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35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茶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泡茶干净卫生、使用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泡茶壶,设有壶体、壶体内的茶篮和壶体上的壶盖,壶体的壶口上、茶篮外缘套置有茶篮托架,茶篮托架与壶体壶口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茶篮托架与壶盖枢接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茶篮放置于茶篮托架上,使得放置茶篮时避免了茶篮与玻璃壶体的碰撞,保护了玻璃及降低了碰撞声音,茶篮托架设有与壶盖相互枢接的连接耳,致使壶盖可翻转式固定在茶篮托架连接耳上与茶篮的上端相盖,其结构简单又实用,在壶盖上设有蒸汽速凝环减少开盖时壶盖内壁的冷凝水倒流,可有效过茶叶、茶水流出,结构稳固、干净卫生、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茶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具,特别是一种泡茶用的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及品茶的增强,对泡茶容器的材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玻璃泡茶容器由于玻璃杯材质为无机物,受热时接近100摄氏度,不会产生其它物质,相反,塑胶材质的容器,泡茶时接近100摄氏度,水温较高,塑胶受热易挥发出带有刺激性气味,不仅使茶水窜味,有损茶水的香味,而且对人们健康也会有不利的影响,玻璃材质的泡茶容器加之玻璃透明可视性好,已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市场的主流。现有技术的茶杯、茶壶多数均为单腔杯体,泡茶时直接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用开水冲泡,饮用时、需要加茶叶或倒出茶叶的过程比较繁琐,茶叶和水容易一并倒出,导致茶水不纯,有茶叶渣,影响用户体验及口感;也有在杯中设置茶篮或滤杯构成外杯与内杯的结构,但是这种茶杯的内外杯间连接松散,稳定性差,在提取时茶篮易与玻璃外杯发出碰撞声音,且多数泡茶壶在加茶水、茶叶时,壶盖打开盖后要放置于桌面,壶盖上残留的茶水或冷凝水会弄湿桌面,既不卫生,开盖时也容易触碰杯体烫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茶壶,要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茶壶,设有壶体(1)、壶体(1)内的茶篮(2)和壶体(1)上的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壶口上、茶篮(2)外缘套置有茶篮托架(3),茶篮托架(3)与壶体(1)壶口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茶篮托架(3)与壶盖(4)枢接连接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茶壶,设有壶体(1)、壶体(1)内的茶篮(2)和壶体(1)上的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壶口上、茶篮(2)外缘套置有茶篮托架(3),茶篮托架(3)与壶体(1)壶口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茶篮托架(3)与壶盖(4)枢接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托架(3)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其上端部向外翻90°形成一环形的大托台(301),茶篮托架(3)的下端部向外翻90°形成一环形的小凸台(302),大托台(301)、茶篮托架(3)的圆筒和小凸台(302)构成一周凹槽(304),凹槽(304)中套接有硅橡胶圈(5),硅橡胶圈(5)与壶体(1)壶口的内侧面形成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托台(301)的圆周边一端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耳(303),第一连接耳(303)呈开口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4)为圆形平板,在圆形平板的下端面设有圆环状的蒸汽速凝环(403),蒸汽速凝环(403)的圆心与壶盖(4)的圆心同心,在壶盖(4)圆形平板的圆周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条形的开盖压板(402),汽速凝环(403)的圆环靠近开盖压板(402)一侧的边最高,然后向两边对称逐渐降低高度,至开盖压板(402)对面一侧最低,使蒸汽速凝环(403)形成斜边圆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晗钟鹏睿邹淑斌吴海鑫康称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