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8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窗户,包括外框、玻璃内框、双向丝杠、伺服电机,外框内部为空心结构,并滑动设置两组的玻璃内框,且两组玻璃内框远隔的侧边沿可分别贯穿与之相邻的外框侧边沿,两组玻璃内框相邻侧均设有竖直的凹槽,两组凹槽内均设有半扇折叠扇窗,外框的上边沿内部水平设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上对称设有两组丝母,两组丝母分别连接两组玻璃内框的上边沿,外框的上边沿外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双向丝杠上设有的从动齿轮啮合,外框底部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外框底部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窗户的自动关闭与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窗户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是一种新型窗户。
技术介绍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窗户作为采光通风装置,影响居家的生活质量。传统的窗户必须手动去拉开或关闭。现在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家里经常没人但是家里面需要通风,此时就会打开窗户,当遇到风雨天气,此时家里面难免会飘雨到家中,同时,在天气较好时,可选择不关窗户,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但夏天夜间蚊虫泛滥,蚊虫具有趋光性,喜欢飞往光亮的室内,因此,若将玻璃窗关闭,则会影响室内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窗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窗户,包括外框、玻璃内框、双向丝杠、伺服电机,所述外框内部为空心结构,并滑动设置两组所述的玻璃内框,所述玻璃内框的上下边沿分别插入外框的上下边沿内槽中,且两组玻璃内框远隔的侧边沿可分别贯穿与之相邻的外框侧边沿,两组玻璃内框相邻侧均设有竖直的凹槽,两组凹槽内均设有半扇折叠扇窗,两组半扇折叠扇窗的相邻侧均设有上下端插入外框上下边沿内槽中的支撑条,两组支撑条上分别设有异性相吸的两组强力磁条,所述外框的上边沿内部水平设有所述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轴向与所述玻璃内框在外框内部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双向丝杠上对称设有两组丝母,所述的两组丝母分别连接两组玻璃内框的上边沿,所述外框的上边沿外侧设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轮缘贯穿外框的上边沿与双向丝杠上设有的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外框底部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外框底部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并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控制电路。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互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为150r/min~300r/min。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窗户,其结构简单、新颖,智能化水平高,通过风速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外风力和雨水情况,当风速传感器感应到大风时或湿度传感器感应到雨水时,控制装置给伺服电机发出指令,伺服电机驱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啮合,使双向丝杠转动,驱动两组丝母向中移动,使两组玻璃内框合拢,实现窗户的关闭,在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室内温度较高时,通过上述相似的方式,伺服电机反向驱动,使两组玻璃内框分离开,两组半扇折叠扇窗因强力磁条的作用相互吸引,并在两组玻璃内框在分离的过程中,实现张开,在开窗的同时,可阻止蚊虫进入室内,在不需要关纱窗时,可以克服吸力,将两个强力磁条拆分开来,打开纱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朝向室内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朝向室外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玻璃内框,3、双向丝杠,4、伺服电机,5、半扇折叠扇窗,6、支撑条,7、强力磁条,8、丝母,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风速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控制装置,14、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窗户,包括外框1、玻璃内框2、双向丝杠3、伺服电机4,外框1内部为空心结构,并滑动设置两组玻璃内框2,玻璃内框2的上下边沿分别插入外框1的上下边沿内槽中,且两组玻璃内框2远隔的侧边沿可分别贯穿与之相邻的外框1侧边沿,两组玻璃内框2相邻侧均设有竖直的凹槽,两组凹槽内均设有半扇折叠扇窗5,两组半扇折叠扇窗5的相邻侧均设有上下端插入外框1上下边沿内槽中的支撑条6,两组支撑条6上分别设有异性相吸的两组强力磁条7,外框1的上边沿内部水平设有双向丝杠4,双向丝杠4的轴向与玻璃内框2在外框1内部的滑动方向平行,双向丝杠4上对称设有两组丝母8,两组丝母8分别连接两组玻璃内框2的上边沿,外框1的上边沿外侧设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驱动端设有主动齿轮9,主动齿轮9的轮缘贯穿外框1的上边沿与双向丝杠4上设有的从动齿轮10啮合,外框1底部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风速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外框1底部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13、温度传感器14,控制装置13为PLC控制器,并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控制电路,伺服电机4、风速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及温度传感器14与控制装置13通过导线互相连接,伺服电机4的转速为150r/min~300r/min。工作原理:通过风速传感器11和湿度传感器12实时检测室外风力和雨水情况,当风速传感器11感应到大风时或湿度传感器12感应到雨水时,控制装置13给伺服电机4发出指令,伺服电机4驱动主动齿轮9,主动齿轮9通过与从动齿轮10啮合,使双向丝杠4转动,驱动两组丝母8向中移动,使两组玻璃内框2合拢,实现窗户的关闭,在温度传感器14感应到室内温度较高时,通过上述相似的方式,伺服电机4反向驱动,使两组玻璃内框2分离开,两组半扇折叠扇窗5因强力磁条7的作用相互吸引,并在两组玻璃内框2在分离的过程中,实现张开,在开窗的同时,可阻止蚊虫进入室内,在不需要关纱窗时,可以克服吸力,将两个强力磁条7拆分开来,打开纱窗。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玻璃内框、双向丝杠、伺服电机,所述外框内部为空心结构,并滑动设置两组所述的玻璃内框,所述玻璃内框的上下边沿分别插入外框的上下边沿内槽中,且两组玻璃内框远隔的侧边沿可分别贯穿与之相邻的外框侧边沿,两组玻璃内框相邻侧均设有竖直的凹槽,两组凹槽内均设有半扇折叠扇窗,两组半扇折叠扇窗的相邻侧均设有上下端插入外框上下边沿内槽中的支撑条,两组支撑条上分别设有异性相吸的两组强力磁条,所述外框的上边沿内部水平设有所述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轴向与所述玻璃内框在外框内部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双向丝杠上对称设有两组丝母,所述的两组丝母分别连接两组玻璃内框的上边沿,所述外框的上边沿外侧设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轮缘贯穿外框的上边沿与双向丝杠上设有的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外框底部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外框底部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玻璃内框、双向丝杠、伺服电机,所述外框内部为空心结构,并滑动设置两组所述的玻璃内框,所述玻璃内框的上下边沿分别插入外框的上下边沿内槽中,且两组玻璃内框远隔的侧边沿可分别贯穿与之相邻的外框侧边沿,两组玻璃内框相邻侧均设有竖直的凹槽,两组凹槽内均设有半扇折叠扇窗,两组半扇折叠扇窗的相邻侧均设有上下端插入外框上下边沿内槽中的支撑条,两组支撑条上分别设有异性相吸的两组强力磁条,所述外框的上边沿内部水平设有所述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轴向与所述玻璃内框在外框内部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双向丝杠上对称设有两组丝母,所述的两组丝母分别连接两组玻璃内框的上边沿,所述外框的上边沿外侧设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梅香李娟徐俊赵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