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上都会设置充电端口,便于快速充电,充电端口处会设置充电小门,充电小门的设计既可以方便充电,又可以盖上车身外观设计。但是,目前对于充电小门的检测常常只停留在对充电小门的外观尺寸及型号规格进行检测,并没有对其使用性能及耐久寿命进行检测,对其性能及质量问题也无法评估判定,无法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存在极大的售后质量隐患。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检测充电小门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寿命的测试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测试充电小门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寿命。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充电小门,所述充电小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充电小门,所述充电小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部,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所述供气机构用于给所述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弯臂的固定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中间段与所述安装框架铰接,自由端穿过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安装框架外部;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弯臂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门板的两侧;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门板打开或所述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弯臂的自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充电小门,所述充电小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部,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所述供气机构用于给所述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弯臂的固定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中间段与所述安装框架铰接,自由端穿过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安装框架外部;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弯臂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门板的两侧;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门板打开或所述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弯臂的自由端推动所述门板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弯臂的中间部分铰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开口侧垂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安装框架与第二安装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框架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四侧板以及第五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相对设置,第二安装框架垂直于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的相对两侧均开设开口;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内部的一侧;所述弯臂的中间段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或第三侧板靠近内部的一侧,自由端穿过所述第四侧板或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一侧的开口安装有所述门框,另一侧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嵌入所述第一安装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和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少普,白小平,凌通,胡兆伟,周向前,林水春,淳利,周有芬,周彬彬,李昕,孔善灵,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