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海成专利>正文

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60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包括信息化监管设备、固定杆以及托盘,所述托盘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且固定杆穿插托盘顶部两端开设的通孔,所述固定杆通过通孔与托盘固定相连,且固定杆与通孔相连,所述固定杆一端设于托盘顶部,且托盘顶部两端的固定杆成对立设置,固定杆正面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信息化监管设备与托盘顶部相连,且信息化监管设备左侧设有左固定夹,所述左固定夹一端与信息化监管设备相连,且左固定夹另一端与固定杆相连,所述信息化监管设备右侧设有右固定夹,且右固定夹一端与信息化监管设备相连,右固定夹另一端与固定杆相连。该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监管装置则是为了监测建筑的过程,对一些违规的事情进行一定的管理,从而使得建筑过程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保证工作的效率,但在实际生活中,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大为设备挖掘后的场地,地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使得监管装置的缓冲性能不佳,不利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信息化监管装置的安装和固定,会影响正常的监管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了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包括信息化监管设备(1)、固定杆(2)以及托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3),且固定杆(2)穿插托盘(4)顶部两端开设的通孔(3),所述固定杆(2)通过通孔(3)与托盘(4)固定相连,且固定杆(2)与通孔(3)相连,所述固定杆(2)一端设于托盘(4)顶部,且托盘(4)顶部两端的固定杆(2)成对立设置,固定杆(2)正面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7),所述信息化监管设备(1)与托盘(4)顶部相连,且信息化监管设备(1)左侧设有左固定夹(5),所述左固定夹(5)一端与信息化监管设备(1)相连,且左固定夹(5)另一端与固定杆(2)相连,所述信息化监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包括信息化监管设备(1)、固定杆(2)以及托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3),且固定杆(2)穿插托盘(4)顶部两端开设的通孔(3),所述固定杆(2)通过通孔(3)与托盘(4)固定相连,且固定杆(2)与通孔(3)相连,所述固定杆(2)一端设于托盘(4)顶部,且托盘(4)顶部两端的固定杆(2)成对立设置,固定杆(2)正面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7),所述信息化监管设备(1)与托盘(4)顶部相连,且信息化监管设备(1)左侧设有左固定夹(5),所述左固定夹(5)一端与信息化监管设备(1)相连,且左固定夹(5)另一端与固定杆(2)相连,所述信息化监管设备(1)右侧设有右固定夹(6),且右固定夹(6)一端与信息化监管设备(1)相连,右固定夹(6)另一端与固定杆(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施工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夹(5)包括第一弹簧(8)以及第一弧形挡板(9),所述第一弧形挡板(9)为C型结构,且第一弧形挡板(9)C型内侧朝向信息化监管设备(1)左侧,所述第一弧形挡板(9)与信息化监管设备(1)左侧相连,且第一弧形挡板(9)与固定杆(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一端与固定杆(2)一侧相连,且第一弹簧(8)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挡板(9)相连,右固定夹(6)包括第二弹簧(10)以及第二弧形挡板(11),所述第二弧形挡板(11)为C型结构,且第二弧形挡板(11)C型内侧朝向信息化监管设备(1)右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成
申请(专利权)人:曹海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