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包括楼板本体、支撑柱、第一固定块、抵板,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楼板本体底部端面处,第一固定块配套设置于支撑柱底端处,抵板配套设置于楼板本体底部端面处,通过支撑柱和抵板的设置,当当需要对楼板本体进行加固处理时,使支撑柱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分别与楼板本体和地面进行连接,然后在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支撑柱进行位置限定,这样可以方便支撑柱对其楼板本体进行加固,同时通过凹槽的设置,当隔音板插入凹槽内部后,能够使抵板具有隔音效果,并且其抵板的顶部端面处会处于平整状态,这样就可以避免抵板因凹凸不平而无法对其楼板本体进行支撑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楼板加固隔音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楼板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民用建筑领域,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构件,个别混凝土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承载力不够的现象,为了保证混凝土楼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显然需要对混凝土楼板进行加固,传统的楼板基本上是由木制或者混凝土制的,而木制的或者混凝土制的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因此轻钢结构的楼板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轻钢楼板具有密度高强度大、保温隔热隔音佳、施工简单快捷等优点;现有技术中,大多都是采用在楼板梁和楼板之间增设了箍筋加固梁,来实现提高楼板梁抗剪能力的目的,但是采用箍筋加固梁的方式需要对楼板和楼板梁进行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对楼板和楼板梁的原结构的影响非常的大,且增设箍筋加固梁的方式也提高了加固成本,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同时利用其结构,能够避免对楼板进行箍筋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于在解决当需要对楼板固定时,能够通过其结构,对楼板进行加固和隔音,从而避免对楼板进行箍筋处理,并降底楼板的加固成本。(二)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包括楼板本体、支撑柱、第一固定块、抵板,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楼板本体底部端面处,第一固定块配套设置于支撑柱底端处,抵板配套设置于楼板本体底部端面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块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固定螺丝、固定螺栓,第二固定块配套设置于支撑柱顶端处,固定螺丝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螺栓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处;抵板还包括有凹槽、隔音板,凹槽嵌入式设置于抵板顶部表面中端处,隔音板契合设置于凹槽内部。优选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梯形状设置,分别配套设置于支撑柱的顶端处和底端处,并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栓对支撑柱进行固定。优选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配套设置有4个固定螺丝和4个固定螺栓,同时固定螺丝螺纹连接于支撑柱内部,固定螺栓配套连接于楼板本体和地面。优选的:抵板为矩形状,材料为金属材质,并且在抵板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处均设置有通孔,其通孔与固定螺栓相互匹配,同时在抵板顶部端面处凹槽与隔音板相互契合,同时隔音板的高度与抵板顶部端面相互平行。优选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支撑柱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设置与固定螺丝相匹配的螺纹孔,并且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楼板本体、地面均配套设置与固定螺栓相匹配的通孔。优选的:隔音板的材质为阻尼材料,其厚度为12mm—16mm。有益效果:1、这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设置有支撑柱和抵板,当需要对楼板本体进行加固处理时,使支撑柱的顶部端面与楼板本体底部端面进行连接,并通过第二固定块对其支撑柱和楼板本体进行位置限位,然后在利用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栓对第二固定块进行固定处理,当支撑柱顶端处固定完毕后,将支撑柱的底部端面嵌入式设置于地面,并通过第一固定块对其支撑柱和地面进行位置限定,然后在利用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栓对第一固定块进行固定处理,这样能够保证了支撑柱和楼板本体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实现了对楼板本体的加固,同时通过抵板的设置,能够将抵板紧密的贴合在楼板本体底部端面处,这样就完成了对楼板本体的第二次加固。2、这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设置有隔音板,当需要对音量进行隔音降噪时,可以将隔音板插入凹槽内部,然后在通过胶水进行密封,使其进行固定,这样就完成了其隔音降噪效果,并且其隔音板的高度和抵板顶部端面相互平行,因此,当隔音板插入凹槽内部后,其抵板的顶部端面处会处于平整状态,这样就可以避免抵板因凹凸不平而无法对其楼板本体进行支撑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块俯视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的A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的B处正面放大示意图。图1-4中:1-楼板本体;2-支撑柱;3-第一固定块;301-第二固定块;302-固定螺丝;303-固定螺栓;4-抵板;401-凹槽;402-隔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包括楼板本体1、支撑柱2、第一固定块3、抵板4,支撑柱2固定设置于楼板本体1底部端面处,第一固定块3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底端处,抵板4配套设置于楼板本体1底部端面处,第一固定块3还包括第二固定块301、固定螺丝302、固定螺栓303,第二固定块301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顶端处,固定螺丝302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螺栓303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处;抵板4还包括有凹槽401、隔音板402,凹槽401嵌入式设置于抵板4顶部表面中端处,隔音板402契合设置于凹槽401内部。其中: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301均为梯形状设置,分别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的顶端处和底端处,并通过固定螺丝302和固定螺栓303对支撑柱2进行固定,通过其梯形状的装置,能够方便固定螺丝302和固定螺栓303对支撑柱2和楼板本体1进行固定。其中: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301分别配套设置有4个固定螺丝302和4个固定螺栓303,同时固定螺丝302螺纹连接于支撑柱2内部,固定螺栓303配套连接于楼板本体1和地面,通过固定螺丝302和固定螺栓303的设置,能够提升其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301的固定效果,避免出现固定不稳等情况。其中:抵板4为矩形状,材料为金属材质,并且在抵板4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处均设置有通孔,其通孔与固定螺栓303相互匹配,同时在抵板4顶部端面处凹槽401与隔音板402相互契合,同时隔音板402的高度与抵板4顶部端面相互平行,通过其金属材质的设置,能够提升其抵板4加固效果,同时凹槽401的设置,能够将隔音板402插入至抵板4内部,从而使抵板4具有隔音降噪的效果。其中: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支撑柱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设置与固定螺丝302相匹配的螺纹孔,并且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楼板本体1、地面均配套设置与固定螺栓303相匹配的通孔,通过其通孔和螺纹孔的设置,能够为固定螺丝302和固定螺栓303提供连接点,从而保障其加固效果。其中:隔音板402的材质为阻尼材料,其厚度为12mm—16mm,通过其阻尼材质的设置,能够将外界的声音进行隔离和降噪处理,从而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包括楼板本体(1)、支撑柱(2)、第一固定块(3)、抵板(4),所述支撑柱(2)固定设置于楼板本体(1)底部端面处,所述第一固定块(3)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底端处,所述抵板(4)配套设置于楼板本体(1)底部端面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块(3)还包括第二固定块(301)、固定螺丝(302)、固定螺栓(303),所述第二固定块(301)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顶端处,所述固定螺丝(302)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固定螺栓(303)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处;/n所述抵板(4)还包括有凹槽(401)、隔音板(402),所述凹槽(401)嵌入式设置于抵板(4)顶部表面中端处,所述隔音板(402)契合设置于凹槽(40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包括楼板本体(1)、支撑柱(2)、第一固定块(3)、抵板(4),所述支撑柱(2)固定设置于楼板本体(1)底部端面处,所述第一固定块(3)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底端处,所述抵板(4)配套设置于楼板本体(1)底部端面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块(3)还包括第二固定块(301)、固定螺丝(302)、固定螺栓(303),所述第二固定块(301)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顶端处,所述固定螺丝(302)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固定螺栓(303)贯穿设置于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301)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处;
所述抵板(4)还包括有凹槽(401)、隔音板(402),所述凹槽(401)嵌入式设置于抵板(4)顶部表面中端处,所述隔音板(402)契合设置于凹槽(40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楼板隔音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301)均为梯形状设置,分别配套设置于支撑柱(2)的顶端处和底端处,并通过固定螺丝(302)和固定螺栓(303)对支撑柱(2)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廖冬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