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胶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91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胶管总成,包括胶管,接头套与接头芯,接头套包括粗套与细套,细套与粗套相连通并固定在一起,接头芯包括前芯与后芯,后芯插设于胶管内,前芯外侧设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一端内侧设有挡环,挡环内径大于细套外径,前芯的端口处设有第一坡口,细套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前芯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与橡胶垫,在接头螺母的作用下,使液压元件与前芯的连接处更加紧密可靠,第一坡口的设计,使液压元件更加省时省力的与前芯套设在一起,粗套与细套的设置,使胶管与接头套及接头芯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胶管总成
本技术属于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胶管总成。
技术介绍
胶管总成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装置。它是由高压钢丝编织或缠绕胶管及钢件接头经专用设备扣压而成,用来连接液压系统中各类液压元件,主要应用于在工作温度-40℃至+100℃条件下,进行液压动力传送或输送水、气、油等高压介质,以保证液体的循环和传递液体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大,现有的胶管总成与液压元件之间往往存在连接不可靠的问题,导致漏水漏气漏油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胶管总成。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胶管总成,包括胶管,接头套与接头芯,所述胶管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胶层,钢丝层与外胶层,所述钢丝层与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固定胶合在一起,保证胶管的质量可靠,所述接头套套设于胶管的两端外侧,所述接头芯嵌套设置于胶管的两端内侧,保证胶管与接头套及接头芯连接的可靠性,所述接头套包括粗套与细套,所述胶管的两端与粗套的内壁固定抵接在一起,尽可能增加胶管与粗套的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牢固可靠,所述细套与粗套相连通并固定在一起,所述细套远离胶管,所述接头芯包括前芯与后芯,所述后芯穿过细套并固定插设于胶管内侧,保证后芯与内胶层的可靠连接,所述前芯靠近细套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前芯远离细套的一端外侧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当液压元件与前芯套设在一起时,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前芯外侧位于限位环与O型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使液压元件与前芯的接触更加紧密,防止漏水漏气漏油现象的发生,所述前芯的外侧设置有接头螺母,接头螺母通过旋转对液压元件与前芯的连接处进行挤压,保证接头螺母、液压元件与前芯之间的连接紧密,所述接头螺母靠近细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径大于细套的外径,挡环的内径小于粗套的外径与限位环的外径,当胶管总成不使用时,接头螺母在细套上自由运动而不会掉落,所述前芯靠近O型密封圈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坡口,使液压元件更易与前芯的端口套设在一起,所述细套靠近前芯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坡口,使接头螺母更易滑落至细套上,而不会卡住。优选的,所述接头套的中心线、接头芯的中心线与接头螺母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接头套、接头芯与接头螺母连接的可靠性,进而保证胶管中介质的可靠流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坡口呈直角梯形,使液压元件更易与前芯的端口套设在一起,省时省力,所述第二坡口呈锥形,既使接头螺母更易滑落至细套上,也使细套与前芯的连接处更顺滑,不会产生阻力。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呈L型,所述橡胶垫的内侧与限位环远离细套的一侧及前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液压元件与前芯及限位环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优选的,所述粗套的内径略大于胶管外胶层的外径,所述后芯的外径略小于胶管内胶层的内径,保证胶管与粗套及后芯之间的可靠紧密连接。优选的,所述接头套、接头芯与接头螺母的材质为不锈钢,牢固耐用,不会产生锈蚀,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前芯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与橡胶垫,在接头螺母的作用下,使液压元件与前芯的连接处更加紧密可靠,第一坡口的设计,使液压元件更加省时省力的与前芯套设在一起,粗套与细套的设置,使胶管与接头套及接头芯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管;2.接头套;3.接头芯;4.内胶层;5.钢丝层;6.外胶层;7.粗套;8.细套;9.前芯;10.后芯;11.限位环;12.凹槽;13.O型密封圈;14.橡胶垫;15.接头螺母;16.挡环;17.第一坡口;18.第二坡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压胶管总成,包括胶管1,接头套2与接头芯3,所述胶管1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胶层4,钢丝层5与外胶层6,所述钢丝层5与内胶层4和外胶层6之间固定胶合在一起,保证胶管1的质量可靠,所述接头套2套设于胶管1的两端外侧,所述接头芯3嵌套设置于胶管1的两端内侧,保证胶管1与接头套2及接头芯3连接的可靠性,所述接头套2包括粗套7与细套8,所述胶管1的两端与粗套7的内壁固定抵接在一起,尽可能增加胶管1与粗套7的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牢固可靠,所述粗套7的内径略大于胶管1外胶层6的外径,所述细套8与粗套7相连通并固定在一起,所述细套8远离胶管1,所述接头芯3包括前芯9与后芯10,所述后芯10穿过细套8并固定插设于胶管1内侧,所述后芯10的外径略小于胶管1内胶层4的内径,保证后芯10与内胶层4的可靠连接,所述前芯9靠近细套8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1,前芯9远离细套8的一端外侧环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13,当液压元件与前芯9套设在一起时,O型密封圈13进行密封,所述前芯9外侧位于限位环11与O型密封圈13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橡胶垫14呈L型,所述橡胶垫14的内侧与限位环11远离细套8的一侧及前芯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橡胶垫14使液压元件与前芯9的接触更加紧密,防止漏水漏气漏油现象的发生,所述前芯9的外侧设置有接头螺母15,接头螺母15通过旋转对液压元件与前芯9的连接处进行挤压,保证接头螺母15、液压元件与前芯9之间的连接紧密,所述接头螺母15靠近细套8的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挡环16,所述挡环16的内径大于细套8的外径,挡环16的内径小于粗套7的外径与限位环11的外径,当胶管总成不使用时,接头螺母15在细套8上自由运动而不会掉落,所述前芯9靠近O型密封圈13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坡口17,所述第一坡口17呈直角梯形,使液压元件更易与前芯9的端口套设在一起,省时省力,所述细套8靠近前芯9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坡口18,所述第二坡口18呈锥形,既使接头螺母15更易滑落至细套8上,而不会卡住,也使细套8与前芯9的连接处更顺滑,不会产生阻力。所述接头套2的中心线、接头芯3的中心线与接头螺母1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接头套2、接头芯3与接头螺母15连接的可靠性,进而保证胶管1中介质的可靠流通。所述接头套2、接头芯3与接头螺母15的材质为不锈钢,牢固耐用,不会产生锈蚀,使用寿命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胶管总成,包括胶管,接头套与接头芯,所述胶管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胶层,钢丝层与外胶层,所述钢丝层与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固定胶合在一起,所述接头套套设于胶管的两端外侧,所述接头芯嵌套设置于胶管的两端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套包括粗套与细套,所述胶管的两端与粗套的内壁固定抵接在一起,所述细套与粗套相连通并固定在一起,所述细套远离胶管,所述接头芯包括前芯与后芯,所述后芯穿过细套并固定插设于胶管内侧,所述前芯靠近细套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前芯远离细套的一端外侧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前芯外侧位于限位环与O型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前芯的外侧设置有接头螺母,所述接头螺母靠近细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径大于细套的外径,挡环的内径小于粗套的外径与限位环的外径,所述前芯靠近O型密封圈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坡口,所述细套靠近前芯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胶管总成,包括胶管,接头套与接头芯,所述胶管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胶层,钢丝层与外胶层,所述钢丝层与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固定胶合在一起,所述接头套套设于胶管的两端外侧,所述接头芯嵌套设置于胶管的两端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套包括粗套与细套,所述胶管的两端与粗套的内壁固定抵接在一起,所述细套与粗套相连通并固定在一起,所述细套远离胶管,所述接头芯包括前芯与后芯,所述后芯穿过细套并固定插设于胶管内侧,所述前芯靠近细套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前芯远离细套的一端外侧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前芯外侧位于限位环与O型密封圈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前芯的外侧设置有接头螺母,所述接头螺母靠近细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径大于细套的外径,挡环的内径小于粗套的外径与限位环的外径,所述前芯靠近O型密封圈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精凯瑞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