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2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管和与钢管连通的若干锚桩,锚桩均匀分布在钢管上,且锚桩的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锚桩的顶部设有挡杆,且两个相邻挡杆之间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与边坡的斜面之间填充有固化层,所述固化层内部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水平设置,且加强杆远离固化层的一端插设于边坡斜面中并固定,达到提高固化层与边坡斜面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近几年,由于城市地铁工程的迅速发展,地铁车站等涉及大量的基坑工程,在双线交叉的地铁车站,基坑深达20-30m,水利、电力也存在着地下厂房、地下泵房的基坑开挖问题。基坑的开挖支护便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大多情况下基坑支护是临时措施,支护结构的安全储备较小,风险也大,基坑工程的经济指标苛刻,对周围环境要求严格,基坑工程的临时性与经济性的矛盾较为突出,再加上基坑工程的地区性差异大,也造成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形式多样。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95673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管和与钢管连通的若干锚桩,锚桩均匀分布在钢管上,且锚桩的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锚桩的顶部设有一挡杆,且两个相邻挡杆之间设有一密封板,密封板与边坡的斜面之间填充有固化层。本技术通过在深基坑边坡的底部位置设置钢管及与钢管连通的多个锚桩,锚桩贯入边坡土层中,以提高支护结构与边坡之间的连接作用力,同时,配合在锚桩的顶部设置挡杆,利用挡杆之间的密封板与边坡之间形成一个收容腔,通过在收容腔内填充固化层,以实现其对边坡表面固化,且利用密封板与锚桩所形成的角度,不仅可以有效确保边坡表面的平整度,而且还有固定边坡的倾斜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固化层与边坡斜面抵接相连,固化层与边坡斜面之间无其他加固结构,导致固化层与边坡斜面的接触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通过在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设置加强杆,加强杆加强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以达到提高固化层与边坡斜面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管和与钢管连通的若干锚桩,锚桩均匀分布在钢管上,且锚桩的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锚桩的顶部设有挡杆,且两个相邻挡杆之间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与边坡的斜面之间填充有固化层,所述固化层内部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水平设置,且加强杆远离固化层的一端插设于边坡斜面中并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深基坑边坡的底部位置设置钢管及与钢管连通的多个锚桩,锚桩贯入边坡土层中,以提高支护结构与边坡之间的连接作用力,同时,配合在锚桩的顶部设置挡杆,利用挡杆之间的密封板与边坡之间形成一个收容腔,在收容腔内填充固化层,以实现其对边坡表面固化,且利用密封板与锚桩所形成的角度,不仅可以有效确保边坡表面的平整度,而且还可以固定边坡的倾斜度,并在固化层内部设置加强杆,令加强杆的另一端插入边坡斜面内部,加强杆加强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相对比现有技术中固化层与边坡斜面抵接相连的情况,本技术达到了提高固化层与边坡斜面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远离固化层的一端固接有辅助件,辅助件垂直于加强杆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杆远离固化层的一端设置辅助件,辅助件置于边坡斜面内部且垂直于加强杆设置,辅助件加大与边坡斜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加强杆在边坡斜面内的稳定性,提高加强杆对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增强固化层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件包括两块叠加设置的辅助板,且两块辅助板交错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件包括两块叠加设置的辅助板,两块辅助板交错固定设置,加大与边坡斜面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边坡斜面对辅助件的固定效果,从而加强边坡斜面与固化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置于固化层内的一端固接有定位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置于固化层内的一端固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加大固化层与加强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化层对加强杆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加强杆的使用稳定性,增强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水平设置有多根,多根加强杆间隔设置在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在同一水平面内间隔设置有多根,多根加强杆对固化层和边坡斜面进行连接,提高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固化层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多组加强杆从不同的位置处对固化层和边坡斜面进行连接,加强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固化层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设置加强杆,令加强杆加强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提高固化层与边坡斜面之间的稳定性;2、通过在加强杆远离固化层的一端固接辅助件,辅助件置于边坡斜面内部加大与边坡斜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加强杆在边坡斜面内的稳定性,增强固化层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3、通过在加强杆置于固化层内的一端固接定位板,定位板加大固化层与加强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化层对加强杆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增强固化层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加强杆、辅助件和定位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管;2、锚桩;3、档杆;4、密封板;5、固化层;6、加强杆;7、辅助件;71、辅助板;8、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管1和与钢管1连通的若干锚桩2,锚桩2均匀分布在钢管1上,且锚桩2的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锚桩2的顶部设有挡杆,且两个相邻挡杆之间设有密封板4,密封板4与边坡的斜面之间填充有固化层5,固化层5内部设置有加强杆6,加强杆6水平设置,且加强杆6远离固化层5的一端插设于边坡斜面中并固定,加强杆6加强固化层5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相对比现有技术中固化层5与边坡斜面抵接相连的情况,本实施例达到了提高固化层5与边坡斜面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结合图2和图3,加强杆6远离固化层5的一端固接有辅助件7,辅助件7置于边坡斜面内部且垂直于加强杆6设置,辅助件7加大与边坡斜面的接触面积,增强加强杆6在边坡斜面内的稳定性,提高加强杆6对固化层5和边坡斜面之间的连接,增强固化层5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且辅助件7包括两块叠加设置的辅助板71,两块辅助板71交错固定连接,两块辅助板71加大与边坡斜面内部的接触面积,基因不提高加强杆6的使用稳定性,提高固化层5对边坡斜面的防护效果;加强杆6置于固化层5内的一端固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加大固化层5与加强杆6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化层5对加强杆6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加强杆6的使用稳定性,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管(1)和与钢管(1)连通的若干锚桩(2),锚桩(2)均匀分布在钢管(1)上,且锚桩(2)的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锚桩(2)的顶部设有挡杆,且两个相邻挡杆之间设有密封板(4),密封板(4)与边坡的斜面之间填充有固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层(5)内部设置有加强杆(6),加强杆(6)水平设置,且加强杆(6)远离固化层(5)的一端插设于边坡斜面中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管(1)和与钢管(1)连通的若干锚桩(2),锚桩(2)均匀分布在钢管(1)上,且锚桩(2)的下端沿基坑的边坡底部贯入土层中,锚桩(2)的顶部设有挡杆,且两个相邻挡杆之间设有密封板(4),密封板(4)与边坡的斜面之间填充有固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层(5)内部设置有加强杆(6),加强杆(6)水平设置,且加强杆(6)远离固化层(5)的一端插设于边坡斜面中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6)远离固化层(5)的一端固接有辅助件(7),辅助件(7)垂直于加强杆(6)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炳进李东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