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55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围挡隔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逐层堆叠在混凝土基础上的砌块,竖向连接各层砌块的穿插棒,以及覆盖在顶层砌块上方的封盖板,第一砌块上下错缝设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以及位于第一外板与第一内板之间竖直设置的一对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以第一外板的竖向中轴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连接板的竖向中轴线同轴设置,第一通孔与上下层相邻第一砌块的第一通孔上下相对设置,形成沿隔墙高度方向上下贯通的连接通道,穿插棒竖向穿设在连接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施工简便高效,绿色环保,水平度和铅垂度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
本技术涉及围挡隔墙
,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
技术介绍
在户外景观设计中,花池四周常设置高度在0.5-1.5米的围挡隔墙,现有挡墙均采用普通砖或砌块砌筑而成,层层砌筑的传统砌墙方式施工速度慢,水平度和铅垂度控制难度大、精准度低,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砌块砖和水泥砂浆,现场施工工作量大,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材料无法重复利用,大量的湿法施工也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夜晚来临时,挡墙无明显标识且缺乏夜间景观特征,不仅存在行人撞到挡墙的风险,挡墙在夜间也失去景观作用,美观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简便高效,绿色环保,水平度和铅垂度容易控制的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砌筑隔墙现场施工量大,速度慢,水平度和铅垂度控制难度大、精准度低,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材料无法重复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包括逐层堆叠在混凝土基础上的砌块,竖向连接各层砌块的穿插棒,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逐层堆叠在混凝土基础(3)上的砌块,竖向连接各层砌块的穿插棒(2),以及覆盖在顶层砌块上方的封盖板(8),砌块包括组成隔墙主体结构的第一砌块(1),第一砌块(1)上下错缝设置,第一砌块(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外板(11)和第一内板(12),以及位于第一外板(11)与第一内板(12)之间竖直设置的一对第一连接板(13),两个第一连接板(13)的板面垂直于第一外板(11)和第一内板(12),并以第一外板(11)的竖向中轴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1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与第一连接板(13)的竖向中轴线同轴设置,第一通孔(14)与...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逐层堆叠在混凝土基础(3)上的砌块,竖向连接各层砌块的穿插棒(2),以及覆盖在顶层砌块上方的封盖板(8),砌块包括组成隔墙主体结构的第一砌块(1),第一砌块(1)上下错缝设置,第一砌块(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外板(11)和第一内板(12),以及位于第一外板(11)与第一内板(12)之间竖直设置的一对第一连接板(13),两个第一连接板(13)的板面垂直于第一外板(11)和第一内板(12),并以第一外板(11)的竖向中轴线为轴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1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与第一连接板(13)的竖向中轴线同轴设置,第一通孔(14)与上下层相邻第一砌块(1)的第一通孔(14)上下相对设置,形成沿隔墙高度方向上下贯通的连接通道,穿插棒(2)竖向穿设在连接通道内;所述穿插棒(2)竖向穿过连接通道后,底端与设置在混凝土基础(3)内的预埋件(4)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4)包括底座(41)和位于底座(41)上方的插座(42),插座(42)上方设置有与穿插棒(2)相配合的插孔,插座(42)顶面与混凝土基础(3)的上表面平齐设置,穿插棒(2)底端竖直插设在插孔内,穿插棒(2)与插孔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水泥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棒(2)外壁上设置有倒刺,倒刺与一端与穿插棒(2)外壁固定,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与穿插棒(2)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夜光围挡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棒(2)与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书静赵晶刘国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