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454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该内衣罩杯采用面料纤维复合层——粘胶层——硅纤维层——粘胶层——面料纤维复合层的结构,面料纤维复合层使得该内衣罩杯在保持透气、耐水洗、不易变形以及水洗不起皱等优点之外还具有面料平整、柔软、手感佳、穿戴舒适等优点,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行业广泛推广和应用。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种内衣罩杯的制造方法。

An underwear cup with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衣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文胸,即女性内衣,作为当代女性的日常必备穿着,其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装饰性自不必说,其功能性的最主要体现就是对胸部的承托和聚拢效果,只有单纯的一块布料是无法起到良好的承托和聚拢效果,因此文胸的罩杯必须设置有支撑物(即罩杯内衬或罩杯夹层),通过支撑物起到良好的承托和聚拢效果。以往的文胸罩杯所选用的支撑物基本是海绵材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认知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海绵透气性差,容易滋生细菌,具有挥发性等缺点会影响女性胸部的健康。更有一些劣质海绵具有极大的毒性,极易引起女性胸部疾病,甚至会引发癌症。因此近些年来,行业一直在寻找其他可替代的材料,其中纤维材料直立棉(合成纤维或是植物纤维的总称)就是一种透气性较强的可取代海绵的新型内衣材料,目前也逐渐大范围应用和推广。直立棉作为纤维材料,其特定的丝状纤维结构赋予了内衣罩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但是,该纤维结构也使得这种材料很难定型,经揉搓尤其是水洗后很容易移位松散导致内衣罩杯变形,轻者表面布料产生褶皱现象,重者则造成坍塌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既可解决坍塌问题又可解决褶皱现象而且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一种内衣罩杯及其制造方法”,公布号CN110638118A,公布日2020.01.03,其采取面料层(多为普通布料)与硅纤维通过压印液态硅胶粘结复合而成,由于硅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回弹性以及结构稳定性,使得在坍塌、褶皱以及环保方面都几乎完美,而且由于使用普通布料,原材料来源广且可随意拼接,因此该专利具有非常大的商业应用前景,且其也已经进入了批量产业化阶段。但是,该专利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该专利的转化实施上,也即其生产制造工艺上的问题比较突出。因其所选面料层为厚度1mm以下的布料,在将两面附合弹性胶的罩杯基体放置在两块面料中间通过罩杯模具一次性热压成型这一步实际操作时会存在一些布料折叠或者鼓泡现象,现实中多采用先将布料贴附在刷了胶的硅纤维(即附合弹性胶的罩杯基体)上再进行热压成型的方案,这么操作虽然避免了明显的折叠和鼓泡现象但是对操作工的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长久以往会产生作业疲劳而且这也不符合全面产业化的要求。此外,该专利由于是将布料直接贴附在附合弹性胶的罩杯基体(即硅纤维)两面上,这样会导致布料和罩杯基体贴合面形成一层网格状胶膜,这层胶膜在热压成型后会变硬,虽然水洗后罩杯不易变形坍塌但会使得罩杯手感变差,水洗次数多了之后也会出现一些细微的纹路,影响美观。综上,本专利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该内衣罩杯采用面料纤维复合层——粘胶层——硅纤维层——粘胶层——面料纤维复合层的结构,面料纤维复合层使得该内衣罩杯在保持透气、耐水洗、不易变形以及水洗不起皱等优点之外还具有面料平整、柔软、手感佳、穿戴舒适等优点,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行业广泛推广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面料纤维复合层、粘胶层、硅纤维层、粘胶层和第二面料纤维复合层,所述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层在粘胶层附近形成紧压状的网格结构。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纤维复合层包括面料层、胶网层以及纤维层。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厚度为1~10mm。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为硅纤维层或直立棉层。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网层的含胶量小于粘胶层的含胶量。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纤维层的纤维密度小于面料纤维复合层的纤维密度。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弹性胶含量为2~10克/一对罩杯。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罩杯的弹性胶含量为8~25克/一对罩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衣罩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面料纤维复合层:先把纤维材料加工成薄片状,在面料上涂布液体弹性胶,并将纤维材料覆盖其上然后加热成型;B、制作罩杯基体:将硅纤维材料模切成罩杯形状得到罩杯基体;C、压印液体弹性胶:先将罩杯基体通过丝网压缩至原厚度的一半以下使之贴紧丝网,然后丝印液体弹性胶,丝印后松开丝网,再同样操作压印罩杯基体另一面制得两面附合弹性胶的罩杯基体;D、热压成型以及修边:将面料纤维复合层的纤维面贴附到沾有弹性胶的罩杯基体上再通过罩杯模具一次性热压成型,裁剪修边制得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如上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热压成型前在面料纤维复合层的纤维面印刷一层粘胶。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内衣罩杯采用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罩杯基体粘连,该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层在粘胶层附近形成紧压状的网格结构使得内衣罩杯在外力作用下,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层会产生错位,这种结构类似于三明治布料的内衣罩杯,其水洗后面料不会变形起皱,同时也保持了罩杯的透气性和结构稳定性,而且手感非常好,可以完全替代成本高昂且结构及其针织工艺复杂的三明治布料,而且结构稳固,弹性好,质地轻盈,穿戴舒适,适合行业广泛推广。2.本专利技术的内衣罩杯采用面料纤维复合层设计,相对于普通布料粘贴在罩杯基体需要的熟练度,其可操作性大大增强,避免了布料折叠和鼓泡现象的同时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为机械化生产铺平了道路。3.本专利技术的内衣罩杯因其可采用普通布料代替三明治布料使得本专利技术不仅成本大为降低,利润可观,而且因普通布料拼接简单、染色容易等,还克服了三明治布料不易上色以及裁剪拼接困难等问题,尤其是选择1mm以下的布料更能体现该罩杯的质感,还可以降低用料成本。4.本专利技术的内衣罩杯采用适合纤维材料特性的压印技术使得纤维材料得以形成弹性胶复合纤维结构,再加热定型和硫化得到稳定的弹性胶与纤维网格结构,最终使得内衣罩杯整体结构稳固,水洗不容易起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衣罩杯的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面料纤维复合层1、粘胶层2、硅纤维层3、粘胶层2和第二面料纤维复合层1,所述面料纤维复合层1与硅纤维层3在粘胶层2附近形成紧压状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保证了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层的稳定粘连。本专利技术的内衣罩杯通过面料纤维复合层贴合硅纤维层,解决了透气性和坍塌以及起皱问题同时还提供了类三明治布料的手感,结构简单稳固,弹性好,质地轻盈,穿戴舒适,适合行业广泛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面料纤维复合层、粘胶层、硅纤维层、粘胶层和第二面料纤维复合层,所述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层在粘胶层附近形成紧压状的网格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面料纤维复合层、粘胶层、硅纤维层、粘胶层和第二面料纤维复合层,所述面料纤维复合层与硅纤维层在粘胶层附近形成紧压状的网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纤维复合层包括面料层、胶网层以及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厚度为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为硅纤维层或直立棉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网层的含胶量小于粘胶层的含胶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纤维层的纤维密度小于面料纤维复合层的纤维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内衣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弹性胶含量为2~10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斌
申请(专利权)人:本影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