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30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养分投放器、蓄水池、滴灌控制器、输水管和导水装置。导水装置设置成并联形式,且均接输水管,输水管的进口与滴灌控制器连通,滴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水池相连,蓄水池外连养分投放器。导水装置包括导水管和阻水装置,导水管内设引流通道,导水管上设水分养分感应层将其管壁分隔为若干节渗水单元,各渗水单元上均设若干渗水孔。阻水装置的阻水头能够沿导水管轴向移动,控制引流通道与不同渗水单元连通,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滴灌。该调控系统根据理论计算加固边坡所需根系的数量和生长角度,局部改变根系附近土壤的含水率和养分含量,诱导根系向需要的方向生长,提高根系固土能力。

Reg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lant root architecture on slope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护坡
,特别是涉及一种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护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和认可。但是植物根系生长具有向重力性,例如常用的护坡植物香根草,其根系异常发达,一般可生长至2~3m,最深可达到5~6m。但是其根系在边坡土体内集中垂直向下生长,而垂直于坡面向内的根系短而少,这种根系构型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根系固土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植物根系固土能力的调控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本系统包括养分投放器、蓄水池、滴灌控制器、输水管和导水装置,导水装置包括内设引流通道的导水管和含有阻水头的阻水装置,导水管上设水分养分感应层,其管壁分隔为若干节渗水单元,各渗水单元上均设若干渗水孔,阻水装置连接于导水管内、阻水头能够沿引流通道轴向移动,控制引流通道与不同区域渗水单元连通;各导水装置相互并联、均与输水管连通,输水管的进口与滴灌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养分投放器、蓄水池、滴灌控制器、输水管和导水装置;/n导水装置包括内设引流通道的导水管和包含阻水头的阻水装置,导水管上设水分养分感应层,其管壁分隔为若干节渗水单元,各渗水单元上均设若干渗水孔,阻水装置连接于导水管内,阻水头能够沿引流通道轴向移动,控制引流通道与不同区域渗水单元连通;/n各导水装置相互并联,均与输水管连通,输水管的进口与滴灌控制器连通,滴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外连养分投放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养分投放器、蓄水池、滴灌控制器、输水管和导水装置;
导水装置包括内设引流通道的导水管和包含阻水头的阻水装置,导水管上设水分养分感应层,其管壁分隔为若干节渗水单元,各渗水单元上均设若干渗水孔,阻水装置连接于导水管内,阻水头能够沿引流通道轴向移动,控制引流通道与不同区域渗水单元连通;
各导水装置相互并联,均与输水管连通,输水管的进口与滴灌控制器连通,滴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外连养分投放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为两端开口的圆管,其顶部设有一对装配孔;所述引流通道为条形槽,引流通道沿导水管轴向设置于其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上均布若干输水孔;各导水管相互并联,分别以其上的装配孔套于输水管外,以其内的引流通道与输水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还包括装配于装配孔端外的防杂弯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还包括一对撑杆,两撑杆并列布置于导水管内位于装配孔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装置还包括连接座和伸缩杆,连接座外设一对挂钩,伸缩杆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阻水头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坡地植物根系构型调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玉欧阳淼肖宏彬宁远思王聚山李涛刘思思江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指挥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