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具体为桥塞领域,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连接装置,所述底座连接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填充装置,所述填充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方锁定连接装置,所述装置表壳的表面开设有装置卡扣,所述装置表壳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卡瓦,所述装置表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集的卡瓦装置,使得装置整体在进入管道之后,可以通过卡瓦装置,使得其不会在实用的时候造成下落卡壳,更使得装置不会出现在油井内部固定不紧密的问题,既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容易滑动的问题,又解决了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有效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
本技术涉及桥塞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为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
技术介绍
桥塞的作用是油气井封层,具有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的特点,分为永久式桥塞和可取式桥塞两种。永久式桥塞形成于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它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所以一经问世就在油气井封层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本上取代了以前打水泥塞封层的工艺技术,成为试油井封堵已试层,进行上返试油的主要封层工艺,在中浅层试油施工中出现的干层、水层、气层及异常高压等特殊层位,为方便后续试油,封堵废弃层位,通常采用该类桥塞进行封层,同时对于部分短期无开发计划的试油结束井也采用永久式桥塞封井,此外,该桥塞也用于深层气井的已试层封堵,为上返测试、压裂改造等工艺技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保障。但是现有的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永久式桥塞以及可取式桥塞在使用的时候很难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有者卡壳,或者是不能良好有效的镶嵌进墙体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即可有效实用,又可以牢牢吸附管道的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通过设置信号定位装置,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顶部的信号源,使得该装置的位置能够被外部的工作人员所掌握,使得该装置的定位安装功能更加精确,既避免了装置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又解决了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精确进行定位的问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连接装置,所述底座连接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填充装置,所述填充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方锁定连接装置,所述下方锁定连接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表壳,所述装置表壳的表面开设有装置卡扣,所述装置表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压裂装置,所述压裂装置的表面开设有主体压裂球,所述装置表壳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卡瓦,所述装置表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所述底座轴承的表面开设有次体压裂球,所述填充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所述下方锁定连接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所述装置表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所述顶部锁定连接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方轴承,所述装置表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方轴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可溶填充物,所述填充装置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卡扣的数量有八个,所述八个装置卡扣均匀的开设在装置表壳的表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表壳的内部开设有主体压裂球,所述主体压裂球的数量为复数,且均匀的开设在装置表壳的表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次体压裂球的数量有十个,所述十个次体压裂球均匀的开设在底座轴承的表面。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密集的卡瓦装置,使得装置整体在进入管道之后,可以通过卡瓦装置,使得其不会在实用的时候造成下落卡壳,更使得装置不会出现在油井内部固定不紧密的问题,既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容易滑动的问题,又解决了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有效固定的问题;2、技术通过设置信号定位装置,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顶部的信号源,使得该装置的位置能够被外部的工作人员所掌握,使得该装置的定位安装功能更加精确,既避免了装置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又解决了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无法精确进行定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信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坐封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装置底座;2、底座连接装置;3、填充装置;4、下方锁定连接装置;5、装置表壳;6、装置卡扣;7、压裂装置;8、主体压裂球;9、卡瓦;10、信号接受装置;11、底座轴承;12、次体压裂球;13、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4、上方轴承;15、内部空间;16、可溶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连接装置2,底座连接装置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填充装置3,填充装置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表壳5,装置表壳5的表面开设有装置卡扣6,装置表壳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压裂装置7,压裂装置7的表面开设有主体压裂球8,装置表壳5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卡瓦9,装置表壳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10,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底座轴承11的表面开设有次体压裂球12,填充装置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信号接收装置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装置表壳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方轴承14,装置表壳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方轴承14,填充装置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可溶填充物16,填充装置3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空间15,内部空间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装置卡扣6的数量有八个,八个装置卡扣6均匀的开设在装置表壳5的表面,装置表壳5的内部开设有主体压裂球8,主体压裂球8的数量为复数,且均匀的开设在装置表壳5的表面,次体压裂球12的数量有十个,十个次体压裂球12均匀的开设在底座轴承11的表面。如附图2所示的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底座轴承11的表面开设有次体压裂球12,填充装置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次体压裂球12,可以使得该装置在脱离装置整体之后,有效的将油井表面击裂,通过设置底座轴承11,使得该装置可以脱离装置主体;如附图3所示的信号接收装置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装置表壳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方轴承14,装置表壳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方轴承14。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使得该装置可以脱离装置主题,通过设置上方轴承14,加强该装置的信号传输功能;如附图4所示的填充装置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可溶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连接装置(2),所述底座连接装置(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填充装置(3),所述填充装置(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所述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表壳(5),所述装置表壳(5)的表面开设有装置卡扣(6),所述装置表壳(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压裂装置(7),所述压裂装置(7)的表面开设有主体压裂球(8),所述装置表壳(5)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卡瓦(9),所述装置表壳(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连接装置(2),所述底座连接装置(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填充装置(3),所述填充装置(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所述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表壳(5),所述装置表壳(5)的表面开设有装置卡扣(6),所述装置表壳(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压裂装置(7),所述压裂装置(7)的表面开设有主体压裂球(8),所述装置表壳(5)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卡瓦(9),所述装置表壳(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所述底座轴承(11)的表面开设有次体压裂球(12),所述填充装置(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所述下方锁定连接装置(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轴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井作业的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部锁定连接装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双,杨凤志,李连杰,李邵云,白双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永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