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09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目前将电极直接插入容器或管道的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测量池本体,本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端盖,端盖内部设置有出水通道,中心竖直设置有玻璃电极。测量池本体内依次设置有圆筒型的导流外圈和稳流内圈,其下端分别与测量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上端与端盖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下部筒壁开有多排进水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应用可靠、检测结果准确等一系列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
,涉及一种采用玻璃电极进行连 续检测的安装与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
技术介绍
在冶金、化工、电力、医药等大量领域,都需要对其生产过程中所涉 及的化学反应、冷却液体等等,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检测,诸如pH、钠离 子等等各类电化学参数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玻璃容器采集被测 液体,将电极插入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内,玻璃电极检测到的信号再传输给 二次仪表,显示检测信号的数据。但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离线的、非连续的 检测场合。而对需要进行连续检测的场合,目前一般就是将电极直接插入 化学反应容器、或被检测管道。然而,电化学玻璃电极检测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电极处于相对平稳 的被检测液体中。其一,要求被检测液体相对平稳,无大的运动;其二, 要求被检测液体不要直接冲击电极表面。显然,目前将电极直接插入容器 或管道的方法,必然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严重的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甩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电化学玻璃电极提供 一个平稳的、无冲击的、有能够实现连续检测的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本技术包括圆桶型的测量池本体,测量池本体的侧壁靠近底部位 置设置有进水口。测量池本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端盖,端盖的中心竖直设置有玻璃电极,玻璃电极一端伸出测量池本体外, 一端伸入到测量池本体的 内腔。测量池本体内设置有圆筒型的导流外圈,导流外圈内设置有圆筒型 的稳流内圈。导流外圈的下端和稳流内圈的下端分别与测量池本体的底部 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上端与端盖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下部筒 壁开有多排进水小孔,最上部一排小孔的高度低于固定在端盖上的玻璃电 极的下端。端盖内部设置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一端开口于测量池本体内 稳流内圈围合的内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装置的下底座和外挡圈中间的空间大于 进水口,使被测液体速度大大降低,再通过外圈与内圈之间的环形空间使 液体形成稳定层流;2)液体经内圈底部的多孔流入内圈,避免液体对玻 璃电极的冲击,为玻璃电极形成稳定的测量环境;3)本装置通过进水口 和出水口与生产过程中的管道连接,可实现对被测液体的连续检测;3) 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使用可靠。本技术装置,已经过试验并取得大量实际应用,具有结构简单、 实现方便、应用可靠、检测结果准确等一系列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包括圆桶型的测量池本体,测量 池本体的侧壁4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进水口 9。测量池本体顶部固定设置 有端盖1,端盖1的中心竖直设置有玻璃电极2,玻璃电极2 —端伸出测 量池本体外, 一端伸入到测量池本体的内腔。测量池本体内设置有圆筒型 的导流外圈5,导流外圈5内设置有圆筒型的稳流内圈7。导流外圈5的下端和稳流内圈7的下端分别与测量池本体的底部6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7的上端与端盖1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7的下部筒壁开有多排进 水小孔8,其中最上部一排小孔8的高度低于固定在端盖1上的玻璃电极 2的下端。端盖1内部设置有出水通道3,出水通道3 —端开口于测量池 本体内稳流内圈7围合的内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被检测液体从进水口流入测量池,经测量池本体的侧壁与导流外圈之 间的空间上升,越过导流外圈上端流入导流外圈与稳流内圈之间的环形空 间:,再由稳流内圈下部周边上的进水小孔流入稳流内圈的内部,与处在稳 流内圈中心的玻璃电极接触,形成玻璃电极对该液体的电化学参数检测。 稳流内圈下部周边上的进水小孔位置低于中间的玻璃电极的下端,从而使 被测液体缓慢、稳定、无冲击的经过电极端部,形成稳定和准确的测量。权利要求1、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包括圆桶型的测量池本体,测量池本体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测量池本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端盖,端盖的中心竖直设置有玻璃电极,玻璃电极一端伸出测量池本体外,一端伸入到测量池本体的内腔;测量池本体内设置有圆筒型的导流外圈,导流外圈内设置有圆筒型的稳流内圈;导流外圈的下端和稳流内圈的下端分别与测量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上端与端盖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下部筒壁开有多排进水小孔,最上部一排小孔的高度低于固定在端盖上的玻璃电极的下端;端盖内部设置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一端开口于测量池本体内稳流内圈围合的内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目前将电极直接插入容器或管道的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本技术包括测量池本体,本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端盖,端盖内部设置有出水通道,中心竖直设置有玻璃电极。测量池本体内依次设置有圆筒型的导流外圈和稳流内圈,其下端分别与测量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上端与端盖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下部筒壁开有多排进水小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应用可靠、检测结果准确等一系列优点。文档编号G01N27/30GK201191281SQ20082008721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全 庞, 杨翠容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pH检测稳定流测量池,包括圆桶型的测量池本体,测量池本体的侧壁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测量池本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端盖,端盖的中心竖直设置有玻璃电极,玻璃电极一端伸出测量池本体外,一端伸入到测量池本体的内腔;测量池本体内设置有圆筒型的导流外圈,导流外圈内设置有圆筒型的稳流内圈;导流外圈的下端和稳流内圈的下端分别与测量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上端与端盖固定密封连接;稳流内圈的下部筒壁开有多排进水小孔,最上部一排小孔的高度低于固定在端盖上的玻璃电极的下端;端盖内部设置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一端开口于测量池本体内稳流内圈围合的内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容庞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