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65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光电传感区、多个隔垫物、多个第一支撑柱、多个第二支撑柱以及多个第三支撑柱。显示区位于光电传感区外侧;光电传感区包括透光区和围绕透光区的边框区,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围绕透光区;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区域的远离透光区的一侧且围绕第一区域;第三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远离透光区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区域与显示区之间以将第二区域与显示区间隔开;多个隔垫物呈阵列排布且位于显示区内而不位于透光区;多个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一区域,围绕透光区排列且彼此间隔开;多个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二区域,围绕第二区域排列且彼此间隔开;多个第三支撑柱位于第三区域且呈阵列排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显示器件(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光电传感装置,例如摄像装置、指纹识别装置,该摄像装置通常设置在显示屏显示区域外的一侧。但是,由于摄像装置的安装需要一定的位置,因此不利于显示屏的全屏化、窄边框设计。例如,可以将摄像装置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结合在一起,在显示区域中为摄像装置(例如前置摄像装置)预留位置,以获得显示屏显示区域的最大化。为了保证器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该为摄像装置预留的位置需要具备高透过率。为了保证摄像装置的成像效果,还需要该为摄像装置预留的位置具备较好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光电传感区、多个隔垫物、多个第一支撑柱、多个第二支撑柱以及多个第三支撑柱。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区外侧,所述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彩色子像素;所述光电传感区包括透光区和围绕所述透光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围绕所述透光区;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区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区间隔开;多个隔垫物呈阵列排布,所述多个隔垫物位于所述显示区内而不位于所述透光区内;多个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围绕所述透光区排列且彼此间隔开;多个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围绕所述第二区域排列且彼此间隔开;多个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内且呈阵列排布。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黑矩阵和保护层。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覆盖所述边框区,且在所述显示区限定出所述多个彩色子像素,所述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黑矩阵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覆盖所述边框区和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保护层之间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隔垫层,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位于所述黑矩阵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隔垫层的平面排布图形是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封闭的环形。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黑矩阵直接接触;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部分和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平面排布图形包括至少一个环形。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平面排布图形包括多个同心环;沿所述同心环的径向,所述多个同心环中的第一支撑柱对齐或者所述多个同心环中相邻同心环中的第一支撑柱交错开。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的比值为5~10。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位于同一个所述同心环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中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柱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显示区的一个像素的长或宽相等。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隔垫层,其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且位于所述黑矩阵和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隔垫层与所述第二隔垫层一体成型或通过所述保护层彼此间隔开。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包括彩膜层,彩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彩膜层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彩色子像素中,并且,所述彩膜层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彩膜层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且配置为所述第一隔垫层,并且,所述彩膜层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彩膜层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中且配置为所述第二隔垫层。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多个隔垫物包括多个主隔垫物和多个副隔垫物,所述主隔垫物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副隔垫物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方向上的高度;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多个副隔垫物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多个主隔垫物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层和驱动电路层。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基板直接接触;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缓冲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边框区,其中,所述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均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透光区中不设置有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的靠近透光区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或者位于所述透光区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交界处。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在所述透光区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与缓冲层直接接触。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在所述边框区和所述显示区中,所述保护层与驱动电路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通过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之间的间隔、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之间的间隔和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之间的间隔连通。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保护层还覆盖所述透光区;在所述透光区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第二基板直接接触,所述第一液晶层位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且与所述保护层直接接触。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所述透光区中不设置液晶层;在所述透光区中,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缓冲层之间填充空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框胶,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缓冲层之间,围绕透光区且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保护层直接接触。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透光区,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区分别为第一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显示区和光电传感区,其中,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区外侧,所述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彩色子像素;所述光电传感区包括透光区和围绕所述透光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n第一区域,围绕所述透光区;/n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围绕所述第一区域;/n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区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区间隔开;/n多个隔垫物,呈阵列排布,其中,所述多个隔垫物位于所述显示区内而不位于所述透光区内;/n多个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围绕所述透光区排列且彼此间隔开;/n多个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围绕所述第二区域排列且彼此间隔开;/n多个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内且呈阵列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光电传感区,其中,所述显示区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区外侧,所述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彩色子像素;所述光电传感区包括透光区和围绕所述透光区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
第一区域,围绕所述透光区;
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围绕所述第一区域;
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离所述透光区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区之间以将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区间隔开;
多个隔垫物,呈阵列排布,其中,所述多个隔垫物位于所述显示区内而不位于所述透光区内;
多个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围绕所述透光区排列且彼此间隔开;
多个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围绕所述第二区域排列且彼此间隔开;
多个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内且呈阵列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
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覆盖所述边框区,且在所述显示区限定出所述多个彩色子像素,所述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以及
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黑矩阵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覆盖所述边框区和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保护层之间以维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隔垫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位于所述黑矩阵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垫层的平面排布图形是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封闭的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黑矩阵直接接触;
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部分和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部分;
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平面排布图形包括至少一个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平面排布图形包括多个同心环;
沿所述同心环的径向,所述多个同心环中的第一支撑柱对齐或者所述多个同心环中相邻同心环中的第一支撑柱交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的总面积的比值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所述同心环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中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柱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显示区的一个像素的长或宽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隔垫层,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且位于所述黑矩阵和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垫层与所述第二隔垫层一体成型或通过所述保护层彼此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
所述彩膜层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彩色子像素中,并且,所述彩膜层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所述彩膜层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且配置为所述第一隔垫层,并且,所述彩膜层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所述彩膜层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中且配置为所述第二隔垫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多个隔垫物包括多个主隔垫物和多个副隔垫物,所述主隔垫物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副隔垫物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多个副隔垫物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多个主隔垫物的每个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基板直接接触;以及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缓冲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边框区,其中,所述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均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透光区中不设置有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陈延青刘瑞超佟洁张小凤秦伟达王宁王炎李伟辛昊毅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