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3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壳体经由附连侧附连到外壳体的一侧,并且内壳体包括经由附连侧开通至外壳体外部的第二开口,试验用燃油容纳在内壳体的内部;传感器容座,传感器容座适于液密地接纳飞行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并液密地封盖第二开口;温度监控器,温度监控器液密地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使得温度监控器的感测部分位于内壳体内,而温度监控器的显示部分位于外壳体外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能够便携、可控地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操作方便快捷、验证方法可靠、验证过程可控、人力及物力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应用于民用飞行器燃油系统适航验证及航线运营排故领域。
技术介绍
民用飞行器必须取得相关适航许可证后,才能投入市场运营。适航条款要求,燃油系统能在飞行器高寒温度包线内正常运行,且必须对燃油温度进行有效监控,若超过限制温度,系统应能触发低油温告警,机组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飞行器安全。飞行器燃油系统低温告警功能的适航验证,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全机高寒冷气候试验验证和使用低温恒温箱验证。全机高寒冷气候的验证流程为:参考历年气象资料,筛选出可能出现高寒条件的机场。然后在特定的季节,全机提前飞至目标地,等待高寒冷气候出现即可开展试验。通过高寒冷气候试验验证飞行器燃油系统低温告警功能,虽然方式直接,但是存在以下弊端:1)苛刻的地域要求高寒冷气候对地域要求极高,一般是靠近内陆、纬度高并备有机场的地域,如果某个国家地域狭小且纬度较低,那么在本国几乎没法开展高寒冷气候试验。例如在我国(中国),仅东北海拉尔机场等极少数的机场适合于开展相关试验。2)温度条件难满足,不确定性大虽然有历年气象资料可供参考,但是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同。如果气候条件不满足,需下一年冬季再安排高寒冷气候试验,极大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影响飞行计划安排,制约飞行器研制进度。3)成本投入大,工作环境艰苦为了验证某个系统功能,必须整机前往,所有机组人员、关键系统技术保障人员、地勤人员等必须配套一起工作。如果天气情况不佳,只能处于连续待命状态,因而飞行器成本、人力成本巨大。另外,由于一般高寒试验常在夜间进行,且有时露天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极为不便。4)环境温度控制不方便,重复操作性差由于环境温度只能依靠外界自然条件决定,因而所有温度范围、降温速度等参数均不能随意控制;又由于低温环境为特定天气条件下的自然状态,所以如果想重复某项功能验证的操作性比较差。使用低温恒温箱验证飞行器燃油系统低温告警功能的主要流程为:根据验证对象特点,设计加工特种低温恒温箱,然后在低温箱内进行试验验证。通过低温恒温箱验证飞行器燃油系统低温告警功能,虽然避免了高寒冷试验的诸多弊端,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1)普通低温箱体积大,机载燃油温度传感器线缆长度有限,很容易出现不可达情况;2)低温箱为密闭空间,试验操作困难;3)特制低温箱设计加工成本高为满足试验设备的可达性,制冷压缩机、蒸发器等都要求小体积大功率,因此价格昂贵;4)特制恒温箱通用性差由于飞行器类型不同,需要不同的低温箱。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便携、可控地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以快捷地达到预期低温目标,可以用于民用飞行器燃油系统低油温告警功能的验证,以及低油温告警功能现场排故。并且要求操作方便快捷,验证方法可靠,验证过程可控,并且人力物力成本低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包括第一开口,诸如干冰和冷却液的冷却介质经由第一开口放入外壳体内部;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壳体经由附连侧附连到外壳体的一侧,并且内壳体包括经由附连侧开通至外壳体外部的第二开口,试验用燃油容纳在内壳体的内部;传感器容座,传感器容座适于液密地接纳飞行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并液密地封盖第二开口;温度监控器,温度监控器液密地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使得温度监控器的感测部分位于内壳体内,而温度监控器的显示部分位于外壳体外部。该外壳体的形状和尺寸适于经由飞行器油箱的口盖放入油箱内部,这样,通过将例如干冰与燃油按一定特殊比例进行混合后经由第一开口添加到外壳体与内壳体中间作为侧冷却介质,使容纳在内壳体内的试验用燃油冷却至目标试验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实现低温环境的目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试验装置,操作方便快捷,验证方法可靠,验证过程可控,人力、物力成本低廉。并且,由于可以将飞行器燃油温度传感器直接插入该试验装置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机载燃油温度传感器线缆长度有限而出现的不可达情况。较佳地,内壳体还可以包括第三开口和口塞,第三开口经由附连侧开通至外壳体外部,口塞适于液密地封盖该第三开口。这样,不是将试验用燃油经由传感器容座/第二开口注入内壳体,而是替代地,经由第三开口注入内壳体中,从而进一步简化操作过程,并更大程度地避免试验用燃油从该试验装置漏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该试验装置还可以包括搅拌器,搅拌器液密地穿过外壳体,使得搅拌器的搅拌部定位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这样,通过搅拌部的搅拌作用,使容纳在外壳体中的冷却液能够更均匀地冷却降温,从而更精确地控制试验温度,实现更好的试验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为了可以更方便准确地读取试验用燃油的温度,温度监控器可以是数显式温度监控器。通过采用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实际的温度值,可以避免由于试验环境限制引起的读数差异,从而实现更准确地温度控制。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冷却液可以是燃油,并且较佳地是与该试验装置所放入的油箱内容纳的燃油型号相同的燃油。这样,即使由于在试验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或密封问题而导致燃油泄漏,也不会污染飞行器油箱的内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为了提高降温效率,避免或降低与外界空气或燃油等热量交换,外壳体的材料包括不易导热的材料。同样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为了提高降温效率,使得更有效地降低内壳体内试验用燃油的温度,内壳体的材料可以包括易于导热的材料。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为了便于第二开口的液密密封以及飞行器燃油温度传感器的插入,传感器容座可以包括环形弹性塞和定位在环形弹性塞中间的两层穿孔弹性层。根据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燃油温度传感器可以以过盈配合穿过到传感器容座的两层穿孔弹性层的开口,从而实现如前所述的对第二开口的液密密封。较佳地,传感器容座的材料可以包括橡胶,以便在实现较佳密封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并便于维护和更换。通过使用根据本技术的试验装置,可以完全覆盖民用飞行器燃油系统的低温试验范围,满足了飞行器燃油系统低温告警功能验证要求,实现了预定的目的,并且具有以下优点:a)由于该试验装置可以直接放入飞行器的油箱内进行试验,无特殊自然气候要求。可随时随地开展,克服了传统的高寒冷气候试验或低温恒温箱验证过程中的诸多不足,如苛刻的地域要求、较大的低温不确定性和艰苦的工作环境;b)由于可以通过调节诸如干冰和航空燃油之类的冷却介质的比例来实现不同的容纳在内壳体内的试验用燃油温度,重复性好,克服了高寒环境温度控制不便及重复操作性差等缺点;c)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试验装置的各组成部件可以选用各种满足相关要求的常见的材料,例如铝合金、不锈钢、橡胶等,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n外壳体(10),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开口(11),冷却介质(80)经由所述第一开口放入所述外壳体内部;/n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20),所述内壳体经由附连侧附连到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并且所述内壳体包括经由所述附连侧开通至所述外壳体外部的第二开口(22),试验用燃油(90)容纳在所述内壳体的内部;/n传感器容座(30),所述传感器容座适于液密地接纳飞行器燃油温度传感器(70),并液密地封盖所述第二开口(22);/n温度监控器(40),所述温度监控器液密地穿过所述外壳体(10)和所述内壳体(20),使得所述温度监控器的感测部分位于所述内壳体内,而所述温度监控器的显示部分位于所述外壳体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飞行器燃油低温环境的试验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
外壳体(10),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开口(11),冷却介质(80)经由所述第一开口放入所述外壳体内部;
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20),所述内壳体经由附连侧附连到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并且所述内壳体包括经由所述附连侧开通至所述外壳体外部的第二开口(22),试验用燃油(90)容纳在所述内壳体的内部;
传感器容座(30),所述传感器容座适于液密地接纳飞行器燃油温度传感器(70),并液密地封盖所述第二开口(22);
温度监控器(40),所述温度监控器液密地穿过所述外壳体(10)和所述内壳体(20),使得所述温度监控器的感测部分位于所述内壳体内,而所述温度监控器的显示部分位于所述外壳体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0)还包括第三开口(23)和口塞(50),所述第三开口经由所述附连侧开通至所述外壳体(10)外部,所述口塞适于液密地封盖所述第三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搅拌器(60),所述搅拌器液密地穿过所述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鹏郭军亮薛勇张斌田玉雯黄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