并插入凹槽(31)中,线芯(1)安装在隔板(4)之间的安装腔(40)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骨架进行创新设计,使骨架在使用时能针对不同的线芯数量有针对性的使用,对电缆内不同数量的线芯均能起到较好的间隔效果,通过限位片的结构也可对线芯进行定位,防止其移动,此外,结合陶瓷化硅橡胶层和耐温绝缘层能起到更好的防火耐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火耐温绝缘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了防火耐温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力电缆采用有机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等作为绝缘护、套材料,当线路故障出现升温现象时,塑料或橡胶就会软化,当线路着火时,塑料或橡胶很快就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烟雾及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具有骨架的电缆,专利号为201510885508.9的专利技术专利,解决了对线缆的保护的问题,但还存在无法根据实际需求配合电缆内线芯数量的缺陷,且防火、耐温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实际需求配合电缆内线芯数量以及防火、耐温效果欠佳的缺点,提供了防火耐温绝缘电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包括线芯和包裹在线芯外的外皮层,还包括位于外皮层内的骨架,骨架包括中心杆和安装在中心杆上的隔板,中心杆位于外皮层内并沿着外皮层的轴向延伸,中心杆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隔板槽组,相邻两个的隔板槽组沿中心杆轴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槽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mm~80mm,每个隔板槽组内包括3~6个凹槽,每个隔板槽组中的凹槽圆周分布在中心杆上,凹槽的长度为20mm~30mm,隔板的一端与凹槽配合并插入凹槽中,线芯安装在隔板之间的安装腔中。作为优选,还包括铰接在隔板另一端上的限位片,每个隔板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片,两个限位片对称安装在隔板的左右两侧,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位于同一隔板的两个限位片上,位于同一隔板上的两个限位片受到弹簧的作用力相互远离并置于安装腔的开口处。作为优选,凹槽的槽口设有凸条,隔板的一端设有凸起,隔板嵌入凹槽中并通过凸条和凸起的配合相互卡紧。作为优选,凸条朝向凹槽槽口的一侧定义为外侧,凸条的外侧为斜面,斜面朝向凹槽的槽口并向下倾斜,凸起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隔板的端部。作为优选,还包括包裹在线芯外的内皮层,内皮层为防火绝缘层,防火绝缘层为陶瓷化硅橡胶层。作为优选,还包括涂抹在隔板壁面和限位片壁面上的耐温绝缘层。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对骨架进行创新设计,使骨架在使用时能针对不同的线芯数量有针对性的使用,对电缆内不同数量的线芯均能起到较好的间隔效果,通过限位片的结构也可对线芯进行定位,防止其移动,此外,结合陶瓷化硅橡胶层和耐温绝缘层能起到更好的防火耐温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线芯、2—骨架、3—中心杆、4—隔板、5—外皮层、6—限位片、7—弹簧、8—内皮层、9—耐温绝缘层、31—凹槽、310—隔板槽组、32—凸条、321—斜面、40—安装腔、41—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如图所示,包括线芯1和包裹在线芯1外的外皮层5,还包括位于外皮层5内的骨架2,骨架2包括中心杆3和安装在中心杆3上的隔板4,中心杆3位于外皮层5内并沿着外皮层5的轴向延伸,中心杆3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隔板槽组310,相邻两个的隔板槽组310沿中心杆3轴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槽组3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mm,每个隔板槽组310内包括3-6个凹槽31,4个依次相邻的隔板槽组310上的凹槽31分别为3个、4个、5个和6个并进行循环,每个隔板槽组310中的凹槽31圆周分布在中心杆3上,凹槽31的长度为23mm,隔板4的一端与凹槽31配合并插入凹槽31中,在使用时,可仅使用有4个凹槽31的隔板槽组310,由于有4个凹槽31,因此骨架2形成一个十字型结构并与外皮层5配合形成4个安装腔40,线芯1安装在隔板4之间的安装腔40中。还包括铰接在隔板4另一端上的限位片6,每个隔板4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片6,两个限位片6对称安装在隔板4的左右两侧,还包括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位于同一隔板4的两个限位片6上,限位片6的一端铰接在隔板4上,限位片6的另一端与弹簧7连接,位于同一隔板4上的两个限位片6受到弹簧7的作用力相互远离并置于安装腔40的开口处,限位片6看作是安装腔40开口处的盖板,从而防止线芯1滑脱安装腔40外,防止隔板4之间的线芯1相互纠缠。凹槽31的槽口设有凸条32,隔板4的一端设有凸起41,隔板4嵌入凹槽31中并通过凸条32和凸起41的配合相互卡紧。凸条32朝向凹槽31槽口的一侧定义为外侧,凸条32的外侧为斜面321,斜面321为朝向凹槽31的轴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凸起41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隔板4的端部。斜面321的设计,方便隔板4的安装,使隔板4安装方便并在安装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相邻两个隔板槽组3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72mm,每个隔板槽组310中的凹槽31圆周分布在中心杆3上,凹槽31的长度为27mm。通过在中心杆3上设置不同凹槽31数量的隔板槽组310,使得骨架2可以装配不同数量的隔板4,使电缆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多条线芯1。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还包括包裹在线芯1外的内皮层8,内皮层8为防火绝缘层,防火绝缘层为陶瓷化硅橡胶层。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还包括涂抹在隔板4壁面和限位片6壁面上的耐温绝缘层9。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包括线芯(1)和包裹在线芯(1)外的外皮层(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外皮层(5)内的骨架(2),骨架(2)包括中心杆(3)和安装在中心杆(3)上的隔板(4),中心杆(3)位于外皮层(5)内并沿着外皮层(5)的轴向延伸,中心杆(3)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隔板槽组(310),相邻两个的隔板槽组(310)沿中心杆(3)轴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槽组(3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mm~80mm,每个隔板槽组(310)内包括3~6个凹槽(31),每个隔板槽组(310)中的凹槽(31)圆周分布在中心杆(3)上,凹槽(31)的长度为20mm~30mm,隔板(4)的一端与凹槽(31)配合并插入凹槽(31)中,线芯(1)安装在隔板(4)之间的安装腔(4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包括线芯(1)和包裹在线芯(1)外的外皮层(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外皮层(5)内的骨架(2),骨架(2)包括中心杆(3)和安装在中心杆(3)上的隔板(4),中心杆(3)位于外皮层(5)内并沿着外皮层(5)的轴向延伸,中心杆(3)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隔板槽组(310),相邻两个的隔板槽组(310)沿中心杆(3)轴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隔板槽组(3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mm~80mm,每个隔板槽组(310)内包括3~6个凹槽(31),每个隔板槽组(310)中的凹槽(31)圆周分布在中心杆(3)上,凹槽(31)的长度为20mm~30mm,隔板(4)的一端与凹槽(31)配合并插入凹槽(31)中,线芯(1)安装在隔板(4)之间的安装腔(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耐温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在隔板(4)另一端上的限位片(6),每个隔板(4)上安装有两个限位片(6),两个限位片(6)对称安装在隔板(4)的左右两侧,还包括弹簧(7),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季新黄桂领邱金波范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