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87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结构,尤其为电荼壶的进水阀结构,其进水阀盖和固定阀体由大O型圈密封,当阀芯(中心管)被压下去后,阀盖的水就可以进入到中心管,在中心管被弹簧顶起时,阀盖的水就被密封,水就不会从中心管流出去;在中O型圈被打开时,水进入到中心管,由于中心管外部有双层小O型圈密封,使得固定阀体和中心管之间的水被密封在固定阀体内;当中心管被弹簧弹起时,在中心管外部的中O型圈与固定阀体密封,阻止水被进入到中心管,防止水溢出,解决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结构应用在电荼壶上,可实现抽水系统内部密封,水不被溢出,可防止抽水器在抽水时水被溅到电源载体,解决电气的安全隐患,优化产品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结构及具有其的水壶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壶的进水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水壶如电茶壶,通常是烧水部分和抽水部分是分离的,在进水加热到倒水或使用开水过程中,避免不了电茶壶壶身和抽水底座分离,在电茶壶壶身又放到抽水底座上继续抽水,此过程又避免不了流动的水被洒到容器体外和器具台上;水的外流和飞溅,既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又很大可能存在电气安全隐患,存在漏电甚至伤人,在家用和公众使用环境下,严重影响使用体验,降低产品使用的舒适度,这些问题是所有自动抽水电茶壶器具使用时长期有的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阀结构,所述阀结构可以实现断开与连通时,阀体与阀芯的密封,防止水溢出。本技术的阀结构优选地应用在水壶如电茶壶的进水阀上,本技术可解决目前电茶壶自动抽水和断水过程存在的如下问题:1)解决传统电茶壶壶身在装入底座部分和离开底座部分时,实现抽水系统内部密封,水不被溢出。2)本技术解决防止抽水器在抽水时水被溅到电源载体,解决电气的安全隐患,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使用可靠性,提高用户体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结构,所述阀结构包括:阀体(1),阀芯(8),阀盖(2),弹性件,其特征在于:/n阀盖(2)形成有容纳腔,阀盖(2)与阀体(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n阀体(1)形成有内周面,内周面围成中心孔;/n阀芯(8)内部形成有通道,阀芯(8)的第一端形成有与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阀芯(8)的第二端封闭,阀芯(8)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通道连通的第二开口;/n阀芯(8)安装在所述中心孔内,可沿中心孔相对阀体(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二开口不与容纳腔连通,在第二位置,第二开口与容纳腔连通;/n所述弹性件用于向阀芯(8)提供阀芯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的弹性力;/n阀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结构,所述阀结构包括:阀体(1),阀芯(8),阀盖(2),弹性件,其特征在于:
阀盖(2)形成有容纳腔,阀盖(2)与阀体(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阀体(1)形成有内周面,内周面围成中心孔;
阀芯(8)内部形成有通道,阀芯(8)的第一端形成有与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阀芯(8)的第二端封闭,阀芯(8)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通道连通的第二开口;
阀芯(8)安装在所述中心孔内,可沿中心孔相对阀体(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二开口不与容纳腔连通,在第二位置,第二开口与容纳腔连通;
所述弹性件用于向阀芯(8)提供阀芯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的弹性力;
阀芯(8)的外周面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用于实现阀芯(8)的外周面与阀体(1)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阀芯(8)的外周面环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二凹槽相对第一凹槽更靠近阀芯(8)的第二端设置,第二密封圈(4)用于实现阀芯(8)的外周面与阀体(1)的靠近容纳腔的内周面的端面之间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结构,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靠近容纳腔的内周面的端面形成有与第二密封圈(4)配合密封的扩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龙李磊赵秀玲邓志龙梁广龙林莉谭伟新李朝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