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制混凝土柱、上预制混凝土柱、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前端均设置有T型肋,下预制混凝土柱上端、上预制混凝土柱下端均设置有矩形凹槽,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T型肋卡合在下预制混凝土柱和上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矩形凹槽内;下预制混凝土柱与左、右混凝土梁的连接处,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与左、右混凝土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约束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拼装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抗震效果好,提高了梁柱节点处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提高了梁柱整体性以及协作性,稳定性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连接节点
,具体为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住宅建筑一直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住宅的建筑材料类型不断改变,结构形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与传统建筑材料及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特点尤为突出,不仅具有钢材自重较轻、强度较高、抗震性能较好等优点,还能够充分发挥装配式快速的施工速度,极大缩短施工工期,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住宅建设方向。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将预制梁柱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节点起荷载传递和抗震耗能的作用,受力构件的连接部位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但是装配式连接节点结构也有一些缺点,它的刚度小,协作性弱、强度小,而且安装不方便,不够简便快捷,整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以解决以上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制混凝土柱、上预制混凝土柱、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所述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前端均设置有T型肋,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上端、上预制混凝土柱下端均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对称设置在下预制混凝土柱和上预制混凝土柱之间,且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T型肋卡合在下预制混凝土柱和上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矩形凹槽内;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与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连接处,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与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约束件。优选地,所述L型约束件由竖直板、以及与竖直板相垂直的水平板组成,所述竖直板与水平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所述水平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约束板。优选地,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两侧的两个L型约束件之间,设置有贯穿在两L型约束件的竖直板,以及下预制混凝土柱、矩形凹槽、左混凝土梁的T型肋、右混凝土梁的T型肋的横向高强度螺栓;所述上预制混凝土柱两侧的两个L型约束件之间,设置有贯穿在两L型约束件的竖直板,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矩形凹槽、左混凝土梁的T型肋、右混凝土梁的T型肋的横向高强度螺栓,所述L型约束件通过横向高强度螺栓固定在下预制混凝土柱或上预制混凝土柱上。优选地,所述左混凝土梁上下两侧的两L型约束件之间,设置有贯穿两L型约束件的水平板、以及左混凝土梁的竖直高强度螺栓;所述右混凝土梁上下两侧的两L型约束件之间,设置有贯穿两L型约束件的水平板、以及右混凝土梁的竖直高强度螺栓,所述L型约束件通过竖直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左混凝土梁或右混凝土梁上。优选地,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内设置有贯穿下预制混凝土柱的上端面的柱内外伸主筋,所述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上均设置有竖直的梁内贯穿孔,所述上预制混凝土柱内设置有贯穿上预制混凝土柱下端面的柱内预留盲孔,所述柱内外伸主筋设置有若干根,分别贯穿左混凝土梁的梁内贯穿孔、以及右混凝土梁的梁内贯穿孔并最终固定在上预制混凝土柱内设置的若干柱内预留盲孔内。优选地,所述L型约束件的两约束板之间设置有贯穿两约束板以及左混凝土梁或右混凝土梁的纵向高强度螺栓,所述L型约束件的约束板通过纵向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左混凝土梁或右混凝土梁上。优选地,所述L型约束件采用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加强肋、约束板均通过焊接固定在L型约束件上。优选地,所述竖直板、水平板、加强肋、约束板均采用高强度金属板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装置,通过在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前端均设置有T型肋,下预制混凝土柱上端、上预制混凝土柱下端均设置有矩形凹槽,左混凝土梁、右混凝土梁的T型肋卡合在下预制混凝土柱和上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矩形凹槽内,实现梁柱的连接固定;通过在梁柱结合处设置L型约束件,保证梁柱结合的稳定性。本技术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拼装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抗震效果好,提高了梁柱节点处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提高了梁柱的强度、整体性以及协作性,综合强度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爆炸分解图;图3: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4: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5:本技术L型约束件结构正视图;图6:本技术L型约束件结构侧视图;图7:本技术L型约束件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如下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包括下预制混凝土柱1、上预制混凝土柱2、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前端均设置有T型肋6,下预制混凝土柱1上端、上预制混凝土柱2下端均设置有矩形凹槽7,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对称设置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和上预制混凝土柱2之间,且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卡合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和上预制混凝土柱2之间的矩形凹槽7内。下预制混凝土柱1内设置有贯穿下预制混凝土柱1的上端面的柱内外伸主筋8,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上均设置有竖直的梁内贯穿孔31,上预制混凝土柱2内设置有贯穿上预制混凝土柱2下端面的柱内预留盲孔21,柱内外伸主筋8设置有若干根,分别贯穿左混凝土梁3的梁内贯穿孔31、以及右混凝土梁4的梁内贯穿孔31并最终固定在上预制混凝土柱2内设置的若干柱内预留盲孔21内。下预制混凝土柱1与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连接处,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2与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约束件5。L型约束件5由竖直板51、以及与竖直板51相垂直的水平板52组成,竖直板51与水平板5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53,水平板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约束板54。竖直板51、水平板52、加强肋53、约束板54均采用高强度金属板制成。其中L型约束件5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加强肋53、约束板54均通过焊接固定在L型约束件5上。下预制混凝土柱1两侧的两个L型约束件5之间,设置有贯穿在两L型约束件5的竖直板51,以及下预制混凝土柱1、矩形凹槽7、左混凝土梁3的T型肋6、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的横向高强度螺栓9;上预制混凝土柱2两侧的两个L型约束件5之间,设置有贯穿在两L型约束件5的竖直板51,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2、矩形凹槽7、左混凝土梁3的T型肋6、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的横向高强度螺栓9,L型约束件5通过横向高强度螺栓9固定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或上预制混凝土柱2上。左混凝土梁3上下两侧的两L型约束件5之间,设置有贯穿两L型约束件5的水平板52、以及左混凝土梁3的竖直高强度螺栓10;右混凝土梁4上下两侧的两L型约束件5之间,设置有贯穿两L型约束件5的水平板52、以及右混凝土梁4的竖直高强度螺栓10,L型约束件5通过竖直高强度螺栓10固定在左混凝土梁3或右混凝土梁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预制混凝土柱(1)、上预制混凝土柱(2)、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所述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前端均设置有T型肋(6),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1)上端、上预制混凝土柱(2)下端均设置有矩形凹槽(7),所述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对称设置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和上预制混凝土柱(2)之间,且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卡合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和上预制混凝土柱(2)之间的矩形凹槽(7)内;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1)与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连接处,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2)与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约束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预制混凝土柱(1)、上预制混凝土柱(2)、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所述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前端均设置有T型肋(6),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1)上端、上预制混凝土柱(2)下端均设置有矩形凹槽(7),所述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对称设置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和上预制混凝土柱(2)之间,且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卡合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和上预制混凝土柱(2)之间的矩形凹槽(7)内;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1)与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连接处,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2)与左混凝土梁(3)、右混凝土梁(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L型约束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约束件(5)由竖直板(51)、以及与竖直板(51)相垂直的水平板(52)组成,所述竖直板(51)与水平板(5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53),所述水平板(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约束板(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制混凝土柱(1)两侧的两个L型约束件(5)之间,设置有贯穿在两L型约束件(5)的竖直板(51),以及下预制混凝土柱(1)、矩形凹槽(7)、左混凝土梁(3)的T型肋(6)、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的横向高强度螺栓(9);所述上预制混凝土柱(2)两侧的两个L型约束件(5)之间,设置有贯穿在两L型约束件(5)的竖直板(51),以及上预制混凝土柱(2)、矩形凹槽(7)、左混凝土梁(3)的T型肋(6)、右混凝土梁(4)的T型肋(6)的横向高强度螺栓(9),所述L型约束件(5)通过横向高强度螺栓(9)固定在下预制混凝土柱(1)或上预制混凝土柱(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L型约束件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伟,杨添,崔建华,刘运林,刘建华,韩苗兰,王凯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