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3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涉及文化传媒领域,旨在解决舞台拆装麻烦费力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支架包括中心杆以及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杆,中心杆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以及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中心杆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与支撑杆铰接的伸缩机构,支撑杆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基板的连接件,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基板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撑杆以及第二撑杆折叠的方式使改变支撑杆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使支架具有折叠的特性,方便人们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
本技术涉及文化传媒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在户外演出、展览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演出、展览一般必须要搭建舞台,现在一般采用建筑脚手架或者是普通的移动式支架,常见的舞台一般由舞台板和舞台支架组成,舞台板的边角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舞台支架上,将若干舞台板拼接便可组装成大面积舞台。而对于一些不经常的临时演出,往往需要可移动舞台,现有的移动舞台运输与移动都比较麻烦且拆装麻烦费工时。公告号为CN20865058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移动式舞台,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舞台支架以及设置在舞台支架上的若干舞台基板,舞台支架包括若干立柱以及若干连接架,立柱成矩形阵列排布,连接架设置在两相邻立柱之间,四个两两相邻的立柱之间形成舞台基板安装区,舞台基板设置在舞台基板安装区内,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的舞台面积大小首先搭建舞台支架,舞台支架搭建完成后再安装舞台基板。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舞台搭建拆卸麻烦费时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撑杆以及第二撑杆折叠的方式使改变支撑杆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使支架具有折叠的特性,方便人们进行组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基板,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杆以及矩形阵列分布在中心杆外围的支撑杆,所述中心杆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以及与第一连接杆铰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中心杆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与支撑杆铰接的伸缩机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基板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基板的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心杆以及支撑杆对基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中心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伸缩机构连接,当拉动支撑杆时,由于第一连接杆铰接在中心杆上,且第二连接杆通过滑槽与中心杆滑动连接,使得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从而驱动伸缩机构,当中心杆外围的支撑杆向外移动,使支撑杆矩形阵列分布的中心杆的外围时,基板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杆连接,重复以上的操作将支架打开并将基板放置在支架上组成舞台,当拆卸舞台时,仅需将基板从机架上取下,然后将支撑杆推向中心杆,完成舞台的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舞台搭建步骤繁琐费时的问题,并且通过折叠的方式,便于人们对支架的操作且不会产生多余的零部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四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中心杆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相互铰接且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铰接,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时,能带动第四连接杆向外伸展,并通过折叠组件改变支撑杆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对支撑杆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满足不同大小的基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杆以及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远离第二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撑杆靠近第一撑杆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第二撑杆远离第一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撑杆远离第二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铰接且第二撑杆靠近第一撑杆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当第三连接杆带动第四连接杆向外延展时,能使第二撑杆以第二撑杆与第四连接杆的铰接处为圆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二撑杆远离第一撑杆的一端在导向槽内滑动,通过第一撑杆以及第二撑杆增大支撑杆与中心杆之间的间距,满足更大的基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杆外套设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块,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在滑环的外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杆外套设滑环且滑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当支撑杆向外移动时,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时,能使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在中心杆的外周壁上顺畅的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孔,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柱,所述基板与连接板连接时,所述定位柱嵌于限位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柱和限位孔,能使基板能准确的与连接板进行连接,由于定位柱嵌在限位孔内,加强基板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X形的分隔板,所述基板与连接板连接时,所述基板的外周壁与分隔板的侧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隔板对连接板上进行区域的分隔,方便人们在安装基板时进行定位,起到防呆的作用,并且当基板与连接板连接时,基板的外周壁与分隔板的侧壁抵触,既增大了基板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也对基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基板稳定的夹持在若干支撑杆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基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固定孔导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连接有用于连接中心杆与基板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阶梯孔以及固定件使基板牢固的与中心杆连接,保证搭建后的舞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基板与中心杆以及支撑杆分离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的侧壁上粘接有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接防滑垫,使得基板与分隔板接触时,能挤压防滑垫,使防滑垫发生弹性形变,保证夹板与连接板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并且增大基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摩擦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滑环的设置当拉动一个支撑杆时,能使其余的支撑杆同步进行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起到较好的传动作用,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时,能带动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转动,由于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分别与第一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铰接,并且通过第四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铰接,能带动支撑杆移动,通过连接板上的分隔板以及定位柱,使基板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通过固定孔与阶梯孔使基板与中心杆进行连接,保证中心杆与基板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中心杆;2、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基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杆(1)以及矩形阵列分布在中心杆(1)外围的支撑杆(2),所述中心杆(1)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以及与第一连接杆(3)铰接的第二连接杆(4),所述中心杆(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5),所述第二连接杆(4)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5)内,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连接有与支撑杆(2)铰接的伸缩机构,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基板(18)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基板(18)的连接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基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杆(1)以及矩形阵列分布在中心杆(1)外围的支撑杆(2),所述中心杆(1)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以及与第一连接杆(3)铰接的第二连接杆(4),所述中心杆(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5),所述第二连接杆(4)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5)内,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上连接有与支撑杆(2)铰接的伸缩机构,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基板(18)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基板(18)的连接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接杆(7)和第四连接杆(8),所述第三连接杆(7)远离第四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杆(4)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远离中心杆(1)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8)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8)远离第三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有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杆(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杆(9)以及第二撑杆(10),所述第一撑杆(9)远离第二撑杆(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3)铰接,所述第二撑杆(10)靠近第一撑杆(9)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8)远离第三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健安王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鼎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