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2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包括支护桩、预制胎模、混凝土底板、接缝密闭层、胎模底板、底板外侧板、接缝台阶、留置拉筋、可回收拉筋、拉筋限位板和顶压控位体;混凝土底板上依次设置接缝密闭层和胎模底板,胎模底板与混凝土底板之间设置2~3道截水条带,胎模底板外侧的底板外侧板与混凝土底板通过侧板锚筋连接牢固;预制胎模底端插入胎模插设槽内,预制胎模的竖向和横向的接缝台阶处设置接缝隔水层和隔水增强体;预制胎模的两侧分别设置留置拉筋和可回收拉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护桩与预制胎模之间设置了顶压控位体,可快速提升预制胎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地下室外墙肥槽回填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建筑物地下室工程是拓展建筑用地空间的重要措施,对于一些地处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言,受周边区域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影响,在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预制胎模的稳定性和胎模结构的密闭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等通常是施工中需要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针对狭小空间基坑肥槽回填体系,利用定制料斗配合传送带和溜槽传送石屑等措施,以提高狭窄基坑与狭窄基槽整体回填效率,保障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在传送带支架上安装万向轮装置,采用机动辐射回填,不仅操作方便,且溜槽长短可灵活调节,保障了石屑能均匀地传送至肥槽内和石屑的分层虚铺厚度。该技术虽可解决基坑肥槽填料的填充问题,但施工结构复杂,且难以同步解决填料压实度控制的问题。鉴于此,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快速提升预制胎模的稳定性,并可从多个角度提升胎模结构的密闭性,有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的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1)、预制胎模(2)、混凝土底板(3)、接缝密闭层(4)、胎模底板(5)、底板外侧板(8)、接缝台阶(10)、留置拉筋(13)、可回收拉筋(14)、拉筋限位板(15)和顶压控位体(16);混凝土底板(3)上依次设置接缝密闭层(4)和胎模底板(5),胎模底板(5)与混凝土底板(3)之间设置2~3道截水条带(6),胎模底板(5)外侧的底板外侧板(8)与混凝土底板(3)通过侧板锚筋(7)连接牢固;预制胎模(2)底端插入胎模插设槽(9)内,预制胎模(2)的竖向和横向的接缝台阶(10)处设置接缝隔水层(11)和隔水增强体(12);预制胎模(2)...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1)、预制胎模(2)、混凝土底板(3)、接缝密闭层(4)、胎模底板(5)、底板外侧板(8)、接缝台阶(10)、留置拉筋(13)、可回收拉筋(14)、拉筋限位板(15)和顶压控位体(16);混凝土底板(3)上依次设置接缝密闭层(4)和胎模底板(5),胎模底板(5)与混凝土底板(3)之间设置2~3道截水条带(6),胎模底板(5)外侧的底板外侧板(8)与混凝土底板(3)通过侧板锚筋(7)连接牢固;预制胎模(2)底端插入胎模插设槽(9)内,预制胎模(2)的竖向和横向的接缝台阶(10)处设置接缝隔水层(11)和隔水增强体(12);预制胎模(2)的两侧分别设置留置拉筋(13)和可回收拉筋(14),留置拉筋(13)和可回收拉筋(14)分别穿过预制胎模(2)侧壁上的拉筋限位板(15);预制胎模(2)与支护桩(1)之间设置顶压控位体(16),并通过胎模撑板(17)限定预制胎模(2)的横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薄板胎膜肥槽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底板(5)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预制而成,其外侧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底板外侧板(8),胎模底板(5)上表面设置拉筋锚栓(18)和胎模插设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