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7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阴极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转动装设有锁舌,锁舌上连接有在其转动后使其复位的复位扭簧,锁舌上还设置有凸出部,锁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驱动其直线移动并在直线移动后与所述凸出部形成抵接或错位的驱动机构,且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限制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当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失去对锁舌转动的限位,锁壳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锁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在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后对其形成反馈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一、二反馈模块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增设第一、二反馈模块,使外部控制器能通过信号反馈实时获知阴极锁的状态,从而便于远程操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极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阴极锁。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远程操控已经越来越普及,然而现有的阴极锁上还缺乏对其状态进行反馈的反馈模块,从而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实时反馈其状态的阴极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阴极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转动装设有锁舌,锁舌上连接有在其转动后使其复位的复位扭簧,锁舌上还设置有凸出部,锁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驱动其直线移动并在直线移动后与所述凸出部形成抵接或错位的驱动机构,且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限制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当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失去对锁舌转动的限位,锁壳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锁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在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后对其形成反馈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一、二反馈模块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外部控制器可以是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设置,所述挡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直线移动,从而使挡板处于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的状态,或是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的状态,而当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将限制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即此时阴极锁处于常闭状态;当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失去对锁舌转动的限位,即此时阴极锁处于常开状态。本技术通过在锁壳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从而可实时获知阴极锁是处于常开状态或常闭状态,而通过设置第二反馈模块,则可进一步获知锁舌是否向锁壳内转动以实现开锁,通过将信号反馈给外部控制器,可便于人们远程操控阴极锁。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反馈模块包括第一微动开关,所述挡板在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的抵压;或是所述挡板在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的抵压。采用上述结构,当设置所述挡板在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的抵压,这样挡板的初始位置即为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的位置,即初始位置为阴极锁处于常闭状态;当设置所述挡板在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的抵压,这样挡板的初始位置即为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的位置,即初始位置为阴极锁处于常开状态。初始位置设置完成后,一旦挡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即所述挡板对第一微动开关的触发端失去抵压时,则可判断阴极锁处于与初始位置相反的状态。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动铁芯、静铁芯和线圈,动、静铁芯同轴装设在支架上,线圈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并对应绕设在动、静铁芯外,所述挡板与动铁芯相固定,第一微动开关固定在支架上。采用上述结构,线圈通电后,动铁芯发生动作,从而带动挡板发生位移,即实现阴极锁常开状态与常闭状态的切换。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壳上转动设置有旋钮,旋钮上偏心设置有凸柱,所述支架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凸柱插入的插孔,且所述凸柱随旋钮旋转后推动支架滑移,锁壳与旋钮之间还设置有在旋钮转动后对其构成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圆柱形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固定在锁壳上,所述旋钮的外圆周面通过切削形成有限位平面,所述限位平面与限位弹簧构成限位抵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转动旋钮,在凸柱与支架插孔的配合下,可相应带动支架位移,从而相应带动挡板移动,以实现初始位置的转换调整,调整完成后,在限位平面与限位弹簧的限位配合下,以实现对旋钮的限位固定。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反馈模块包括第二微动开关、安装座、铰接轴、反馈翻板,安装座固定在锁壳内,第二微动开关固定在安装座上,铰接轴铰接装设在安装座上,反馈翻板的一端套装在铰接轴上,并延伸有抵压在第二微动开关触发端上的抵压部,所述铰接轴上还套装有促使反馈翻板的抵压部与第二微动开关触发端保持抵压的反馈扭簧,所述锁舌向锁壳内转动时作用在反馈翻板的另一端上,并推动反馈翻板围绕铰接轴铰接旋转,使反馈翻板上的抵压部与第二微动开关触发端分离。采用上述设置,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可相应作用在反馈翻板的另一端上,并推动反馈翻板围绕铰接轴铰接旋转,从而使反馈翻板上的抵压部与第二微动开关触发端分离,进而使第二微动开关发生动作,并将信号反馈给外部控制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中旋钮部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给出了一种阴极锁,包括锁壳1,锁壳1上转动装设有锁舌2,锁舌2上连接有在其转动后使其复位的复位扭簧3,锁舌2上还设置有凸出部21,锁壳1内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上连接有驱动其直线移动并在直线移动后与所述凸出部21形成抵接或错位的驱动机构5,且挡板4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4限制锁舌2向锁壳1内转动;当挡板4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4失去对锁舌2转动的限位,锁壳1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4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锁壳1内还设置有用于在锁舌2向锁壳1内转动后对其形成反馈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一、二反馈模块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外部控制器可以是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采用上述设置,所述挡板4在驱动机构5的作用下可直线移动,从而使挡板4处于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抵接的状态,或是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错位的状态,而当挡板4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4将限制锁舌2向锁壳1内转动,即此时阴极锁处于常闭状态;当挡板4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4失去对锁舌2转动的限位,即此时阴极锁处于常开状态。本技术通过在锁壳1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4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从而可实时获知阴极锁是处于常开状态或常闭状态,而通过设置第二反馈模块,则可进一步获知锁舌2是否向锁壳1内转动以实现开锁,通过将信号反馈给外部控制器,可便于人们远程操控阴极锁。第一反馈模块包括第一微动开关6,所述挡板4在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抵接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61的抵压;或是所述挡板4在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错位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61的抵压。采用上述结构,当设置所述挡板4在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抵接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61的抵压,这样挡板4的初始位置即为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抵接的位置,即初始位置为阴极锁处于常闭状态;当设置所述挡板4在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错位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61的抵压,这样挡板4的初始位置即为与锁舌凸出部21形成错位的位置,即初始位置为阴极锁处于常开状态。初始位置设置完成后,一旦挡板4在驱动机构5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即所述挡板4对第一微动开关6的触发端61失去抵压时,则可判断阴极锁处于与初始位置相反的状态。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支架51、动铁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极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转动装设有锁舌,锁舌上连接有在其转动后使其复位的复位扭簧,锁舌上还设置有凸出部,锁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驱动其直线移动并在直线移动后与所述凸出部形成抵接或错位的驱动机构,且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限制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当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失去对锁舌转动的限位,其特征在于:锁壳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锁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在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后对其形成反馈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一、二反馈模块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转动装设有锁舌,锁舌上连接有在其转动后使其复位的复位扭簧,锁舌上还设置有凸出部,锁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驱动其直线移动并在直线移动后与所述凸出部形成抵接或错位的驱动机构,且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时,所述挡板限制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当挡板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时,所述挡板失去对锁舌转动的限位,其特征在于:锁壳内设置有用于反馈挡板位置的第一反馈模块,锁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在锁舌向锁壳内转动后对其形成反馈的第二反馈模块,第一、二反馈模块与外部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阴极锁,其特征在于:第一反馈模块包括第一微动开关,所述挡板在与锁舌凸出部形成抵接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的抵压;或是所述挡板在与锁舌凸出部形成错位的同时对应构成对第一微动开关触发端的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阴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动铁芯、静铁芯和线圈,动、静铁芯同轴装设在支架上,线圈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并对应绕设在动、静铁芯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君淮杨建英张敏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