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87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大型制冷机用流量调节阀结构复杂,维护保养成本高的问题。本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体内具有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内转动连接有阀板,阀体上设有阀盖座,阀盖座上开设有和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阀盖连接在阀盖座的外端部,第二流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杆,连杆一端铰接在阀板的一侧,另一端端上设有能够在阀盖内往复滑动的活塞,活塞和阀盖的侧壁之间具有缝隙,阀盖内还安装有能够使活塞往阀体方向移动的弹性复位件,阀盖上开设有泄压口,泄压口连接有电磁阀。本流量调节阀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制造、维护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调节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流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制冷的调节阀门,是通过信号控制器传输到驱动器上,再驱动步进电机调节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流量,这样阀门结构复杂,电控元件较多;电控模板需要通过编写驱动程序来控制阀门,一般要通过输入模拟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经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微处理器将输入信号与设定信号比较,并按一定的控制器规律运算,输出信号发送到电机来控制电动阀的开度,通常电机多带有减速装置,执行的动作并不是线性,需要通过数字信号补偿才能达到所需要工作流量特性;整套装置配备电控模块较多。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控先导式高精密大流量调节阀【申请号CN201420603685.4;公告号CN204176089U】,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连接高压大流量阀,高压大流量阀包括壳体,第一连接管连接壳体的一侧,壳体的内测下部安装阀盖座,阀盖座内安装阀杆,阀盖座与阀杆之间设置卸荷腔,壳体的中部设置敏感元件,壳体上位于敏感元件下方设置导向杆,壳体的内测位于敏感元件上方设置负载气室,第一连接管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两端具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所述阀体(1)内具有连通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的第一流道(1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c)内转动连接有能够使第一流道(1c)连通或者阻断的阀板(3),所述阀体(1)上设有阀盖座(1d),所述阀盖座(1d)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流道(1c)连通的第二流道(4),所述阀盖(2)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阀盖座(1d)的外端部,所述第二流道(4)内滑动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阀板(3)的一侧,所述连杆(7)的第二端上设有能够在所述阀盖(2)内往复滑动的活塞(8),所述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两端具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所述阀体(1)内具有连通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的第一流道(1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c)内转动连接有能够使第一流道(1c)连通或者阻断的阀板(3),所述阀体(1)上设有阀盖座(1d),所述阀盖座(1d)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流道(1c)连通的第二流道(4),所述阀盖(2)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阀盖座(1d)的外端部,所述第二流道(4)内滑动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阀板(3)的一侧,所述连杆(7)的第二端上设有能够在所述阀盖(2)内往复滑动的活塞(8),所述活塞(8)和所述阀盖(2)的侧壁之间具有缝隙(9),所述阀盖(2)内还安装有能够使活塞(8)往阀体(1)方向移动的弹性复位件(10),所述阀盖(2)上开设有泄压口(2b),所述泄压口(2b)通过电磁阀(11)连接泄压管道,当所述电磁阀(11)关闭时,所述活塞(8)在弹性复位件(10)复位作用力驱动下带动连杆(7)向阀体(1)内移动使阀板(3)转动以阻断所述第一流道(1c);当所述电磁阀(11)打开时,所述活塞(8)在压差作用下带动连杆(7)向阀盖(2)方向移动使阀板(3)转动使第一流道(1c)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座(1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从敏王进登虞圣群毛刚鹏王龙戴欣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洲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