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芯座及电磁膜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78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泵芯座及电磁膜片泵,其中所述泵芯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包括依次连通的外孔部、第一缩口部、第二缩口部以及内孔部,所述内孔部与所述第二缩口部之间用台阶面过渡,且所述台阶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进水孔的中心线垂直设置;其中所述内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外孔部的孔径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泵芯座用出水孔向外排液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导入至进水孔的液体,进而具有提高该泵芯座工作时的出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芯座及电磁膜片泵
本技术属于泵芯座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泵芯座及电磁膜片泵。
技术介绍
泵芯座通常应用于电磁膜片泵中,用以与膜片配合,使得膜片受泵芯驱动做相对于所述泵芯座运动时,能够利用压差实现泵芯座上进水孔的进液,并在膜片的推动下将吸入至泵芯座与膜片之间的液体途经泵芯座向外排出,以此实现该电磁膜片泵工作时,对介质流量的控制。目前,现有的泵芯座上进水孔的孔径大,使得用膜片推挤泵芯座与膜片之间的液体时,液体部分会反向导入至进水孔内,从而降低了泵芯座上出水孔的出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泵芯座及电磁膜片泵。具体地,一种泵芯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包括依次连通的外孔部、第一缩口部、第二缩口部以及内孔部,所述内孔部与所述第二缩口部之间用台阶面过渡,且所述台阶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进水孔的中心线垂直设置;其中所述内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外孔部的孔径的二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缩口部的缩口面设为外凸状的圆弧面;及/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芯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包括依次连通的外孔部、第一缩口部、第二缩口部以及内孔部,所述内孔部与所述第二缩口部之间用台阶面过渡,且所述台阶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进水孔的中心线垂直设置;其中所述内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外孔部的孔径的二分之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芯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包括依次连通的外孔部、第一缩口部、第二缩口部以及内孔部,所述内孔部与所述第二缩口部之间用台阶面过渡,且所述台阶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进水孔的中心线垂直设置;其中所述内孔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外孔部的孔径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缩口部的缩口面设为外凸状的圆弧面;及/或,所述第二缩口部的缩口面设为内凹状的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部的孔径大于所述外孔部的孔径的五分之一,小于所述外孔部的孔径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部的孔径为所述出水孔的孔径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泵芯座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刚赵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