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及加固系统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及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斜坡软土地基在我国丘陵和山区广泛分布,通常情况下这种地基条件伴随的是不均匀厚度的软土分布和倾斜的岩土分界线。斜坡软土地基在填筑体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不同于水平软土地基,斜坡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工程需要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和斜坡路基稳定性更差的问题。软土地基上填筑高填方路堤或修建高速铁路路堤工程,对变形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这种情况通常采用桩网结构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桩网结构能较好地解决地基沉降和稳定性问题,但通常加固桩需要采用较小的间距才能满足要求,从而造成工程投资巨大,斜坡软土地基加固则更加困难并投资更大。因此,提出一种更优的斜坡软土地基填方加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并应具有沉降变形和稳定性控制效果好、经济性好、施工方便、环保和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采用桩网结构进行斜坡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时,加固桩需要采用较小的间距才能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纵梁(4),相邻所述纵梁(4)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网格锚索(5),所述网格锚索(5)与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均连接,所述纵梁(4)底部连接有第一桩基(1),所述横梁(3)底部设置有第二桩基(2),所述网格锚索(5)底部也连接有第一桩基(1)或第二桩基(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纵梁(4),相邻所述纵梁(4)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网格锚索(5),所述网格锚索(5)与所述横梁(3)和所述纵梁(4)均连接,所述纵梁(4)底部连接有第一桩基(1),所述横梁(3)底部设置有第二桩基(2),所述网格锚索(5)底部也连接有第一桩基(1)或第二桩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锚索(5)具有端部节点(51),其中,
在所述横梁(3)长度方向上,所述网格锚索(5)两端的端部节点与所述纵梁(4)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纵梁(4)底部的第一桩基(1)上方;
在所述纵梁(4)长度方向上,所述网格锚索(5)两端剩余的端部节点与所述横梁(3)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横梁(3)底部的第二桩基(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锚索(5)还具有内部节点(52),所述内部节点(52)位于所述端部节点(51)内侧,至少一个所述内部节点(52)底部连接有第一桩基(1)或第二桩基(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坡软土地基桩-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锚索(5)的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春,李安洪,罗强,张良,袁碧玉,封志军,高继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