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72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所述认证标志包括基材层、分离层、RFID标签、面材层和识别层,所述基材层位于底部,所述分离层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基材层之间,所述面材层位于所述RFID标签的上方,所述识别层设置在所述面材层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材层与面材层之间设置分离层,该分离层可使面材层被揭起时不会被撕坏,从而方便用户正常读取识别层上的防伪数据和对产品的真伪进行验证。面材层被揭起后将无法再重新粘回被粘物,避免该防伪标签被重复利用。同时基于RFID标签数据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避免信息被复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
本技术涉及射频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
技术介绍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RFID技术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传统条码技术的继承者,又称为"电子标签"或"射频标签"。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可快速地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与传统的条型码、磁卡及IC卡相比,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的特点和具有防冲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RFI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间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来进行通讯,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物体的目的。将RFID标签安装在被标识物体上(粘贴、插放、挂佩、植入等),当被标识物体进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范围时,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进行非解除式信息通讯,由标签主动以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向读写器发送携带信息,读写器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解码,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或者标签进入阅读器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如下几部分组成:1.信号发射机信号发射机在RFID系统中,信号发射机为了不同的应用目的,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典型的形式是标签(TAG)。标签相当于条码技术中的条码符号,用来存储需要识别传输的信息,另外,与条码不同的是,标签必须能够自动或在外力(电感作用)的作用下,把存储的信息主动发射出去。标签一般是带有线圈、天线、存储器与控制系统的低电集成电路。2.信号接收机在RFID系统中,信号接收机一般叫做阅读器。根据支持的标签类型不同与完成的功能不同,阅读器的复杂程度显著不同。阅读器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与标签进行数据传输的途径。另外,阅读器还提供相当复杂的信号状态控制、奇偶错误校验与更正功能等。标签中除了存储需要传输的信息外,还必须含有一定的附加信息,如错误校验信息等。识别数据信息和附加信息按照一定的结构编制在一起,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向外发送。阅读器通过接收到的附加信息来控制数据流的发送。一旦到达阅读器的信息被正确的接收和译解后,阅读器通过特定的算法决定是否需要发射机对发送的信号重发一次,或者知道发射器停止发信号,这就是"命令响应协议"。使用这种协议,即便在很短的时间、很小的空间阅读多个标签,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欺骗问题"的产生。3.发射接收天线天线是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接收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系统功率,天线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也会影响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工作流程:1.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2.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3.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4.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品质量管理的政策,如公共安全产品认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评定,控制涉及社会、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质量。那么,赋予贴于产品本体的认证标志,一是证明产品的质量;二是个别产品出现问题时可追溯。但目前的防伪认证标志,无法实施个别问题产品的可追溯;又由于防伪手段单一,给制假者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出现有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以次充好,在认证标志上做文章,制造假标志,经评定合格的产品标志二次使用到伪劣产品上,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扰乱公共安全行业管理,给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易碎防伪标志是以易碎印刷材料为面材层,以涂硅保护纸为基材层的一种复合防伪材料制作的防伪不干胶标志。此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易碎防伪标志面材具有易收缩的特性,不宜长期存放;印刷时容易遇到面材收缩、边缘溢胶现象;防伪图案以及信息容易被复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所述认证标志包括基材层、分离层、RFID标签、面材层和识别层,所述基材层位于底部,所述分离层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基材层之间,所述面材层位于所述RFID标签的上方,所述识别层设置在所述面材层上方。进一步,所述分离层包括胶粘层和离型层,所述离型层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胶粘层之间。进一步,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涂覆有胶水层。进一步,所述离型层与所述RFID标签之间印刷有离型油层,所述离型油层与所述RFID标签之间涂覆有胶水层。进一步,所述胶水层为水性胶层、油胶层或热熔胶层。进一步,所述识别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荧光油墨层和信息层。进一步,所述荧光油墨层为紫外线荧光油墨层或红外线荧光油墨层。进一步,所述识别层上方覆盖有透明保护膜。进一步,所述的离型层为硅油纸。进一步,所述面材层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进一步,所述面材层采用PP、PE或PET透明膜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基材层与面材层之间设置分离层,分离层可使面材层被揭起时不会被撕坏,从而可方便用户正常读取识别层上的防伪数据和对产品的真伪进行验证。2.面材层被揭起后将无法再重新粘回被粘物,避免防伪标签被重复利用。3.同时基于RFID标签数据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避免信息被复制。4.RFID技术具有绝对防伪性、加密技术、无法再利用、全程溯源、信息控制等优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其他方案可以替代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材层,2-胶粘层,3-离型层,4-面材层,5-信息层,6-荧光油墨层,7-透明保护膜,8-标志编码贴片,9-RFID标签,10-分离层,11-识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所述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标志包括基材层、分离层、RFID标签、面材层和识别层,所述基材层位于底部,所述分离层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基材层之间,所述面材层位于所述RFID标签的上方,所述识别层设置在所述面材层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RFID标签的认证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标志包括基材层、分离层、RFID标签、面材层和识别层,所述基材层位于底部,所述分离层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基材层之间,所述面材层位于所述RFID标签的上方,所述识别层设置在所述面材层上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层包括胶粘层和离型层,所述离型层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胶粘层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认证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涂覆有胶水层。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认证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与所述RFID标签之间印刷有离型油层,所述离型油层与所述RFID标签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丽李红升钱义杨雨琪叶东鑫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