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35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涉及钢筋混凝土梁技术领域。该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墩柱支座、数据采集装置、加热控温装置和液压伺服装置,所述墩柱支座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内螺纹套筒,所述墩柱支座的顶部固定有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两端有多个上下贯穿孔以便贯穿螺杆。该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可拆卸螺杆与墩柱支座刚性连接,可充分模拟框架结构钢板加固主梁与柱的刚性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系统,可准确的模拟真实受力体系状态下,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梁
,具体为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中对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梁等)进行加固时常选择钢板加固法。钢板加固法主要有粘贴钢板加固法和锚栓钢板加固法。钢板加固法的加固效果直接与钢板、锚栓及配套胶粘剂的力学性能有关,常温下胶粘剂能很好的保证钢板与基层混凝土的粘结,具有较理想的加固效果。然而在高温条件下,构件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将发生显著变化:高温环境下胶粘剂的强度将急剧劣化,很快失去胶粘效果;高温环境下加固钢板强度降低明显,难以发挥加固补强作用,给加固结构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调研,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后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不甚明确,传统的测试方法以简支梁为基础进行测试,不能准确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抗火性能,测试结果可信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的对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进行测试使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墩柱支座、数据采集装置、加热控温装置和液压伺服装置,所述墩柱支座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内螺纹套筒,所述墩柱支座的顶部固定有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两端有多个上下贯穿孔以便贯穿螺杆,且螺杆的底端紧固在内螺纹套筒中,所述加热控温装置的内部位于上方边缘处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有钢筋混凝土梁和钢板,所述加热控温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位移计,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外表面有混凝土保护层,内部包裹有纵筋和箍筋,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加热控温装置的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在钢筋混凝土梁(1)上部1/3、2/3处设有加载孔。为了对加载头的位置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优选的,所述液压伺服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加载头,且加载头的底端延伸至加载孔的内部。为了可以对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使用,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优选的,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由钢筋混凝土梁和钢板通过胶粘剂粘结或锚栓连接为整体,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长度为2~6m,宽度不大于墩柱支座的宽度。为了对墩柱支座的位置进行安装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优选的,所述墩柱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支座,底部与地面刚性连接。为了对加热控温装置进行使用,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优选的,所述加热控温装置为多节可连接密封设置,所述加载孔对应梁上的加压点分别位于梁长度的1/3和2/3处,所述加热控温装置的温度控制在500℃~1200℃可调为了对数据采集装置进行使用,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可在加载过程中实时输出测试过程中采集到的温度、变形数据并图形化显示加载过程时间-变形曲线和保存过程数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固定螺杆与墩柱支座刚性连接,与框架结构节点实际连接形式相同,传统的试验方法以简支梁为基础进行测试,由于梁、柱之间的刚性约束,梁的跨中弯矩比简支梁跨中弯矩小,故采用传统的抗火测试方法不能准确反映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变化及抗火性能。(2)、该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可拆卸螺杆与墩柱支座刚性连接,可充分模拟框架结构钢板加固主梁与柱的刚性连接,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系统,可准确的模拟真实受力体系状态下,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3)、该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采用可拆卸螺杆使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与墩柱支座刚性连接,既实现了真实受力体系的模拟,又可方便、快捷的拆装试验梁段,试验易于实施,操作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示意图;图2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与墩柱支座刚性连接的俯视图;图3是钢板加固前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及钢筋横截面布置示意图;图4是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及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2、墩柱支座;3、加热控温装置;4、液压伺服装置;5、数据采集装置;6、位移计;7、温度传感器;8、贯穿孔;9、螺杆;10、钢筋混凝土梁;11、混凝土保护层;12、纵筋;13、箍筋;14、钢板;15、内螺纹套筒;16、盖板;17、加载孔;18、加载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包括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墩柱支座2、加热控温装置3、液压伺服装置4、数据采集装置5,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与墩柱支座2刚性连接,加热控温装3为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提供环境温度,液压伺服装置4给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施加荷载。参照图2-4,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为抗火测试试验试件,由钢筋混凝土梁10和外置钢板14组成,在梁两端有若干个等间距多排布置的上下贯穿孔8,以便与墩柱支座2通过螺杆9刚性固定。参照图3,钢筋混凝土梁10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钢筋混凝土10的长度为4m,梁高度为400mm,梁宽为300mm,混凝土保护层11的厚度为35mm,钢筋中,纵筋12采用直径为18mm的螺纹钢筋5根,钢筋混凝土梁10的受拉区3根、受压区2根;钢筋中,箍筋13采用直径为10mm的光圆钢,间距为150mm,混凝土由水泥、水、砂、细骨料、粗骨料按预先调配的配合比混合而成,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参照图4,钢板14与钢筋混凝土梁10通过胶粘剂粘贴、钢板14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筋混凝土梁10连接为整体,钢板14的厚度为6mm,宽度为100mm,钢板14间距400mm。参照图1-2,墩柱支座2为钢筋混凝土支座,底部与地面刚性稳定连接,墩柱支座2上端部预埋有若干个等间距多排布置的内螺纹套筒15且与支座上表面齐平,长度200mm,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两端的刚性固定,模拟框架结构主梁与柱的节点刚性连接,墩柱支座2宽度不小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宽度,墩柱支座2高度为1m,抗压强度不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墩柱支座(2)、数据采集装置(5)、加热控温装置(3)和液压伺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支座(2)的顶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内螺纹套筒(15),所述墩柱支座(2)的顶部固定有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的两端有多个上下贯穿孔(8)以便贯穿螺杆(9),且螺杆(9)的底端紧固在内螺纹套筒(15)中,所述加热控温装置(3)的内部位于上方边缘处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温度传感器(7),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包括有钢筋混凝土梁(10)和钢板(14),所述加热控温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位移计(6),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的外表有混凝土保护层(11),内部包裹有纵筋(12)和箍筋(13),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8),所述加热控温装置(3)的顶部固定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的顶部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部1/3、2/3处设有加载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墩柱支座(2)、数据采集装置(5)、加热控温装置(3)和液压伺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支座(2)的顶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内螺纹套筒(15),所述墩柱支座(2)的顶部固定有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的两端有多个上下贯穿孔(8)以便贯穿螺杆(9),且螺杆(9)的底端紧固在内螺纹套筒(15)中,所述加热控温装置(3)的内部位于上方边缘处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温度传感器(7),所述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1)包括有钢筋混凝土梁(10)和钢板(14),所述加热控温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位移计(6),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的外表有混凝土保护层(11),内部包裹有纵筋(12)和箍筋(13),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0)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8),所述加热控温装置(3)的顶部固定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的顶部在钢筋混凝土梁(10)上部1/3、2/3处设有加载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伺服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加载头(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邵春利刘胜杰王坤朱小静董丽云张凯刘志东张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建科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