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4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的放置腔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包括开设在外壳的隔层内的进气主槽、设置在进气主槽内的送气组件,以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散气组件,所述进气主槽连通外壳外侧与外壳内壁,该进气主槽包括从外壳外侧到内壁上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槽、第二进气槽和第三进气槽。该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有效地对输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利用,利用气体对放入到外壳内的锅下部粘附液体进行快速风干,防止放入到外壳内的锅下部粘附液体会对加热底座造成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饭煲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
技术介绍
电饭煲时生活中常用家电之一,常用煮饭和煲汤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但在现有的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对现有的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进行改进。在现有的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中,对食物放置锅表面进行清理液体过程中存在不需清理后出现内部加热对风扇造成损坏的现象,和存在食物放置锅内部液体加热时出现将盖顶起的现象,同时沸水会淋出,使得对箱体的外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具备防止热气泄漏和防止沸水漏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的放置腔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包括开设在外壳的隔层内的进气主槽、设置在进气主槽内的送气组件,以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散气组件,所述进气主槽连通外壳外侧与外壳内壁,该进气主槽包括从外壳外侧到内壁上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槽、第二进气槽和第三进气槽,所述送气组件设置在第一进气槽内,该第三进气槽与外壳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散气组件贴合在外壳内璧上,且其与第三进气槽相连通,该散气组件包括散气板、开设在散气板上与外壳内壁贴合一侧面底端的通孔,以及开设在散气板上另一侧面的散气孔和螺纹孔,所述散气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散气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与第三进气槽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且通孔的面积等于第三通槽的截面面积,所述外壳上端且位于外壳隔层内设置有出气主槽,该出气主槽包括固定槽和出气槽,所述出气槽连通外壳的内壁和外侧,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连通外壳内壁,该固定槽的另一端连接出气槽,所述固定槽靠近外壳内壁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该固定槽与螺纹孔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容积大于第三进气槽的容积,所述第三进气槽的容积大于第二进气槽的容积,所述第二进气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气槽和第二进气槽之间连通的关闭和开启的开关组件。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单向阀底座、设置在第一进气槽和第二进气槽的连接处的单项阀挡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进气槽和单项阀挡板的弹簧一,所述单项阀挡板为圆形。优选的,所述散气板包括侧板、与侧板底部连接的底板,所述侧板为弧形,且侧板与外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底板为半圆状。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底端的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部连接有位于放置腔体内的加热底座,所述外壳内部一侧的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流感应装置,所述电流感应装置位于加热底座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加热底座为工字形,所述加热底座的中部卡接在外壳下部的内部,所述加热底座在外壳下部的内部存在活动空间,所述电流感应装置的下部和加热底座的下部分别卡接在外壳的下部。优选的,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进气槽内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风扇。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部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蒸汽出孔,所述盖子上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壳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的中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四,所述外壳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沸水排出槽,所述沸水排出孔的下部放置有沸水集装箱。优选的,所述夹套放置在盖子上部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为可旋转装置,且旋转角度为0-360°,所述沸水排出槽的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沸水集装箱放置在外壳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蒸汽出孔的内部为空心状,所述蒸汽出孔的上部安装有挡板,所述蒸汽出孔上部挡板下部的四周开设有通孔。与现有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通过风速推动单项阀挡板向下移动,使得对弹簧一进行挤压,使得形成通路,为此可带动空气输送至箱体的内部,同时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散气板,散气板上开设有多个散气孔,借助散气板和散气孔将输气装置输入的空气进行集中后沿外壳的内壁进行分散,有效地对输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利用,利用气体对放入到外壳内的锅下部粘附液体进行快速风干,防止放入到外壳内的锅下部粘附液体会对加热底座造成损坏的现象,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当不需要进行输送空气时,单项阀挡板在弹簧一弹性作用下,推动单项阀挡板向上移动,使得与通气孔中部的内壁接触,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可对通气孔内部进行隔离,使得防止箱体内部热量损失,同时减小对风扇损坏的现象,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减小热量的损耗和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在第三进气槽与外壳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保证电饭锅在工作过程中,进入的气体将空气中的灰尘或者其他杂物带入到壳体内,影响烹煮效果;另外在外壳上端且位于外壳隔层内设置有固定槽和出气槽,出气槽连通外壳的内壁和外侧,固定槽的一端连通外壳内壁,该固定槽的另一端连接出气槽,固定槽靠近外壳内壁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该固定槽与螺纹孔的安装位置相对应,通过固定槽可将通气板固定设置在外壳内壁上,另外与出气槽相连通,有效地进行排出内部气体。2、该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通过装置夹套对盖进行挤压,当沸水严重时,可通过夹套在弹簧四弹性作用下收缩顶起,同时沸水从箱体上部一侧的沸水排出孔内部流出,同时通过沸水排出孔输送至沸水集装箱的内部,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可减小沸水对箱体造成损坏的现象,为此在使用过程中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气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散气板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加热装置;3、放置腔体;4、输气装置;410、进气主槽;411、第一进气槽;412、第二进气槽;413、第三进气槽;420、送气组件;421、支架;422、风扇;430、开关组件;431、单向阀底座;432、单项阀挡板;433、弹簧一;440、散气组件;441、散气板;441-1、侧板;441-2、底板;442、通孔;443、散气孔;444、螺纹孔;450、过滤网;5、出气主槽;510、固定槽;520、出气槽;6、弹簧二;7、加热底座;8、弹簧三;9、电流感应装置;10、盖子;11、蒸汽出孔;12、把手;13、支撑架;14、连接杆;15、固定杆;16、夹套;17、弹簧四;18、沸水排出槽;19、沸水集装箱;20、塞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装置(2),且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的放置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输气装置(4),所述输气装置(4)包括开设在外壳的隔层内的进气主槽(410)、设置在进气主槽内的送气组件(420),以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散气组件(440),所述进气主槽(410)连通外壳外侧与外壳内壁,该进气主槽(410)包括从外壳外侧到内壁上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槽(411)、第二进气槽(412)和第三进气槽(413),所述送气组件(420)设置在第一进气槽(411)内,该第三进气槽(413)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450),所述散气组件(440)贴合在外壳内璧上,且其与第三进气槽相连通,该散气组件(440)包括散气板(441)、开设在散气板上与外壳内壁贴合一侧面底端的通孔(442),以及开设在散气板上另一侧面的散气孔(443)和螺纹孔(444),所述散气板(44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散气孔(443)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442)与第三进气槽(413)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且通孔(442)的面积等于第三通槽的截面面积,所述外壳(1)上端且位于外壳隔层内设置有出气主槽(5),该出气主槽(5)包括固定槽(510)和出气槽(520),所述出气槽(520)连通外壳的内壁和外侧,所述固定槽(510)的一端连通外壳内壁,该固定槽(510)的另一端连接出气槽,所述固定槽(510)靠近外壳内壁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该固定槽(510)与螺纹孔的安装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装置(2),且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的放置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输气装置(4),所述输气装置(4)包括开设在外壳的隔层内的进气主槽(410)、设置在进气主槽内的送气组件(420),以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散气组件(440),所述进气主槽(410)连通外壳外侧与外壳内壁,该进气主槽(410)包括从外壳外侧到内壁上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槽(411)、第二进气槽(412)和第三进气槽(413),所述送气组件(420)设置在第一进气槽(411)内,该第三进气槽(413)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450),所述散气组件(440)贴合在外壳内璧上,且其与第三进气槽相连通,该散气组件(440)包括散气板(441)、开设在散气板上与外壳内壁贴合一侧面底端的通孔(442),以及开设在散气板上另一侧面的散气孔(443)和螺纹孔(444),所述散气板(44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散气孔(443)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442)与第三进气槽(413)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且通孔(442)的面积等于第三通槽的截面面积,所述外壳(1)上端且位于外壳隔层内设置有出气主槽(5),该出气主槽(5)包括固定槽(510)和出气槽(520),所述出气槽(520)连通外壳的内壁和外侧,所述固定槽(510)的一端连通外壳内壁,该固定槽(510)的另一端连接出气槽,所述固定槽(510)靠近外壳内壁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该固定槽(510)与螺纹孔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槽(411)的容积大于第三进气槽(413)的容积,所述第三进气槽(413)的容积大于第二进气槽(412)的容积,所述第二进气槽(41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气槽和第二进气槽之间连通的关闭和开启的开关组件(4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430)包括单向阀底座(431)、设置在第一进气槽和第二进气槽的连接处的单项阀挡板(43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进气槽和单项阀挡板的弹簧一(433),所述单项阀挡板(432)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家用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板(441)包括侧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丹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