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小红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2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包括吊索和内壁铲,所述吊锁分三段连接三件连接栓,连接栓下焊接整个机器外壁,外壁内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安装齿轮且三块齿轮并排运行,齿轮下方为转换带,转换带左下方为钻孔装置,装置内为承重柱外为钻孔扇,钻孔装置右侧为清淤装置,分为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在第二抓手上方为第二抓手的外管,在外管右侧为第一抓手,第一抓手上的抓手设置为可折叠形状,第一抓手在折叠时形成外壁铲,第一抓手的三条抓上设置齿条,齿条上方为连接栓,连接栓上方为第一抓手的吊绳,吊绳与第一抓手的中间位置为第二弹簧,在清淤装置的右侧安装液体箱和排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钻孔灌注桩在工程中广泛被应用;钻孔灌注桩有很多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清淤不彻底;没有被清出的沉渣,沉淀在桩底,严重影响状的承载能力;然而现有的一些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清淤效率低,钻孔内的石块和伴随水流钻孔的淤泥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钻孔内清淤不当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包括吊索和内壁铲,所述吊锁分三段连接三件连接栓,连接栓下焊接整个机器外壁,外壁内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下安装齿轮且三块齿轮并排运行,齿轮下方为转换带,转换带左下方为钻孔装置,装置内为承重柱外为钻孔扇,钻孔装置右侧为清淤装置,分为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在第二抓手上方为第二抓手的外管,在外管右侧为第一抓手,第一抓手上的抓手设置为可折叠形状,第一抓手在折叠时形成外壁铲,第一抓手的三条抓上设置齿条,齿条上方为连接栓,连接栓上方为第一抓手的吊绳,吊绳与第一抓手的中间位置为第二弹簧,在清淤装置的右侧安装液体箱和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外壁铲在第一抓手折叠时形成且外壁铲呈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抓手的抓子在可抓合且弯曲,合并时成三角体形状。。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齿轮间为重合状态,且运转时相互重合。r>进一步的,所述钻孔扇位于转换带右下侧呈S型,钻孔扇内安装承重柱。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带下连接钻孔扇和第一抓手以及第二抓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技术,通过设置的钻孔扇和在钻孔扇内部设置的承重柱对地面进行打孔,在操作时右侧的液体箱同时配合工作,使清淤装置做到良好的清淤效果。2、该技术,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进行打孔后的后续工作,第一抓手的抓子可将打好的钻孔内的石块清除,同时抓手通过折叠使其抓手形状的改变成为外壁铲清除外壁的棱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抓手合并状态图;图3为图本技术第一抓手折叠状态图。图中:1、吊锁;2、第一连接栓;3、第一弹簧;4、齿轮;5、转换带;6、承重柱;7、钻孔扇;8、外管;9、第二抓手;10、第一抓手;11、齿条;12、第二连接栓;13、吊绳;14、液体箱;15、排水管;16、外壁;17、第二弹簧;18、内壁铲。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3: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包括吊锁1和内壁铲18,所述吊锁1分三段连接三件第一连接栓2,第一连接栓2下焊接整个机器外壁16,外壁16内安装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液体箱14下安装齿轮4且三块齿轮4并排运行,齿轮4下方为转换带5,转换带5左下方为钻孔装置,装置内为承重柱6外为钻孔扇7,钻孔装置右侧为清淤装置,分为第一抓手10和第二抓手9,在第二抓手9上方为第二抓手9的外管8,在外管8右侧为第一抓手10,第一抓手10上的抓手设置为可折叠形状,第一抓手10在折叠时形成外壁16铲,第一抓手10的三条抓上设置齿条11,齿条11上方为第二连接栓12,第二连接栓12上方为第一抓手10的吊绳13,吊绳13与第一抓手10的中间位置为第二弹簧17,在清淤装置的右侧安装液体箱14和排水管15.有意的,外壁16铲在第一抓手10折叠时形成且外壁16铲呈方形。有利于将打好的钻孔内壁石子棱角等清除干净。有意的,第二抓手9的抓子在可抓合且弯曲,合并时成三角体形状。将钻孔内的伴有泥水的淤泥清除。有意的,齿轮4与齿轮4间为重合状态,且运转时相互重合。齿轮4间的转动带动相连接的机器运行。有意的,钻孔扇7位于转换带5右下侧呈S型,钻孔扇7内安装承重柱6在钻孔时右侧的液体箱14与其同时进行,使施工过程更加顺利。有意的,转换带5下连接钻孔扇7和第一抓手10以及第二抓手9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清除钻孔后留下的淤泥和石子。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钻孔装置即承重柱6和外层的钻孔扇7通过转换带5移动到整个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的机器出口位置,将钻孔装置放置在所需要的位置进行打孔,钻孔扇7呈S形型,通过齿轮4的高速运转有利于高效率的进行钻孔,在打孔的同时外壁16内的右侧液体箱14与其同时进行,在钻孔扇7打孔的同时液体箱14内的液体同时进入钻孔,在打孔结束后转换带5开始运行将第二抓手9移至出口处将钻孔内的淤泥清除,第二抓手9的四面为三角形在进入钻孔内时为打开状态,在抓入淤泥时抓手合十为三角体,将淤泥盛入三角体内,再通过齿轮4的转动将第二抓手9收回地面,再通过转换带5将第一抓手10移至出口处将钻孔内剩余的石块清除,第一抓手10的抓头为三条每条为细长弯曲形态,与第二抓手9操作相同,将抓头深入钻孔内,抓取钻孔内的石块,抓取后再将抓头收回,同时第一抓手10可折叠将抓头切换为铲状形态,再抓头深入时刮取钻孔内壁的石块或棱角将整个钻孔清理干净。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包括吊锁(1)和内壁铲(18),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锁(1)分三段连接三件第一连接栓(2),第一连接栓(2)下焊接整个机器外壁(16),外壁(16)内安装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下安装齿轮(4)且三块齿轮(4)并排运行,齿轮(4)下方为转换带(5),转换带(5)左下方为钻孔装置,装置内为承重柱(6)外为钻孔扇(7),钻孔装置右侧为清淤装置,分为第一抓手(10)和第二抓手(9),在第二抓手(9)上方为第二抓手(9)的外管(8),在外管(8)右侧为第一抓手(10),第一抓手(10)上的抓手设置为可折叠形状,第一抓手(10)在折叠时形成外壁(16)铲,第一抓手(10)的三条抓上设置齿条(11),齿条(11)上方为第二连接栓(12),第二连接栓(12)上方为第一抓手(10)的吊绳(13),吊绳(13)与第一抓手(10)的中间位置为第二弹簧(17),在清淤装置的右侧安装液体箱(14)和排水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钻孔灌注桩清淤装置,包括吊锁(1)和内壁铲(18),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锁(1)分三段连接三件第一连接栓(2),第一连接栓(2)下焊接整个机器外壁(16),外壁(16)内安装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下安装齿轮(4)且三块齿轮(4)并排运行,齿轮(4)下方为转换带(5),转换带(5)左下方为钻孔装置,装置内为承重柱(6)外为钻孔扇(7),钻孔装置右侧为清淤装置,分为第一抓手(10)和第二抓手(9),在第二抓手(9)上方为第二抓手(9)的外管(8),在外管(8)右侧为第一抓手(10),第一抓手(10)上的抓手设置为可折叠形状,第一抓手(10)在折叠时形成外壁(16)铲,第一抓手(10)的三条抓上设置齿条(11),齿条(11)上方为第二连接栓(12),第二连接栓(12)上方为第一抓手(10)的吊绳(13),吊绳(13)与第一抓手(10)的中间位置为第二弹簧(17),在清淤装置的右侧安装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黄小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