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成祥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26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2
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其用于保持标尺稳定在绝对竖直状态,可以省去人工手扶操作,放置过程中能够自动使标尺调整至竖直,包括底座板,固定条杆,固定条杆与底座板之间固定,而固定条杆可以控制旋转来调整位置,标尺外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标尺的顶端部位通过细线悬挂在上部杆的中部位置下方,受重力影响,标尺会始终保持在绝对竖直的状态,在测量操作时,标尺不需要单独由施工人员扶持,节省人工,且标尺能够自动调整处于竖直状态,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
本技术涉及施工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
技术介绍
在工程施工前一般需要先进行测绘工作,如检查场地的平整度,各个部位的标高,从而决定土方开挖的挖掘量以及回填量,标高测量基本采用的工具是水准仪与标尺,通过水准仪观察不同位置的标尺上的数值,再进行差值计算,能够得到不同位置的标高差,因此在测量中需要保持水准仪的绝对水平状态以及标尺的绝对竖直状态,所以该工作需要同时两个施工人员完成,一人对标尺进行扶持,保持其处于竖直状态,另一人通过水准仪观察,由于对标尺的扶持操作比较简单,可以考虑在其下方设计底座,自动保持其处于竖直状态,这样更能够节省人力资源,这是本技术需要改进的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其用于保持标尺稳定在绝对竖直状态,可以省去人工手扶操作,放置过程中能够自动使标尺调整至竖直。本技术具体包括底座板,固定条杆,标尺,所述底座板为平面板结构,所述固定条杆为长条形杆状结构,固定条杆被折弯形成上部杆与侧边杆,所述上部杆存在一道,所述侧边杆存在两道,两道所述的侧边杆的顶端连接在上部杆的两端部位,且侧边杆与上部杆保持垂直关系,则两道侧边杆保持平行关系,两道所述侧边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底座板的两侧部位上方设置有固定边,所述侧边杆之间的间距等于固定边之间的间距,侧边杆的下端部位为扁平状,所述固定边与侧边杆的下端部位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所述侧边杆的下端部位贴靠到固定边上,且两者之间的穿孔相互贯穿,穿孔内穿入设置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两侧端套入设置有配套的旋母,旋母分别贴靠在固定边以及侧边杆的下端部位的外侧面上,对旋母进行旋紧操作能够使得侧边杆的下端部位紧固在固定边上,则使得固定条杆与底座板之间得到固定,同样,反向操作,旋松旋母后,固定边与侧边杆的下端之间会松动,则固定条杆能够绕固定螺杆进行旋转。所述标尺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其外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刻度标值代表高度数据,指某部位距离标尺底端的高度,与普通标尺的刻度一样,所述标尺的顶端部位通过细线悬挂在上部杆的中部位置下方,则标尺处于非刚性固定状态,受重力影响,标尺会始终保持在绝对竖直的状态,当侧边杆与底座板处于垂直状态,且底座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标尺的底端部位靠近底座板的上端面中部位置。本技术的优势是,在测量操作时,标尺不需要单独由施工人员扶持,节省人工,且标尺能够自动调整处于竖直状态,提高测量的精准度,而如果底座板放置的位置倾斜坡度较大,则可以适当旋松旋母,对固定条杆进行适当旋转,使得标尺自然垂下时其底端部位保持在靠近底座板的上端面中部位置的状态。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板的下方两侧还固定设置有插入钉,有利于底座板固定到地面,有些测量位置坡度很大,如山坡位置,此时可以将插入钉插入到土壤内,提高底座板的摆放稳固效果。具体的,所述插入钉的安装形式是,所述底座板的下方两侧部位设置有圆柱形的凹陷腔,所述凹陷腔的内径等于插入钉顶端部位的外径,所述插入钉的顶端外壁上与凹陷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所述插入钉的顶端部位旋转插入固定在凹陷腔内,则使得插入钉固定于底座板的下方两侧,这种固定方式可以拆卸,当测量部位坡度很小或者是硬化地面时,则可以将插入钉移除。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板的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凸起状态的凸包,所述凸包为半球形状,当侧边杆与底座板处于垂直状态,且底座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标尺的底端部位贴靠凸包,这样在调整固定条杆时具备参考意义,调整的原则即是让标尺自然垂下时,其底端部位贴靠凸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及局部位置分离演示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截面示意图及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板1,固定条杆2,标尺3,所述底座板1为平面板结构,所述固定条杆2为长条形杆状结构,固定条杆2被折弯形成上部杆21与侧边杆22,所述上部杆21存在一道,所述侧边杆22存在两道,两道所述的侧边杆22的顶端连接在上部杆21的两端部位,且侧边杆22与上部杆21保持垂直关系,则两道侧边杆22保持平行关系,两道所述侧边杆22的长度相同,所述底座板1的两侧部位上方设置有固定边11,所述侧边杆22之间的间距等于固定边11之间的间距,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为扁平状,如图1中局部放大分离图所示,所述固定边11与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4,所述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贴靠到固定边11上,且两者之间的穿孔4相互贯穿,穿孔4内穿入设置有固定螺杆5,固定螺杆5的两侧端套入设置有配套的旋母51,如图2截面图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旋母51分别贴靠在固定边11及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的外侧面上,对旋母51进行旋紧操作能够使得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紧固在固定边11上,则使得固定条杆2与底座板1之间得到固定,同样,反向操作,旋松旋母51后,固定边11与侧边杆22的下端之间会松动,则固定条杆2能够绕固定螺杆5进行旋转。所述标尺3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其外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31,刻度标值31代表高度数据,指某部位距离标尺3底端的高度,与普通标尺的刻度一样,如图2所示,所述标尺3的顶端部位通过细线6悬挂在上部杆21的中部位置下方,则标尺3处于非刚性固定状态,受重力影响,标尺3会始终保持在绝对竖直的状态,当侧边杆22与底座板1处于垂直状态,且底座板1处于水平状态时,标尺3的底端部位靠近底座板1的上端面中部位置。本技术的优势是,在测量操作时,标尺不需要单独由施工人员扶持,节省人工,且标尺能够自动调整处于竖直状态,提高测量的精准度,而如果底座板1放置的位置倾斜坡度较大,则可以适当旋松旋母51,对固定条杆2进行适当旋转,使得标尺3自然垂下时其底端部位保持在靠近底座板1的上端面中部位置的状态。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板1的下方两侧还固定设置有插入钉12,有利于底座板1固定到地面,有些测量位置坡度很大,如山坡位置,此时可以将插入钉12插入到土壤内,提高底座板1的摆放稳固效果。具体的,所述插入钉12的安装形式是,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板1的下方两侧部位设置有圆柱形的凹陷腔13,所述凹陷腔13的内径等于插入钉12顶端部位的外径,所述插入钉12的顶端外壁上与凹陷腔13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所述插入钉13的顶端部位旋转插入固定在凹陷腔13内,则使得插入钉13固定于底座板1的下方两侧,这种固定方式可以拆卸,当测量部位坡度很小或者是硬化地面时,则可以将插入钉12移除。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凸起状态的凸包14,所述凸包14为半球形状,当侧边杆22与底座板1处于垂直状态,且底座板1处于水平状态时,标尺3的底端部位贴靠凸包14,这样在调整固定条杆2时具备参考意义,调整的原则即是让标尺3自然垂下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固定条杆(2),标尺(3),所述底座板(1)为平面板结构,所述固定条杆(2)为长条形杆状结构,固定条杆(2)被折弯形成上部杆(21)与侧边杆(22),所述上部杆(21)存在一道,所述侧边杆(22)存在两道,两道所述的侧边杆(22)的顶端连接在上部杆(21)的两端部位,且侧边杆(22)与上部杆(21)保持垂直关系,两道所述侧边杆(22)的长度相同,所述底座板(1)的两侧部位上方设置有固定边(11),所述侧边杆(22)之间的间距等于固定边(11)之前的间距,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为扁平状,所述固定边(11)与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4),所述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贴靠到固定边(11)上,且两者之间的穿孔(4)相互贯穿,穿孔(4)内穿入设置有固定螺杆(5),固定螺杆(5)的两侧端套入设置有配套的旋母(51),旋母(51)分别贴靠在固定边(11)及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的外侧面上,对旋母(51)进行旋紧操作能够使得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紧固在固定边(11)上;/n所述标尺(3)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其外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31),所述标尺(3)的顶端部位通过细线(6)悬挂在上部杆(21)的中部位置下方,当侧边杆(22)与底座板(1)处于垂直状态,且底座板(1)处于水平状态时,标尺(3)的底端部位靠近底座板(1)的上端面中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调整竖直底座的标高测量标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固定条杆(2),标尺(3),所述底座板(1)为平面板结构,所述固定条杆(2)为长条形杆状结构,固定条杆(2)被折弯形成上部杆(21)与侧边杆(22),所述上部杆(21)存在一道,所述侧边杆(22)存在两道,两道所述的侧边杆(22)的顶端连接在上部杆(21)的两端部位,且侧边杆(22)与上部杆(21)保持垂直关系,两道所述侧边杆(22)的长度相同,所述底座板(1)的两侧部位上方设置有固定边(11),所述侧边杆(22)之间的间距等于固定边(11)之前的间距,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为扁平状,所述固定边(11)与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上设置有对应的穿孔(4),所述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贴靠到固定边(11)上,且两者之间的穿孔(4)相互贯穿,穿孔(4)内穿入设置有固定螺杆(5),固定螺杆(5)的两侧端套入设置有配套的旋母(51),旋母(51)分别贴靠在固定边(11)及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的外侧面上,对旋母(51)进行旋紧操作能够使得侧边杆(22)的下端部位紧固在固定边(11)上;
所述标尺(3)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其外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31),所述标尺(3)的顶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丁成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