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0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叠合在所述底座上的多层加热单元和顶部模块,每层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发热元件和离心风扇,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电机和环形电路板,所述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中的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加热单元,这些加热单元叠合在一起,因此,加热功率更高,加热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家电,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取暖器一般都是设置单套加热和送风机构,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920130662.9号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可调取暖器,包括外壳,外壳上部设有上盖,下部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发热组件,其中发热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支架、电机和风叶,以及环绕设置在风叶下方的若干发热体;外壳外表面设有控制发热组件运行的调节组件;上盖表面设有出风口,底座处设有进风口。上述结构中仅设置有单套加热和送风机构,其加热速度慢,出风也是从顶部送出,热风扩散也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发热快、散热效果好的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包括一底座、叠合在所述底座上的多层加热单元和顶部模块,每层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发热元件和离心风扇,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电机和环形电路板,所述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中的转轴相连接。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进一步包括,所述电机通过减震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倾倒断电开关。进一步包括,每层所述加热单元的下部形成四周进风的进风结构,每层所述加热单元的上部形成四周出风的出风结构,在所述取暖器的周围形成多个进风层和多个出风层,位于下一层的所述加热单元中的部分出风层气流再次进入上一层的所述加热单元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架包括加热支架和导风支架,所述加热支架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接,所述离心风扇安装在所述导风支架上,所述导风支架的下部形成喇叭形集风罩,所述离心风扇安装在所述导风支架的顶部。进一步包括,所述加热支架和所述导风支架通过多个支柱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包括,各层所述加热单元中的所述支架通过多个连接柱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发热管和套装在所述发热管周壁上的螺旋翅片,所述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发热管固定座,所述发热管安装在所述发热管固定座上。进一步包括,各层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强电走线管和弱点走线管。进一步包括,所述顶部模块包括支座和位于所述支座上的面板,所述面板包括操作单元和显示单元。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加热单元,这些加热单元叠合在一起,因此,加热功率更高,加热速度更快。其次,设置多个加热单元可以根据不同功率的产品灵活组合,方便加工。再次,进风和出风都是从四周360度进风和出风,散热效果更好,也更加均匀。最后,部分出风气流会被逐层加热,可以产生更高温度的气流,提高加热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网筒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带有局部剖视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中加热单元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导风支架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中加热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的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的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如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包括一底座1和叠合在所述底座1上的多层加热单元2,每层所述加热单元2包括支架21、安装在所述支架21上的发热元件22和离心风扇23。本技术中的单个加热单元2为独立的加热模块,可以将任意数量的加热单元2组合在一起,满足不同加热环境的要求。上述结构可以实现订单式加工需求,根据客户要求,完成不同高度,不同功率的取暖器。参见图1至图10,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每层所述加热单元2的下部形成四周进风的进风结构24,每层所述加热单元2的上部形成四周出风的出风结构25,在所述取暖器的周围形成多个进风层10和多个出风层20,位于下一层的所述加热单元2中的部分出风层20气流再次进入上一层的所述加热单元2中。在本技术中,所述加热单元2为一开放式结构,其不具有外壳,所述进风结构24和出风结构25都为圆形结构,从而实现360度进风或出风。因此,在本技术中,以取暖器为中心形成一个大面积加热区域,环境升温速度快。另外,由于所述加热单元2为多层式结构,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多个加热层,提高了加热体积。在本技术中,最底层的部分冷气流会被多次反复加热,提高了加热速度。综上,本技术的取暖器通过周向出风,使得气流更加柔和,多层加热单元构成的多层加热结构,使得加热面积更大,加热速度更快。参见图1至图10,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还包括一均风网筒3,所述加热单元2套装在所述网筒3中。所述均风网筒3对进风和出风气流起到阻滞的作用,使得进风时,气流更加平缓均匀。出风时,由于阻滞作用,提高了气流的加热温度,同时出风更加均匀,形成出风层。所述均风网筒3的周壁上密布网孔31。所述网孔31的尺寸和密度可以根据进风或出风量来确定,使得气流进出更加平稳,利于气流均匀扩散。所述均风网筒3的底部套装在所述底座1上,其顶部形成折边,所述折边卡在取暖器的顶部。参见图1至图10,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架21包括加热支架211和导风支架212,所述加热支架211与所述发热元件22相连接,所述离心风扇23安装在所述导风支架212上。所述加热支架211和所述导风支架212通过多个支柱213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中的加热支架211用于安装发热元件22,所述导风支架212的下部形成进风结构24,上部形成出风结构25。所述支柱213成形在所述加热支架211上,所述支柱213的顶部设置有插头,所述导风支架212上成形有凹孔,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凹孔中,方便连接。所述支柱213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加热支架211和所述导风支架212形成进风间隙。参见图1至图10,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导风支架212的下部形成集风罩214,所述离心风扇23安装在所述导风支架212的顶部。所述集风罩214为向下垂直的环形挡板结构,所述集风罩214上形成多条开缝。所述加热支架211上设置有一圈挡圈217,所述挡圈217和所述集风罩214之间形成折弯进风通道。外部气流被吸入时,首先绕过所述挡圈,再撞击所述集风罩214折弯,经过所述集风罩214与所述加热支架211形成的间隙,进入到导风支架212的内部,最后从所述离心风扇的四周排出。在此过程中,所述发热元件22对进入气流进行加热。所述导风支架212的顶部形成导风弧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叠合在所述底座上的多层加热单元和顶部模块,每层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发热元件和离心风扇,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电机和环形电路板,所述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中的转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叠合在所述底座上的多层加热单元和顶部模块,每层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发热元件和离心风扇,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电机和环形电路板,所述电机与所述离心风扇中的转轴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减震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还设置有倾倒断电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加热单元的下部形成四周进风的进风结构,每层所述加热单元的上部形成四周出风的出风结构,在所述取暖器的周围形成多个进风层和多个出风层,位于下一层的所述加热单元中的部分出风层气流再次进入上一层的所述加热单元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多层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加热支架和导风支架,所述加热支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梅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