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58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灯条、导光板、上框和膜片组件,所述侧入式灯条粘接固定在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粘接固定在上框的下侧面上,所述膜片组件粘接固定在上框的上侧面上,所述上框安装在下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背光模组的结构来适应轻薄化结构的背光模组的组装,特别是下壳轻薄、强度低的背光模组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是为液晶显示器等被动发光装置提供背光源的结构,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一般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组装时将侧入式光源粘接在下壳的内侧面上,导光板和膜片组件直接装配在下壳内,最后将上框固定在下壳上。但是对于有些设计非常轻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特别是下壳比较轻薄的背光模组,由于下壳轻薄、强度低,不便于在下壳上直接粘接固定侧入式光源,也不便于将导光板和膜片组件直接装配在结构不稳定的下壳内,因此现在常用的背光模组安装结构不适用于这种下壳轻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灯条、导光板、上框和膜片组件,所述侧入式灯条粘接固定在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粘接固定在上框的下侧面上,所述膜片组件粘接固定在上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侧入式灯条(2)、导光板(3)、上框(4)和膜片组件(5),所述侧入式灯条(2)粘接固定在导光板(3)上,所述导光板(3)粘接固定在上框(4)的下侧面上,所述膜片组件(5)粘接固定在上框(4)的上侧面上,所述上框(4)安装在下壳(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侧入式灯条(2)、导光板(3)、上框(4)和膜片组件(5),所述侧入式灯条(2)粘接固定在导光板(3)上,所述导光板(3)粘接固定在上框(4)的下侧面上,所述膜片组件(5)粘接固定在上框(4)的上侧面上,所述上框(4)安装在下壳(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灯条(2)为侧发光灯条,所述侧入式灯条(2)与导光板(3)之间通过“U”双面胶(21)或“回”形双面胶(22)粘接在一起,所述导光板(3)外侧设置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粘接在侧入式灯条(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4)内侧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凹槽(41),所述上框(4)下侧面上贴附有第一单面胶(42),所述第一单面胶(42)的胶面从凹槽(41)露出,所述膜片组件(5)粘接固定在第一单面胶(42)从凹槽(41)露出的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部反组的超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5)包括依次叠设的多层膜片,各所述膜片外侧均设置有凸耳(51),各所述膜片外侧的凸耳(51)错位设置,各所述膜片均通过凸耳(51)粘接固定在第一单面胶(4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科姚志图罗增昌刘启玉彭环洋刘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