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贯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9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热贯通组件,包括套筒、管道和隔热材料,套筒贯穿舱壁或甲板上的通孔,套筒的外壁与舱壁或甲板焊接,管道从套筒的内部穿过,隔热材料填充在套筒的内壁和管道的外壁之间,套筒包括分别位于通孔两侧的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第一变径段的大端和第二变径段的大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变径段的小端和第二变径段的小端相互远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热贯通组件的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分别位于舱壁或甲板上开设的通孔的两侧,且第一变径段的大端和第二变径段的大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使填充在套筒的内壁和管道的外壁之间的隔热材料在通孔处具有较大的厚度,隔热材料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能发挥更好的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贯通组件
本技术涉及船舶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隔热贯通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船舶上,冷媒水管穿过舱壁或甲板时,主要是以开通孔焊接套管,在套管内塞填料的形式,以隔开冷媒管道与舱壁或甲板间的能量传递,防止舱壁或甲板因温度过低造成强度和韧性的下降,同时造成通孔周围的舱壁或甲板上结露,造成舱壁或甲板腐蚀速度加快等不良后果。但目前所采用的填料厚度在各处没有区别,冷媒管道离舱壁或甲板最近的地方,即冷媒管道位于通孔内的部分最容易使舱壁或甲板的温度降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贯通结构进行改进,在使用相同体积的填料下获得更好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贯通组件,通过套管的特定形状使隔热材料在舱壁或甲板的通孔处的厚度较大,实现更好的隔热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隔热贯通组件,包括套筒、管道和隔热材料,所述套筒贯穿舱壁或甲板上的通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舱壁或所述甲板焊接,所述管道从所述套筒的内部穿过,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套筒的内壁和所述管道的外壁之间,所述套筒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贯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管道和隔热材料,所述套筒贯穿舱壁或甲板上的通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舱壁或所述甲板焊接,所述管道从所述套筒的内部穿过,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套筒的内壁和所述管道的外壁之间,所述套筒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大端和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大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小端和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小端相互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贯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管道和隔热材料,所述套筒贯穿舱壁或甲板上的通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舱壁或所述甲板焊接,所述管道从所述套筒的内部穿过,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套筒的内壁和所述管道的外壁之间,所述套筒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大端和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大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变径段的小端和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小端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贯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段和所述第二变径段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且关于所述通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贯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段和所述第二变径段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表面为圆柱面且与所述通孔的孔壁间隙配合,所述过渡段与所述舱壁或所述甲板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隔热贯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书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