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6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装饰柱和屋面体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连接座分别固定在装饰柱和屋面体的上端,连接杆和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部、折弯部和第二连接部,折弯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折弯部的一端和连接座固定连接。当装饰柱受到的撞击时,撞击的力通过连接座和连接杆上传到屋面体上。连接杆上设置有折弯部,外力传到折弯部上时,在折弯部上的拐点处会发生弯折,连接杆发生相应的形变,通过连接杆的形变抵消部分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直接损坏建筑物,其结构简单,实用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饰柱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装饰柱主要起美化装饰作用,不参与屋面的承重,装饰柱由柱头、柱体、柱基等部分组成,装饰柱的装饰,主要有圆雕、浮雕和彩绘等方式,而彩画由于其快捷、方便、表现力强等特点,最终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装饰手段,在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柱子的装饰经历了由简到繁,又复归于简洁的历史演变过程。现有的装饰柱一般都需要与天花板采用干挂式施工,避免与墙面直接粘连,一般用直杆连接件固定于装饰柱的顶端,直杆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屋面顶部,从而能够将装饰柱稳固住,达到相应的安全牢度。当装饰柱受到外力撞击时,撞击的冲击力经直杆连接件传到屋面连接处,直杆连接件难于通过发生形变而减小冲击力,过大的冲击力会使建筑物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当装饰柱受到撞击时,其能减小对建筑的冲击力,避免损害建筑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装饰柱和屋面体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在装饰柱和屋面体的上端,所述连接杆和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部、折弯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折弯部的一端和连接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一端固定在装饰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屋面体上,从而能够将装饰柱稳固住,达到相应的安全牢度。当装饰柱受到的撞击时,撞击的力通过连接组件上传到屋面体上。连接组件上的连接杆上设置有折弯部,外力传到折弯部上时,在折弯部上的拐点处会发生弯折,连接杆发生相应的形变,通过连接杆的形变抵消部分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直接损坏建筑物,其结构简单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和连接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连接座固定牢固,当连接杆发生大的形变时,可以拧开螺栓对连接杆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和屋面体的连接处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连接座固定在第一安装片上,第二安装片固定在屋面体上,第一安装片上、第二安装片之间设有调节第一安装片上和第二安装片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的长度过长或过短时,可以调节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之间的距离,使连接杆能连接装饰柱和屋面体,避免在装饰柱与拉结梁的距离测量出现误差时,无法调整,导致其适用性较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片上,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片,两个所述螺母和螺杆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分别抵接于第二安装片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可以使第一安装片固定在螺杆上的不同位置,进而实现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之间的距离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焊接固定在第一安装片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和第一安装片上连接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折弯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方便,效率高。连接杆由板材连续折弯形成,各部分的衔接性强,拐点再次发生折弯时不容易断开。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装饰柱受到的撞击时,撞击的力通过连接座和连接杆上传到屋面体上。连接杆上设置有折弯部,外力传到折弯部上时,在折弯部上的拐点处会发生弯折,连接杆发生相应的形变,通过连接杆的形变抵消部分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直接损坏建筑物,其结构简单,实用强。2.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可以使第一安装片固定在螺杆上的不同位置,改变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之间的距离,避免在装饰柱与拉结梁的距离测量出现误差时,连接杆无法连接装饰柱和屋面体,导致其适用性较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饰柱;2、屋面体;3、连接组件;31、连接座;32、连接杆;321、第一连接部;322、折弯部;323、第二连接部;4、安装座;41、第一安装片;42、第二安装片;5、调节组件;51、螺母;52、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装饰柱1和屋面体2的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座31和连接杆32,连接杆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折弯部322和第二连接部323,折弯部3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3,第一连接部321、折弯部322和第二连接部32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3远离折弯部322的一端通过螺栓和连接座31固定连接。连接座31有两个,连接座31分别固定在装饰柱1和屋面体2上。参照图1和图3,连接座31和屋面体2的连接处上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座4包括第一安装片41和第二安装片42,连接座31焊接固定在第一安装片41上,第二安装片42通过螺钉固定在屋面体2上。参照图3,第一安装片41上、第二安装片42之间设有调节第一安装片41上和第二安装片42距离的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包括两个螺母51和螺杆52,螺杆52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安装片42上,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片41,两个螺母51和螺杆52螺纹连接,两个螺母51分别抵接于第二安装片42的两侧。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连接杆32的长度不够时,调节螺杆52上的两个螺母51,使第一安装片41和第二安装片42之间的距离变长,直到连接杆32能顺利固定装饰柱1和屋面体2。当装饰柱1受到的撞击时,撞击的力通过连接座31和连接杆32上传到屋面体2上。连接杆32上设置有折弯部322,外力传到折弯部322上时,在折弯部322上的拐点处会发生弯折,连接杆32发生相应的形变,通过连接杆32的形变抵消部分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直接损坏建筑物,其结构简单,实用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装饰柱(1)和屋面体(2)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座(31)和连接杆(32),所述连接座(31)分别固定在装饰柱(1)和屋面体(2)的上端,所述连接杆(32)和连接座(3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折弯部(322)和第二连接部(323),所述折弯部(3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3),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3)远离折弯部(322)的一端和连接座(3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装饰柱(1)和屋面体(2)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座(31)和连接杆(32),所述连接座(31)分别固定在装饰柱(1)和屋面体(2)的上端,所述连接杆(32)和连接座(3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折弯部(322)和第二连接部(323),所述折弯部(3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3),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3)远离折弯部(322)的一端和连接座(3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3)通过螺栓和连接座(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柱与屋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1)和屋面体(2)的连接处上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墨格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