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73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包括压裂滑套,设置在压裂滑套内、且依次连接的喷砂器保护器、侧壁可控式喷砂器、第四封隔器保护器、皮碗封隔器、第三封隔器保护器和轨迹定位器,设置在侧壁可控式喷砂器与第四封隔器保护器之间的数个浓度监测感应器,镶嵌在轨迹定位器上的裂缝成像及砂浓度计算装置,以及设置在轨迹定位器的端部的砂浓度监测引导头。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监测到位、密封可靠等优点,在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
本技术涉及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
,尤其是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
技术介绍
随着封隔器加滑套多级分压裂技术在国内的大范围应用,针对其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国内研究人员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研究。2009年,长庆气田引进国外TAP压裂技术,并结合长庆气区的储层发育特点,研发了套管滑套有限级分层压裂技术。该技术将滑套和套管一起下入井中并固井,压裂时通过投球打开滑套并直接憋压起裂。该技术解决了滑套压裂后期作业难度大的问题,且完井井筒结构简单,无需机械封隔器,将压裂通道从油管改为套管,最大通径为套管内径,满足大排量压裂工艺要求,在压裂层数要求不多的油气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无限级压裂前身就是分段压裂技术,无限级压裂技术提高封隔器性能,使得压裂技术增加,形成密切割,所以无限级压裂技术也叫密切割技术。无限级压裂与常规分段压裂不同,对于工具的稳定性需求更强。无限级压裂滑套可以重复开关,以满足后续生产作业的需要。压裂球可降解,形成全通径。工具在固井时便已下入,射孔处固定化,进行喷砂射孔,直接进行冲砂支撑裂缝。打破常规。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封隔器的密封性能较差,且无法有效地防止柱底部被液体封堵等缺陷。为此,申请人特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无限级压裂封隔器,其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无限级套管滑套、锁环套、液压导管、上钢碗、第一封隔器保护器、第一多级胶筒、封隔节、第二封隔器保护器和下钢碗,设置在无限级套管滑套内的流量监测仪,设置在锁环套内的变径球座,与变径球座连接、且置于所述锁环套内的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内的可溶性球,设置在液压导管内的压力检测仪,设置在下接头内、且与下钢碗连接的单流凡尔,以及与上接头连接的自验封隔器。但是现有技术中暂无与体化无限级压裂封隔器相匹配的无限级压裂滑套。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有效避免堵塞的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限级套管滑套,包括压裂滑套,设置在压裂滑套内、且依次连接的喷砂器保护器、侧壁可控式喷砂器、第四封隔器保护器、皮碗封隔器、第三封隔器保护器和轨迹定位器,设置在侧壁可控式喷砂器与第四封隔器保护器之间的数个浓度监测感应器,镶嵌在轨迹定位器上的裂缝成像及砂浓度计算装置,以及设置在轨迹定位器的端部的砂浓度监测引导头。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裂滑套包括内压裂滑套和外压裂滑套,设置在内压裂滑套和外压裂滑套之间、用于内压裂滑套与外压裂滑套连接的剪切销钉,设置在内压裂滑套和外压裂滑套之间、且在高压气体压裂剪断剪切销钉后形成的油流流道的阀门,以及开设在内压裂滑套上的喷砂口。更进一步地,所述皮碗封隔器包括沿油流方向布设、且互相连接的下中心管和上中心管,以及一一对应套设在下中心管和上中心管的外边缘、且结构相同的胶筒组件;所述上中心管外侧套设的胶筒组件包括沿油流方向布设并套设在上中心管的外边缘的第二胶筒和胶筒座,套设并压制在第二胶筒和胶筒座的外边缘上的护套,设置在第二胶筒的内夹层的骨架,以及设置在上中心管与胶筒座之间的第七密封圈;所述上中心管与第四封隔器保护器连接,且下中心管与第三封隔器保护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轨迹定位器包括与第三封隔器保护器连接的第二中心管,沿油流方向布设并套设在上第二中心管的外边缘的固定活塞、第三活塞、下椎体、上椎体和上防撞螺母,设置在下椎体与上椎体之间、且截面呈类等边三角形的卡瓦,一一对应套设在下椎体和上椎体的外边缘、用于将卡瓦挤压在下椎体和上椎体上以实现卡瓦固定的卡瓦套,环形设置卡瓦的外边缘的箍簧,套设在固定活塞的外侧边缘、且采用销钉固定的支撑环,套设在固定活塞的外侧边缘、且与支撑环挤压贴合的第二锁环,套设在固定活塞的外侧边缘上的下防撞螺母,以及套设在固定活塞、第三活塞和下防撞螺母的外侧边缘上的第二锁套;所述第二锁套与下防撞螺母之间设置有剪钉,且所述固定活塞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销钉。优选地,所述第二中心管与第三活塞之间设置有第八密封圈,且所述固定活塞与第二锁套之间设置有第九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无限级套管滑套与套管一起下入井内,完成固井时,通过轨迹定位器和砂浓度监测引导头将设计的工具引导并固定在目的层,连续打压使封隔器坐封。当封隔器坐封时,剪切销钉被剪断,阀门打开,完成打开无限级滑套的工作,其施工简便、且准确;(2)本技术采用压裂施工作业,其通过侧壁可控式喷砂器进行喷砂压裂,在喷砂作业时,浓度监测仪监测砂浓度,以实现无限级压裂;(3)本技术巧妙地设置了砂浓度监测引导头,在减少操作工具的同时,也能扩大了管柱的通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监测到位、密封可靠等优点,在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体化无限级压裂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验封隔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无限级套管滑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皮碗封隔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轨迹定位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上接头,2-节流喷砂嘴,3-无限级套管滑套,4-流量监测仪,5-可溶性球,6-第一活塞,7-变径球座,8-锁环套,9-液压导管,10-压力检测仪,11-上钢碗,12-第一封隔器保护器,13-第一多级胶筒,14-封隔节,15-第二封隔器保护器,16-下钢碗,17-下接头,18-单流凡尔,21-第一中心管,22-上外中心管,23-销钉,24-调节螺母,25-密封环,26-第一胶筒,27-中胶筒,28-隔环,29-护肩,30-第一密封圈,31-连接套,32-启动剪钉,33-第一锁套,34-技撑套,35-第二密封圈,36-第一锁环,37-第二活塞,38-第三密封圈,39-第四密封圈,40-第五密封圈,41-验封活塞,42-验封剪钉,43-钢套,44-第六密封圈,45-下外中心管,46-防撞螺母,47-第一固定销钉,300-压裂滑套,301-阀门,302-剪切销钉,303-喷砂口,304-皮碗封隔器,305-第三封隔器保护器,306-喷砂器保护器,307-侧壁可控式喷砂器,308-浓度监测感应器,309-第四封隔器保护器,310-轨迹定位器,311-裂缝成像及砂浓度计算装置,312-砂浓度监测引导头,3041-上中心管,3042-第七密封圈,3043-胶筒座,3044-骨架,3045-护套,3046-第二胶筒,30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裂滑套(300),设置在压裂滑套(300)内、且依次连接的喷砂器保护器(306)、侧壁可控式喷砂器(307)、第四封隔器保护器(309)、皮碗封隔器(304)、第三封隔器保护器(305)和轨迹定位器(310),设置在侧壁可控式喷砂器(307)与第四封隔器保护器(309)之间的数个浓度监测感应器(308),镶嵌在轨迹定位器(310)上的裂缝成像及砂浓度计算装置(311),以及设置在轨迹定位器(310)的端部的砂浓度监测引导头(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裂滑套(300),设置在压裂滑套(300)内、且依次连接的喷砂器保护器(306)、侧壁可控式喷砂器(307)、第四封隔器保护器(309)、皮碗封隔器(304)、第三封隔器保护器(305)和轨迹定位器(310),设置在侧壁可控式喷砂器(307)与第四封隔器保护器(309)之间的数个浓度监测感应器(308),镶嵌在轨迹定位器(310)上的裂缝成像及砂浓度计算装置(311),以及设置在轨迹定位器(310)的端部的砂浓度监测引导头(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滑套(300)包括内压裂滑套和外压裂滑套,设置在内压裂滑套和外压裂滑套之间、用于内压裂滑套与外压裂滑套连接的剪切销钉(302),设置在内压裂滑套和外压裂滑套之间、且在高压气体压裂剪断剪切销钉(302)后形成的油流流道的阀门(301),以及开设在内压裂滑套上的喷砂口(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封隔器(304)包括沿油流方向布设、且互相连接的下中心管(3047)和上中心管(3041),以及一一对应套设在下中心管(3047)和上中心管(3041)的外边缘、且结构相同的胶筒组件;
所述上中心管(3041)与第四封隔器保护器(309)连接,且下中心管(3047)与第三封隔器保护器(30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限级压裂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管(3041)外侧套设的胶筒组件包括沿油流方向布设并套设在上中心管(3041)的外边缘的第二胶筒(3046)和胶筒座(3043),套设并压制在第二胶筒(3046)和胶筒座(3043)的外边缘上的护套(30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阳刘子龙刘守昱何文张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