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801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所述模型根据人们的需要可摆出不同的取穴姿势,人们通过握住针灸针通过所述通孔刺向所述按钮开关顶部并触发所述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将信号传递至所述主板,所述主板控制所述第一灯泡启动,使得此穴位下方的所述第一灯泡点亮且与此穴位所在经络上的其他穴位下方的所述第一灯泡也点亮,使得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清晰的认识到穴位之间的连接,当人们刺中穴位后可摇摆或震动针灸针,针灸针震动或摆动时带动所述按钮开关摇动,所述按钮开关摇动时联动所述变阻装置产生阻值变化,使得所述第二灯泡产生明暗变化,使得人们在练习摇法、弹法等针灸手法时可依据所述第二灯泡的亮度来控制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经络穴位模型
,特别涉及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
技术介绍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图片、视频或观察人模型进行练习和研究来掌握人体常见穴位的操作知识。目前,现有的人体经络模型多采用塑料、橡胶或金属材料制成,在模型的表面标注有经络的线条和穴位的位置,但这些模型不能用于穴位的施针练习,而且这些模型不能动态显示穴位与经络的关系,不便于人们对经络穴位知识的学习,因此人们需要一种能进行施针练习且能动态显示穴位与经络关系的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针灸练习的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本技术的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包括仿真人体的模型和设置在所述模型表面的穴位和经络线的标记,所述模型内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位于穴位下方,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外壁设有万向球窝,所述万向球窝顶部设有按钮开关,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按钮开关顶部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按钮开关电连接有设在所述模型内部的主板,所述主板电连接有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包括仿真人体的模型和设置在所述模型表面的穴位和经络线的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内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位于穴位下方,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外壁设有万向球窝,所述万向球窝顶部设有按钮开关,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按钮开关顶部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按钮开关电连接有设在所述模型内部的主板,所述主板电连接有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第一灯泡,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若干个变阻装置,所述变阻装置电连接有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第二灯泡,所述变阻装置与所述按钮开关相抵接,所述模型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主板、所述第一灯泡供电,所述第二灯泡通过所述变阻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包括仿真人体的模型和设置在所述模型表面的穴位和经络线的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内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位于穴位下方,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外壁设有万向球窝,所述万向球窝顶部设有按钮开关,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按钮开关顶部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按钮开关电连接有设在所述模型内部的主板,所述主板电连接有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第一灯泡,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若干个变阻装置,所述变阻装置电连接有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第二灯泡,所述变阻装置与所述按钮开关相抵接,所述模型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主板、所述第一灯泡供电,所述第二灯泡通过所述变阻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穴位模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阻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支架和滑动变阻器,所述支架顶部与所述滑动变阻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横杆,所述横杆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灯泡通过所述滑动变阻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玲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