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79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包括:转子,一端连接在泵体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电机上,并且通过支脚连接在底座上;还包括:两个可移动支撑件,间隔设置,底部支撑在水泥基础上,顶部分别能够托住所述转子的前部或者后部;所述可移动支撑件包括:支撑架;四个万向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水泥基础的上表面接触;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个调节螺栓,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上,能够顺着所述第一板移动位置;以及托件,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能够托住所述转子;从而克服了更换部件时,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滑落的几率较大,碰伤人体的几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吸泵
,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
技术介绍
自吸泵结构包括: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泵体,连接在底座上的、并且与泵体连接的转子,连接在转子上的联轴器,以及连接在底座上的、并且与联轴器连接的电机;其中,转子包括:轴承箱,连接在轴承箱上的泵轴,连接在轴承箱上的泵盖,连接在泵盖和泵轴之间的密封结构,连接在泵轴上的叶轮,以及连接在轴承箱上的,并且与底座连接的支脚;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底座一般预埋在水泥基础中,运行一段时间后,通常需要更换转子上的密封结构,有时候还需要更换叶轮,因此就需要拆卸转子,然而转子较重,一般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抬起、搬运,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滑落的几率较大,碰伤人体的几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更换部件时,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滑落的几率较大,碰伤人体的几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包括:转子,一端连接在泵体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电机上,并且通过支脚连接在底座上;还包括:两个可移动支撑件,间隔设置,底部支撑在水泥基础上,顶部分别能够托住所述转子的前部或者后部;所述可移动支撑件包括:支撑架;四个万向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水泥基础的上表面接触;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个调节螺栓,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上,能够顺着所述第一板移动位置;以及托件,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的顶部,能够托住所述转子。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柱;以及至少四个加强筋,连接在所述支柱之间;所述支柱和所述加强筋组合后,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外形为四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为四方体形板材。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包括:外六角螺栓段,一端具有圆轴,所述圆轴与所述托件间隙配合,所述圆轴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外六角螺栓段的外径尺寸,并且所述圆轴的顶部具有内螺纹孔;以及螺纹销,外形为“T”形,一端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孔上,挡住所述托件。进一步的:所述托件外形为“[”形结构,具有两个阶梯通孔,用于与所述圆轴和所述螺纹销间隙配合。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托件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上表面的形状与所述转子的前部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的:另一个所述托件上还设置有弧形凹槽,用于托住所述转子后部的泵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可移动支撑件,放置在转子底部,间隔设置,旋转调节螺栓,使得托件与转子底部接触,拆开联轴器上的中间节、与泵体连接的第一外六角螺栓组件、以及支脚处的与底座连接的第二外六角螺栓组件,之后慢慢敲动转子,使得转子与泵体松动,再向电机方向,通过万向轮同时移动两个可移动支撑件,转子与可移动支撑件同时移动,直至转子与泵体完全分离,再向侧边移动,使得转子和可移动支撑件远离泵体和电机,之后直接操作,拆卸部件,比如更换叶轮、密封结构,只要不更换轴承箱上的部件,比如轴承,一般不需要将转子由可移动支撑件上取下,更换完成后,再按照原来路线回装,操作相对方便,降低了滑落的几率,安全性相对较好;从而克服了更换部件时,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滑落的几率较大,碰伤人体的几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轻松移动转子,更换部件时,操作相对方便,降低了滑落的几率,安全性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支撑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支撑件之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支撑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拆卸转子时的,实际操作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0.可移动支撑件,11.支撑架,111.支柱,112.加强筋,12.万向轮,13.第一板,14.调节螺栓,141.外六角螺栓段,141-1.圆轴,141-11.内螺纹孔,142.螺纹销,15.托件,151.阶梯通孔,152.凸块,153.弧形凹槽,100.转子,101.泵轴,200.泵体,300.联轴器,400.电机,500.支脚,600.底座,700.水泥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更换部件时,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滑落的几率较大,碰伤人体的几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能够轻松移动转子,更换部件时,操作相对方便,降低了滑落的几率,安全性相对较好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包括:转子100,一端连接在泵体200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00连接在电机400上,并且通过支脚500连接在底座600上;还包括:两个可移动支撑件10,间隔设置,底部支撑在水泥基础700上,顶部分别能够托住所述转子100的前部或者后部;所述可移动支撑件10包括:支撑架11;四个万向轮12,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底部,与所述水泥基础700的上表面接触;第一板13,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两个调节螺栓14,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13上,能够顺着所述第一板13移动位置;以及托件15,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14的顶部,能够托住所述转子100;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可移动支撑件10,放置在转子100底部,间隔设置,旋转调节螺栓14,使得托件15与转子100底部接触,拆开联轴器300(联轴器300一般采用膜片联轴器)上的中间节301、与泵体200连接的第一外六角螺栓组件800、以及支脚500处的与底座600连接的第二外六角螺栓组件900,之后慢慢敲动转子100,使得转子100与泵体200松动,再向电机400方向,通过万向轮12同时移动两个可移动支撑件10,转子100与可移动支撑件10同时移动,直至转子100与泵体200完全分离,再向侧边移动,使得转子100和可移动支撑件10远离泵体200和电机400,之后直接操作,拆卸部件,比如更换叶轮、密封结构,只要不更换轴承箱上的部件,比如轴承,一般不需要将转子100由可移动支撑件10上取下,更换完成后,再按照原来路线回装,操作相对方便,降低了滑落的几率,安全性相对较好;从而克服了更换部件时,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滑落的几率较大,碰伤人体的几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轻松移动转子,更换部件时,操作相对方便,降低了滑落的几率,安全性相对较好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包括:转子(100),一端连接在泵体(200)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00)连接在电机(400)上,并且通过支脚(500)连接在底座(60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可移动支撑件(10),间隔设置,底部支撑在水泥基础(700)上,顶部分别能够托住所述转子(100)的前部或者后部;/n所述可移动支撑件(10)包括:支撑架(11);/n四个万向轮(12),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底部,与所述水泥基础(700)的上表面接触;/n第一板(13),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n两个调节螺栓(14),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13)上,能够顺着所述第一板(13)移动位置;/n以及托件(15),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14)的顶部,能够托住所述转子(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包括:转子(100),一端连接在泵体(200)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00)连接在电机(400)上,并且通过支脚(500)连接在底座(60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可移动支撑件(10),间隔设置,底部支撑在水泥基础(700)上,顶部分别能够托住所述转子(100)的前部或者后部;
所述可移动支撑件(10)包括:支撑架(11);
四个万向轮(12),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底部,与所述水泥基础(700)的上表面接触;
第一板(13),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
两个调节螺栓(14),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板(13)上,能够顺着所述第一板(13)移动位置;
以及托件(15),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栓(14)的顶部,能够托住所述转子(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包括:四个支柱(111);以及至少四个加强筋(112),连接在所述支柱(111)之间;
所述支柱(111)和所述加强筋(112)组合后,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外形为四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自吸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汇可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