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56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安装框架内部,活塞杆朝向开口侧;所述供气机构用于给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弯臂的固定端与活塞杆铰接,中间段与安装框架铰接,自由端穿过安装框架,位于安装框架外部;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的一端与弯臂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门板的两侧;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门板打开或活塞杆回缩带动弯臂的自由端推动门板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塞杆往复运动,带动弯臂转动,推动门板打开和闭合,达到测试充电小门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上都会设置充电端口,便于快速充电,充电端口处会设置充电小门,充电小门的设计既可以方便充电,又可以盖上车身外观设计。但是,目前对于充电小门的检测常常只停留在对充电小门的外观尺寸及型号规格进行检测,并没有对其使用性能及耐久寿命进行检测,对其性能及质量问题也无法评估判定,无法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存在极大的售后质量隐患。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检测充电小门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寿命的测试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测试充电小门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寿命。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充电小门,所述充电小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部,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所述供气机构用于给所述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弯臂的固定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中间段与所述安装框架铰接,自由端穿过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安装框架外部;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弯臂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门板的两侧;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门板打开或所述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弯臂的自由端推动所述门板闭合。本技术通过活塞杆往复运动,带动弯臂转动,推动门板打开和闭合,达到测试充电小门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寿命的目的。多次打开和闭合后没有故障的充电小门使用性能好,耐久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弯臂的中间部分铰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开口侧垂直的一侧。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安装框架与第二安装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框架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四侧板以及第五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相对设置,第二安装框架垂直于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的相对两侧均开设开口;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内部的一侧;所述弯臂的中间段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或第三侧板靠近内部的一侧,自由端穿过所述第四侧板或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一侧的开口安装有所述门框,另一侧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嵌入所述第一安装框架。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小门测试装置还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第一顶板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二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条形孔以及通孔,通过与所述螺母配合将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固定;所述螺杆通过螺母固定之前,沿着所述条形孔移动,控制所述充电小门的安装距离。本技术通过将气缸和充电小门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框架和第二安装框架上,第一安装框架和第二安装框架距离可调,便于将充电小门安装到便于活塞缸推动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相对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三窗口和第四窗口;所述弯臂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三窗口或第四窗口。本技术测试人员通过第一窗口、第二窗口、第三窗口和第四窗口很方便地观察测试具体情况。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双通电磁阀以及两条连接气管;所述双通电磁阀固定在安装框架上;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接收压缩气体,另一端与所述双通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两条连接气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双通电磁阀两个出气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气缸的两个进气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靠近外部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弯臂的自由端靠近外部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轮。本技术通过在活塞杆和弯臂的自由端设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是为了降低推动门板过程中对门板的摩擦力,防止摩擦力划伤测试的充电小门。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小门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接电源电压,闭合时给所述供气机构供电,断开时停止给所述供气机构供电;所述供气机构断电时停止给所述气缸提供压缩空气。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小门测试装置还包括启动键和急停键;所述启动键用于启动所述测试装置;所述急停键用于紧急停止测试。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小门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时器以及计数器;所述计时器用于计量所述活塞杆完成一次伸长和回缩的时间;所述计数器用于计量所述活塞杆完成一次伸长和回缩的次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不包括控制箱);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卸掉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以及上半部分的侧板后的立体示意图(不包括控制箱);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不包括控制箱);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卸掉第二安装框架后的立体示意图(不包括控制箱);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不包括控制箱);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的充电测试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说明:110-安装框架,111-第一安装框架;1111-第一顶板;1112-第一底板;1113-第一侧板;1114-第一开口;1115-第二侧板;1116-第三侧板;1117-螺杆;1118-螺杆;11111-条形孔;11151-第一窗口;11161-第二窗口;112-第二安装框架;1121-第二顶板;1122-第二底板;1123-第四侧板;1124-第五侧板;11231-第三窗口;11241-第四窗口;120-气缸;121-活塞杆;130-供气机构;140-弯臂;131-进气管;132-双通电磁阀;133-连接气管;141-固定端;142-连接段;143-自由端;1211-第一转轮;1431-第二转轮;210-门板;220-门框;300-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6所示,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对充电小门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安装框架110、气缸120、供气机构130以及弯臂140;安装框架110包括第一安装框架111以及第二安装框架112;第一安装框架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充电小门,所述充电小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部,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所述供气机构用于给所述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弯臂的固定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中间段与所述安装框架铰接,自由端穿过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安装框架外部;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弯臂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门板的两侧;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门板打开或所述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弯臂的自由端推动所述门板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小门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充电小门,所述充电小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框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气缸、供气机构以及弯臂;所述弯臂包括固定端、中间段以及自由段;所述安装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门框的开口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部,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所述供气机构用于给所述气缸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弯臂的固定端与所述活塞杆铰接,中间段与所述安装框架铰接,自由端穿过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安装框架外部;所述活塞杆朝向所述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弯臂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门板的两侧;所述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门板打开或所述活塞杆回缩带动所述弯臂的自由端推动所述门板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弯臂的中间部分铰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开口侧垂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安装框架与第二安装框架;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框架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四侧板以及第五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相对设置,第二安装框架垂直于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的相对两侧均开设开口;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内部的一侧;所述弯臂的中间段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或第三侧板靠近内部的一侧,自由端穿过所述第四侧板或所述第五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一侧的开口安装有所述门框,另一侧的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嵌入所述第一安装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小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和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少普白小平凌通胡兆伟周向前林水春淳利周有芬周彬彬李昕孔善灵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