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2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锚碇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测温元件和分层布设在锚碇内用于为其降温的多个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通过电磁阀连接到分水器;冷水水管内的水经过出水管流入集水器,集水器连接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接集水器;电磁阀、测温元件和水泵均连接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锚碇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产生裂缝,提高混凝土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几何尺寸较大、混凝土用量比较多且单位体积内水泥用量相对较大。由于水化反应释放出的大量热在混凝土内部堆积,内部散热较慢,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温升。如果养护不当,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度梯度而开裂。温度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过大的温差。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规模,还要考虑混凝土原材料中单位立方米的水泥用量、混凝土中是否掺有粉煤灰、水泥品种及类型,环境温度与入模温度等。通常情况下,温差以25℃为界,当小于该值时,一般不会造成混凝土开裂。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由如下特点: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例如水工大坝、核电站等,一般自重较大、呈脆性,受拉容易导致结构损伤,产生裂缝;2)由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小而构筑物规模较大,浇筑后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堆积在内部不易散出,过大的温度梯度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前期抗拉强度而开裂;3)大体积混凝土通常只在其表面配置少量构造钢筋,相对整体构筑物来说钢筋含量较低,内部出现的拉应力大多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抵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铺设钢筋网或是在拌和过程中添加少量纤维织物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能力;4)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的尺寸一般较大,约束作用较强,若温控不当,混凝土可能因内部拉应力过大而从内部裂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锚碇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测温元件和分层布设在锚碇内用于为其降温的多个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通过电磁阀连接到分水器;冷水水管内的水经过出水管流入集水器,集水器连接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接集水器;电磁阀、测温元件和水泵均连接控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元件设置位置对应设置有用于保护测温元件的支架。进一步的,所述锚碇每个浇筑层中均布置两层冷却水管,分别为竖向布置水管和水平布置水管;冷却水管通过水管支架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采用Φ42mm×2.5mm的铁皮管。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元件采用TR32-SD-USB自动定时测温记录仪。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元件通过屏蔽信号线连接控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元件还连接温度报警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降低锚碇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产生裂缝,提高混凝土质量;(2)本技术中的水可循环利用,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本技术可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测温元件埋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测温元件的支架示意图。图中:1-锚碇,2-分水器,3-电磁阀,4-冷却水管,5-集水器,6-蓄水池,7-水泵,8-水管,9-出水管,10-测温元件,11-控制装置,12-钢筋,13-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包括用于测量锚碇1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测温元件10和分层布设在锚碇1内用于为其降温的多个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通过电磁阀3连接到分水器2;冷水水管4内的水经过出水管9流入集水器5,集水器5连接蓄水池6;蓄水池6通过水泵7连接集水器2;电磁阀3、测温元件10和水泵7均连接控制装置11。测温元件10设置位置对应设置有用于保护测温元件10的支架13;锚碇每个浇筑层中均布置两层冷却水管4,分别为竖向布置水管和水平布置水管;冷却水管4通过水管支架布置;冷却水管4采用Φ42mm×2.5mm的铁皮管。测温元件10采用TR32-SD-USB自动定时测温记录仪。测温元件10通过屏蔽信号线连接控制装置11。测温元件10还连接温度报警器。本技术中的测温元件10采用TR32-SD-USB自动定时测温记录仪,该仪器具有数据记录和数据掉电保护、数据报表处理等功能;主要性能指标有,测温范围:-50℃~+150℃;工作误差:±1℃,分辨率:0.1℃,巡检点数:32点。为保护测温元件10、屏蔽信号线和测点不受混凝土振捣影响,通过支架13进行保护,支架13采用∠36以上的等边角钢,避免混凝土直接砸落在测温元件10和屏蔽信号线上。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人工冷却,由于混凝土导热性能差,水化反应产生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积聚,内部最高温度能够达到40°以上。过大的温度梯度会产生温度应力,应力过大则会使得混凝土开裂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冷却水管在竖直断面上可布置为梅花形,每根冷却水管的冷却范围从铅直剖切面上来看为六棱柱。采用冷却水管控温时,混凝土同时受到内部管冷与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冷管与混凝土表层都能达到散热的效果,此时相当于多了一个边界。金属导热性能很好,厚度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其本身的热阻。锚碇块共分15层浇筑,每个浇筑层布置两层冷却水管,第15层布置一层。该冷却水管的水平管间距和竖向管间距皆为100cm;水管距离混凝土侧面50~97cm;每套水管分别设置一个进出水口。冷却水管通过水管支架设置,水管支架采用∠70×4的角钢;水管支架之间的连接使用焊接,施工时必须保证焊接质量,水管支架与钢筋相碰时,可适当调整水管支架的位置。冷却水管采用Φ42mm×2.5mm、具有一定强度、导热性能好的铁皮管制作;弯管部分采用冷弯工艺预处理,管与管之间通过螺纹丝扣+生胶带连接。水管悬空部分需焊接竖立筋对其进行固定。用分水器将各层各套水管集中分出,分水器设置相应数量的独立电磁阀,以控制各套水管冷却水流量。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减压阀以控制后期通水速率。每个分水器对应一台水泵,需准备2台功率≥7.5kW、流量≥20m3/h的水泵,并至少留有一台备用泵。混凝土浇筑前,冷却水管应进行不短于半个小时的加压通水试验,查看水流量大小是否合适,发现管道破裂或接头漏水、阻水现象要及时修补至可正常工作。对水管的连接位置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直接落到冷却水管上。冷却水管在混凝土覆盖前预先注满冷却水。通水冷却应满足下列要求:1)前期抽取深层江水作为冷却水,后期根据温度监测结果,通过集水池(冷却水管出水)调控水温使冷水水进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之差小于25℃,气温较低时段可补充热水以满足进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之差的控制标准;2)定期改变通水方向;3)冷却水流速不小于0.6m/s,一般宜在0.6m/s~1m/s之间。冷却水管停止循环水冷并养护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浆封堵,先用空压机将水管内残余水压出并吹干冷却水管,然后用压浆机向水管压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微膨胀水泥浆,以封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测量锚碇(1)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测温元件(10)和分层布设在锚碇(1)内用于为其降温的多个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通过电磁阀(3)连接到分水器(2);冷水水管(4)内的水经过出水管(9)流入集水器(5),集水器(5)连接蓄水池(6);蓄水池(6)通过水泵(7)连接分水器(2);电磁阀(3)、测温元件(10)和水泵(7)均连接控制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测量锚碇(1)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测温元件(10)和分层布设在锚碇(1)内用于为其降温的多个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通过电磁阀(3)连接到分水器(2);冷水水管(4)内的水经过出水管(9)流入集水器(5),集水器(5)连接蓄水池(6);蓄水池(6)通过水泵(7)连接分水器(2);电磁阀(3)、测温元件(10)和水泵(7)均连接控制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10)设置位置对应设置有用于保护测温元件(10)的支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每个浇筑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晖宋超高伟李顺军李志鹏徐永明董少帅郭晖张慧婷葛元凯孙卓刘学江张圣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