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3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钢管、内钢管、钢筋网笼与混凝土;内钢管上还设置有用于阻燃的阻燃机构,阻燃机构包括上顶板、下底板、进气管、排气管与密封管,上顶板固定连接在内钢管的上端面上,下底边固定连接在内钢管的下端面上,进气管、排气管、密封管均穿过外钢管与混凝土后与内钢管连通,进气管、排气管、密封管远离内钢管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内钢管内填充有阻燃气体,密封管通过石蜡进行蜡封,进气管与排气管均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遭遇到火灾时,使内钢管内的阻燃气体膨胀并从密封管中溢出,进而进行阻燃,减小了外钢管的形变量,进而增强了空心混凝体立柱的防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可使混凝土在结构中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可成倍提高,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中。目前,公告日为2014年12月31日,公告号为CN204174636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包括外钢管、内钢管和加劲钢板;内钢管采用圆形薄钢管,在外钢管与内钢管围合而成的空间内布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钢筋笼绑扎前,预先在钢筋笼部分纵筋两端串入加劲钢板,对纵筋施加预应力后与加劲钢板焊接;加劲钢板上预设措施孔,加劲钢板分别与外钢管及内钢管焊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遇到火灾时,明火会直接灼烧外钢管,内钢管由于受混凝土保护受热较小,使得外钢管的热涨量比内钢管的热涨量大,而外钢管与内钢管之间固定连接有钢筋笼,钢筋网笼会随外钢管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包括外钢管(11)、内钢管(12)、钢筋网笼(13)与混凝土(14),外钢管(11)同轴套设在内钢管(12)外,钢筋网笼(13)设置在外钢管(11)与内钢管(12)之间,且钢筋网笼(13)与外钢管(11)、内钢管(12)均固定连接,混凝土(14)浇筑在外钢管(11)与内钢管(12)之间;其特征在于,/n内钢管(12)上还设置有用于阻燃的阻燃机构(2),阻燃机构(2)包括上顶板(21)、下底板(22)、进气管(23)、排气管(24)与密封管(25),上顶板(21)固定连接在内钢管(12)的上端面上,下底边固定连接在内钢管(12)的下端面上,进气管(23)、排气管(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包括外钢管(11)、内钢管(12)、钢筋网笼(13)与混凝土(14),外钢管(11)同轴套设在内钢管(12)外,钢筋网笼(13)设置在外钢管(11)与内钢管(12)之间,且钢筋网笼(13)与外钢管(11)、内钢管(12)均固定连接,混凝土(14)浇筑在外钢管(11)与内钢管(12)之间;其特征在于,
内钢管(12)上还设置有用于阻燃的阻燃机构(2),阻燃机构(2)包括上顶板(21)、下底板(22)、进气管(23)、排气管(24)与密封管(25),上顶板(21)固定连接在内钢管(12)的上端面上,下底边固定连接在内钢管(12)的下端面上,进气管(23)、排气管(24)、密封管(25)均穿过外钢管(11)与混凝土(14)后与内钢管(12)连通,进气管(23)、排气管(24)、密封管(25)远离内钢管(12)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内钢管(12)内填充有阻燃气体,密封管(25)通过石蜡(18)进行蜡封,进气管(23)与排气管(24)均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3)与排气管(24)设置在内钢管(12)长度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道林高绍波冯心涛潘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金通路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