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35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包括害虫诱捕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杀虫模块以及远程控制模块。工作时,先将捕虫粘网的一端穿过捕虫腔后与收卷转轴连接;上灯室和下灯室发光,吸引害虫进入到捕虫腔内;同时负压装置启动,将害虫吸附在捕虫粘网上;捕虫结束后,信息采集模块对捕虫粘网中的害虫检测识别,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结果发送给远程控制模块;检测结束后,所述收卷驱动机构将捕虫粘网连同被粘住的害虫收卷在收卷转轴上,同时将新的捕虫粘网重新铺设在所述捕虫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可自动对害虫进行捕获和检测,并对捕获的害虫中的害虫进行计数和分析,从而减轻劳动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虫害防治系统,具体为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使用的虫情监测的设备机器,一般是用害虫的向光原理。光诱惑害虫进入捕杀设备,利用电或者热对害虫进行捕杀,把害虫杀死之后,还要将杀死的害虫一个一个移动到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之后还要进行比对。这种程序太多而且过于复杂,严重降低了害虫检测的效率。还有一种是对害虫进行无差别捕捉灭杀,把杀死的害虫收集到收集室,再通过人工计数的方法统计出害虫的占比,从而达到害虫检测的作用。这种设备,进行无差别的攻击,检测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益虫,弊端比较大。而且需要浪费较多的劳动力,在智能化的现在,明显过于落后。综上所述,如何准确及时地识别与计数害虫是监测农业害虫信息,准确有效地对害虫进行捕捉诱杀,可实现无线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可有效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所述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可自动对害虫进行捕获和检测,并对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害虫诱捕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远程控制模块,其中,/n所述害虫诱捕模块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用于吸引害虫的引虫装置、用于捕获害虫的捕虫装置、用于对捕获的害虫进行收集的收集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捕虫腔,该箱体上设置有捕虫口,所述捕虫口与所述捕虫腔连通;所述引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上灯室和下灯室,其中,所述上灯室位于所述捕虫腔的上侧,所述下灯室位于所述捕虫腔的下侧;所述上灯室和所述下灯室内均设置有多组光诱灯管,多组光诱灯管在所述上灯室和下灯室内并列设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捕虫粘网以及用于将捕虫粘网所捕获的害虫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害虫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害虫诱捕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远程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害虫诱捕模块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用于吸引害虫的引虫装置、用于捕获害虫的捕虫装置、用于对捕获的害虫进行收集的收集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捕虫腔,该箱体上设置有捕虫口,所述捕虫口与所述捕虫腔连通;所述引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上灯室和下灯室,其中,所述上灯室位于所述捕虫腔的上侧,所述下灯室位于所述捕虫腔的下侧;所述上灯室和所述下灯室内均设置有多组光诱灯管,多组光诱灯管在所述上灯室和下灯室内并列设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捕虫粘网以及用于将捕虫粘网所捕获的害虫送到收集装置中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安装在所述箱体侧面,且与所述捕虫腔连通;所述捕虫粘网收卷在存放转轴处,所述存放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捕虫腔内,且与所述收集箱相对设置;所述箱体在与所述存放转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存放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收卷转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转轴转动的收卷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收卷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所述捕虫粘网一端沿着平行于所述捕虫口的方向穿过所述捕虫腔后与所述收卷转轴连接;所述收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转轴转动实现对捕虫粘网的收卷以实现将捕获的害虫收集到捕虫箱内;所述捕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与所述捕虫口相对设置,用于将进入捕虫腔中的害虫通过负压的方式将其吸附在所述捕虫粘网处;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对捕虫粘网所捕获的害虫进行拍照检测和识别,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远程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来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引虫装置、捕虫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通信模块所传输过来的检测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采集模块和害虫诱捕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信息采集模块和害虫诱捕模块进行控制;
还包括用于对害虫进行灭杀的杀虫模块,所述杀虫模块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LED灯管以及电网,其中,所述LED灯管为多组,所述多组LED灯管呈圆周排列;所述电网围绕在所述LED灯管的外围;所述支架的下端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初陈俊武冯文康龙胜范立维吴俊黄权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