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95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所述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包括支架上板、支架下板、转轴机构、硅胶片;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本体、中介定子、转体;转体的一端通过中介定子转动连接于转轴本体,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上板;中介定子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外导槽,第二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外导槽,以连接转体;第一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内导轨,第二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二内导轨,以连接转轴本体;硅胶片的一部分固定到支架上板,硅胶片的另一部分固定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如此能避免产生异响,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
本技术属于笔记本平板电脑
,尤其涉及到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平板电脑的支架板与底壳之间通常采用卡扣式设计。然而,在平板电脑闭合转动过程中支架板不仅容易发生形变,而且卡扣与底壳容易发生摩擦或者直接“硬碰硬”导致发出刺耳异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并且,支架板通常采用CNC加工得到所需的卡扣,加工成本高。因此,现有的平板电脑的支架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所述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包括:支架上板、支架下板、转轴机构、硅胶片;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本体、中介定子、转体;所述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中介定子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本体,所述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板;所述中介定子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外导槽,所述第二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外导槽,用以连接所述转体;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内导轨,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二内导轨,用以连接所述转轴本体;所述硅胶片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上板,所述硅胶片的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如此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支架变形翘起,而且在支架转动过程中,尤其是闭合过程中,还能防止支架与平板电脑的底壳直接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产生异响,提高用户体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胶片的一部分通过强力胶粘接到所述支架上板,所述硅胶片的另一部分通过强力胶粘接到所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体的相对的两内表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外导轨,分别收容于中介定子的第一外导槽、第二外导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体的外导轨、所述中介定子的第一外导槽、所述中介定子的第二外导槽均为弧形,有利于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本体的内表面部分向上延伸形成突起,所述突起的相对两表面均设置内导槽,用以分别收容中介定子的第一内导轨、第二内导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本体的内导槽、所述中介定子的第一内导轨、所述中介定子的第二内导轨均为弧形,有利于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介定子包括平行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的底面和第二板的底面均为弧形,有利于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体的相对的两外表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体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硅胶片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上板,所述硅胶片的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如此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支架变形翘起因而外观整体性更好,而且在支架转动过程中,尤其是闭合过程中,还能防止支架与平板电脑的底壳直接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产生异响,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性采用硅胶片,不用采用CNC加工成卡扣,加工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的某一转动过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的转轴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的中介定子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的转轴本体的立体图;及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的转体的立体图。图中所涉及的标号:支架上板10、支架下板11、转轴机构12、硅胶片13、转轴本体14、中介定子15、转体16、第一安装部17、第二安装部18、第一支撑件19、第二支撑件20、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一外导槽23、第二外导槽24、外导轨25、第一内导轨26、第二内导轨27、内导槽28、突起2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所述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包括支架上板10、支架下板11、转轴机构12、硅胶片13。所述转轴机构12包括:转轴本体14、中介定子15、转体16、第一支撑件19、第二支撑件20。所述转体16的一端通过所述中介定子15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本体14,所述转体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板10。所述中介定子15包括平行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所述第一板21的底面和第二板22的底面均为弧形,有利于转动;所述第一板2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外导槽23,用以连接转体16;所述第二板2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外导槽24,用以连接转体16。所述转体16的相对的两内表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外导轨25,分别收容于中介定子15的第一外导槽23、第二外导槽24。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体16的外导轨25为弧形,有利于转动。所述中介定子15的第一外导槽23和第二外导槽24均为弧形,有利于转动。所述第一板21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内导轨26,用以连接转轴本体14;所述第二板22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二内导轨27,用以连接转轴本体14。所述转轴本体14的内表面部分向上延伸形成突起29,所述突起29的相对两表面均设置内导槽28,用以分别收容中介定子15的第一内导轨26、第二内导轨27。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介定子15的第一内导轨26、第二内导轨27均为弧形,有利于转动。所述转轴本体14的内导槽28为弧形,有利于转动。所述转体16的相对的两外表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安装部17、第二安装部18。所述第一支撑件19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体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件2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8。所述硅胶片13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上板10,所述硅胶片13的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下板11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如此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支架变形翘起因而外观整体性更好,而且在支架转动过程中,尤其是闭合过程中,还能防止支架与平板电脑的底壳直接发生碰撞,从而避免产生异响,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性采用硅胶片,不用采用CNC加工成卡扣,加工成本更低。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硅胶片13的一部分通过强力胶粘接到所述支架上板10,所述硅胶片13的另一部分通过强力胶粘接到所述支架下板11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所述硅胶片13覆盖于所述支架上板10和支架下板11的连接处的部分或全部。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板、支架下板、转轴机构、硅胶片;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本体、中介定子、转体;所述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中介定子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本体,所述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板;所述中介定子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外导槽,所述第二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外导槽,用以连接所述转体;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内导轨,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二内导轨,用以连接所述转轴本体;所述硅胶片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上板,所述硅胶片的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板、支架下板、转轴机构、硅胶片;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轴本体、中介定子、转体;所述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中介定子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本体,所述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板;所述中介定子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外导槽,所述第二板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外导槽,用以连接所述转体;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内导轨,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二内导轨,用以连接所述转轴本体;所述硅胶片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上板,所述硅胶片的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片的一部分通过强力胶粘接到所述支架上板,所述硅胶片的另一部分通过强力胶粘接到所述支架下板对应的平板电脑的底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的相对的两内表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外导轨,分别收容于中介定子的第一外导槽、第二外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电脑的新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的外导轨、所述中介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波林玉贤邓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