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902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吊杆。该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顶板,在抗震支吊架安装完成后,托住下托板,由下托板和上垫板对应连接杆,将下托板插入连接板,而上垫板对应的穿过连接杆进入到托板的上方,在持续的移动过程中,侧板随着上垫板向挂杆靠近,最后钩板抵住挂杆,然后施加外力钩板与挂杆卡接,将上垫板和下托板限制在托板上下两侧,并与托板贴合,由这样的方式,配合吊杆对托板进行支撑,避免防护垫上的建筑设施大于托板长时间的作用,造成连接点处形变,达到了高强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
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
技术介绍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以及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目前的抗震支架的安装方式都是通过多点单吊挂的方式,进行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对建筑设施进行抗震加固后,会出现连接处形变的现象,长时间会出现断裂脱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具备高强度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抗震支架的安装方式都是通过多点单吊挂的方式,进行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对建筑设施进行抗震加固后,会出现连接处形变的现象,长时间会出现断裂脱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高强度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吊杆,所述吊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上铰座,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下铰座,所述上铰座和下铰座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套筒,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固定安装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侧壁套接有与套筒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垫,所述托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托板的顶部活动安装与连接杆贴合的上垫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插接有与上垫板固定连接的下托板,所述上垫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板,前后两个所述吊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挂杆,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挂杆卡接的钩板。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套筒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圈,所述减震弹簧与固定套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前后两个吊杆之间,所述连接杆位于安装槽内部。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位于四个吊杆之间,所述上垫板与防护垫之间留有间隙,且上垫板的顶端与防护垫的顶端齐平。优选的,所述上垫板和下托板位于连接杆上下两侧,且上垫板与下托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托板的长度大于上垫板的长度,所述下托板与连接板活动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顶板,在抗震支吊架安装完成后,托住下托板,由下托板和上垫板对应连接杆,将下托板插入连接板,而上垫板对应的穿过连接杆进入到托板的上方,在持续的移动过程中,侧板随着上垫板向挂杆靠近,最后钩板抵住挂杆,然后施加外力钩板与挂杆卡接,将上垫板和下托板限制在托板上下两侧,并与托板贴合,由这样的方式,配合吊杆对托板进行支撑,避免防护垫上的建筑设施大于托板长时间的作用,造成连接点处形变,达到了高强度的目的,而侧板在钩板、上垫板和下托板的配合下,对建筑设施形成屏障,避免了建筑设施受到外部因素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剖视图。图中:1顶板、2吊杆、3托板、4上铰座、5下铰座、6套筒、7内杆、8减震弹簧、9防护垫、10连接杆、11上垫板、12下托板、13连接板、14侧板、15挂杆、16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包括顶板1,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吊杆2,吊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3,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上铰座4,托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下铰座5,上铰座4和下铰座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套筒6,相邻两个套筒6之间固定安装有内杆7,内杆7的外侧壁套接有与套筒6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8,相邻两个套筒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圈,减震弹簧8与固定套圈固定连接,托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垫9,托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0,托板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前后两个吊杆2之间,连接杆10位于安装槽内部,托板3的顶部活动安装与连接杆10贴合的上垫板11,防护垫9位于四个吊杆2之间,上垫板11与防护垫9之间留有间隙,且上垫板11的顶端与防护垫9的顶端齐平,托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内部插接有与上垫板11固定连接的下托板12,上垫板11和下托板12位于连接杆10上下两侧,且上垫板11与下托板12活动连接,下托板12的长度大于上垫板11的长度,下托板12与连接板13活动连接,上垫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板14,前后两个吊杆2之间固定安装有挂杆15,侧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挂杆15卡接的钩板16,通过设置顶板1,在抗震支吊架安装完成后,托住下托板12,由下托板12和上垫板11对应连接杆10,将下托板12插入连接板13,而上垫板11对应的穿过连接杆10进入到托板3的上方,在持续的移动过程中,侧板14随着上垫板11向挂杆15靠近,最后钩板16抵住挂杆15,然后施加外力钩板16与挂杆15卡接,将上垫板11和下托板12限制在托板3上下两侧,并与托板3贴合,由这样的方式,配合吊杆2对托板3进行支撑,避免防护垫9上的建筑设施大于托板3长时间的作用,造成连接点处形变,达到了高强度的目的,而侧板14在钩板14、上垫板11和下托板12的配合下,对建筑设施形成屏障,避免了建筑设施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综上所述,该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通过设置顶板1,在抗震支吊架安装完成后,托住下托板12,由下托板12和上垫板11对应连接杆10,将下托板12插入连接板13,而上垫板11对应的穿过连接杆10进入到托板3的上方,在持续的移动过程中,侧板14随着上垫板11向挂杆15靠近,最后钩板16抵住挂杆15,然后施加外力钩板16与挂杆15卡接,将上垫板11和下托板12限制在托板3上下两侧,并与托板3贴合,由这样的方式,配合吊杆2对托板3进行支撑,避免防护垫9上的建筑设施大于托板3长时间的作用,造成连接点处形变,达到了高强度的目的,而侧板14在钩板14、上垫板11和下托板12的配合下,对建筑设施形成屏障,避免了建筑设施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解决了目前的抗震支架的安装方式都是通过多点单吊挂的方式,进行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对建筑设施进行抗震加固后,会出现连接处形变的现象,长时间会出现断裂脱落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吊杆(2),所述吊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3),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上铰座(4),所述托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下铰座(5),所述上铰座(4)和下铰座(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套筒(6),相邻两个所述套筒(6)之间固定安装有内杆(7),所述内杆(7)的外侧壁套接有与套筒(6)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8),所述托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垫(9),所述托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0),所述托板(3)的顶部活动安装与连接杆(10)贴合的上垫板(11),所述托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内部插接有与上垫板(11)固定连接的下托板(12),所述上垫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板(14),前后两个所述吊杆(2)之间固定安装有挂杆(15),所述侧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挂杆(15)卡接的钩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支吊架,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吊杆(2),所述吊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3),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上铰座(4),所述托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下铰座(5),所述上铰座(4)和下铰座(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套筒(6),相邻两个所述套筒(6)之间固定安装有内杆(7),所述内杆(7)的外侧壁套接有与套筒(6)固定连接的减震弹簧(8),所述托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垫(9),所述托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0),所述托板(3)的顶部活动安装与连接杆(10)贴合的上垫板(11),所述托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内部插接有与上垫板(11)固定连接的下托板(12),所述上垫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板(14),前后两个所述吊杆(2)之间固定安装有挂杆(15),所述侧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挂杆(15)卡接的钩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周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清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