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米晶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27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包括空心且两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和检测装置,所述底座侧壁的滑动槽内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过盈配合有第一蜗杆,所述转动轴过盈配合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有第四蜗轮,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有第四蜗轮,所述转动轴一端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转动轴远离第二挡板的一段过盈配合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三蜗轮、第四蜗轮均过盈配合有第一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造价成本低,同时可以适用各种复杂地形的检测,具有更强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程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沉降检测往往都是使用压差形变形传感器等电子元件来实现沉降检测,使用环境受限制且结构复杂,造价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且待检测建筑物周围的地形复杂,现有装置无法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包括空心且两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和检测装置,所述底座侧壁的滑动槽内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包括空心且两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1)和检测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壁的滑动槽内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块(21),每个所述滑块(21)均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过盈配合有第一蜗杆(22),所述转动轴(2)过盈配合有第二蜗杆(221),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有第一蜗轮(25),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有第四蜗轮(28),所述第二蜗杆(221)啮合有第二蜗轮(26),所述第二蜗杆(221)啮合有第四蜗轮(28),所述转动轴(2)一端焊接有第二挡板(24),所述转动轴(2)远离第二挡板(24)的一段过盈配合有第一挡板(23),所述第一蜗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包括空心且两侧开设有滑动槽的底座(1)和检测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壁的滑动槽内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块(21),每个所述滑块(21)均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过盈配合有第一蜗杆(22),所述转动轴(2)过盈配合有第二蜗杆(221),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有第一蜗轮(25),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有第四蜗轮(28),所述第二蜗杆(221)啮合有第二蜗轮(26),所述第二蜗杆(221)啮合有第四蜗轮(28),所述转动轴(2)一端焊接有第二挡板(24),所述转动轴(2)远离第二挡板(24)的一段过盈配合有第一挡板(23),所述第一蜗轮(25)、第二蜗轮(26)、第三蜗轮(27)、第四蜗轮(28)均过盈配合有第一螺纹杆(3),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3)均与底座(1)顶壁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3)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段均螺纹配合有螺纹套(4),每个所述螺纹套(4)顶壁共同焊接有安装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检测用沉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检测装置(6)远离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晶
申请(专利权)人:米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