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88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包括减压壳体及减压壳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接头、进气板、出气板、减压室盖板和流量调节单元;所述的进气接头内部设置有第二气道,出气板内部设置第三气道,且第二气道的上端口与第三气道的下端口错位布置;减压室盖板和出气板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减压腔,第三气道与减压腔相联通;进气板和出气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的流量调节单元包括绕阀杆同步转动的阀体和挡位圈,阀体上设置有若干只节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弹性元件和内部气体的压力动态平衡模式,自动实现了高压气体的减压和恒压输出,同时在输出端增加了档位可调的节流孔结构,实现了输出气流大小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
本技术属于装备制造
,涉及一种气体自动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
技术介绍
在高原供氧、水下供氧及医院呼吸困难人群供氧设备生产中,常采用氧气罐通过气体控制阀对用户进行供氧,使用中需要先将高压氧气充装至气罐中,然后再脱离气罐对用户供氧。在供氧过程中需要对氧气的压力进行减压并使其压力保持稳定,但现有的减压阀通常为外置式,结构复杂,且不带有稳压和流量调节功能,无法满足多个特殊场合(比如水下供氧)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采用一体化机械结构,实现了高压气流的减压恒压输出,且可以进行流量调节。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包括减压壳体及减压壳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接头、进气板、出气板、减压室盖板和流量调节单元;所述的进气接头内部设置有第二气道,出气板内部设置第三气道,且第二气道的上端口与第三气道的下端口错位布置;减压室盖板和出气板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减压腔,第三气道与减压腔相联通;进气板和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壳体(3)及减压壳体(3)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接头(310)、进气板(301)、出气板(302)、减压室盖板(303)和流量调节单元(4);/n所述的进气接头(310)内部设置有第二气道(304),出气板(302)内部设置第三气道(305),且第二气道(304)的上端口与第三气道(305)的下端口错位布置;减压室盖板(303)和出气板(302)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减压腔(308),第三气道(305)与减压腔(308)相联通;进气板(301)和出气板(302)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309),出气板(302)在弹性元件(309)和减压腔(3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壳体(3)及减压壳体(3)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接头(310)、进气板(301)、出气板(302)、减压室盖板(303)和流量调节单元(4);
所述的进气接头(310)内部设置有第二气道(304),出气板(302)内部设置第三气道(305),且第二气道(304)的上端口与第三气道(305)的下端口错位布置;减压室盖板(303)和出气板(302)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减压腔(308),第三气道(305)与减压腔(308)相联通;进气板(301)和出气板(302)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309),出气板(302)在弹性元件(309)和减压腔(308)内部压力作用下上下移动,使得出气板下端面将第二气道(304)的上端口开启或封闭;
所述的流量调节单元(4)包括绕阀杆(41)同步转动的阀体(44)和挡位圈(42),阀体(44)上设置有若干只节流孔(48);减压室盖板(303)设置有与节流孔(48)位置对应的第四气道(306),第四气道(306)通过节流孔(48)与减压腔(30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进气接头(310)的上端设置有凸形气嘴(314),出气板下端面触碰凸形气嘴(314)时封闭第二气道(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气体流量的减压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出气板下端面设置有密封胶垫(313),密封胶垫(313)封闭第二气道(304)。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萍刘斌缪俭何派欧吴军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都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