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2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槽钢焊接组成的四边形框架、带肋钢筋、固定钢板、转杆以及带孔块体;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若干带肋钢筋,所述带肋钢筋两端焊接在四边形框架的长边上,两块固定钢板通过转杆转动设置在长边上,导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内,所述转杆穿入带孔块体与固定钢板焊接在一起,带孔块体设置在槽钢凹槽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简捷操作,良好的紧固效果,提高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避免了断桩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在一些大中城市拔地而起,混凝土灌注桩凭借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工艺简单、承载力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作为灌注桩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它的工艺正逐步完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验收困难,往往在浇筑完成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灌注桩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检查。灌注桩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质量的好坏,一旦出现断桩现象会给相关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浇筑,导管应随混凝土浇筑逐段提拔,应始终保持导管底低于砼面2.5m以上。导管应垂直提拔,阻力过大时应转动导管同时缓慢提拔。导管提拔时,容易使导管拔出砼面,形成断桩,造成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在浇筑钻孔灌注桩时,可调换不同孔洞尺寸的固定钢板,来应对不同管径的导管。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槽钢焊接组成的骨架、带肋钢筋、固定钢板、转杆以及带孔块体;所述槽钢骨架的中间设置若干带肋钢筋,所述带肋钢筋两端焊接在槽钢骨架的长边上,两块固定钢板通过转杆转动设置在长边上,导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内,所述转杆穿入带孔块体与固定钢板焊接在一起,带孔块体设置在槽钢凹槽处。优选的,所述槽钢骨架的长边长为1.8m-2m,短边长为0.6m-0.8m。优选的,所述带肋钢筋设置22-28根。优选的,所述带肋钢筋的间距为2cm-3cm。优选的,所述两块固定钢板的缝隙为0.4cm-0.6cm。优选的,所述导管直径为30cm。优选的,所述固定钢板板厚为10cm-15mm,转动角度为0°-18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灵活,浇砼时只需操作固定板,即可达到固定导管的功能,加快浇筑灌注桩的施工速度。2、浇筑砼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紧定装置固定效果更好,减轻吊装漏斗的履带吊司机工作压力。3、具有简捷操作,良好的紧固效果,提高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避免了断桩等质量问题的发生。4、方便高效避免劳动力浪费,浇筑混凝土的工人为两人,减少浇筑灌注桩工作的施工人数。附图说明图1是混凝土导管紧固装置平面图;图2是混凝土导管紧固装置平面图;图3是混凝土导管紧固装置平面图;图4是紧固装置的三视图;图5是紧固装置应用详图;图6是紧固装置和导管互相作用图;图7是固定板、转杆与槽钢连接详图;图8是现场实际应用图例一。附图标记说明:1、槽钢骨架;2、带肋钢筋;3、固定钢板;4、转杆;5、带孔块体;6、导管上卡齿;7、槽钢上的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槽钢焊接组成的骨架1、带肋钢筋2、固定钢板3、转杆4以及带孔块体5;所述槽钢骨架1的中间设置若干带肋钢筋2,所述带肋钢筋2两端焊接在槽钢骨架1的长边上,两块固定钢板3通过转杆4转动设置在长边上,导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3内,所述转杆4穿入带孔块体5与固定钢板3焊接在一起,带孔块体5设置在槽钢凹槽处。优选的,所述槽钢骨架1的长边长为1.8m-2m,短边长为0.6m-0.8m。优选的,所述带肋钢筋2设置22-28根。优选的,所述带肋钢筋2的间距为2cm-3cm。优选的,所述两块固定钢板3的缝隙为0.4cm-0.6cm。优选的,所述导管直径为30cm。优选的,所述固定钢板板厚为10cm-15mm,转动角度为0°-180°。实施例:紧固装置四边为槽钢,并焊接在一起;长边长为1.8m-2m,短边长为0.6m-0.8m,装置中间共设置22-28根的带肋钢筋2,其两端焊接到槽钢上,其钢筋2净间距为2cm-3cm;固定钢板3为两块,两板中间设有0.4cm-0.6cm宽的缝隙,导管直径为30cm,固定在固定钢板3内;导管上对应的卡齿厚度和高度均为2cm。转杆4采用光圆钢筋,穿入带孔块体2cm-5cm,并且与固定钢板3焊接连接。组装完成后,将带孔块体5挤入槽钢凹槽处。固定钢板3板厚为10cm-15mm,其转动角度为0°-180°。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转动角度为0°,在提升导管时,转动角度增大,并在导管再次落位后,转动角度恢复为0°。本技术对传统的导管夹具进行改进,既能方便人员施工操作又能加固导管的工具。本技术比传统导管夹具更容易进行现场施工,相对于常规的导管夹具更加安全,并能承受连接导管的所有荷载。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传统紧定导管的工具较为简单,重复利用率不高,只能使用3-5次。2、传统固定导管的工具不能覆盖护筒上方的较大范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槽钢焊接组成的四边形框架、带肋钢筋、固定钢板、转杆以及带孔块体;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若干带肋钢筋,所述带肋钢筋两端焊接在四边形框架的长边上,两块固定钢板通过转杆转动设置在长边上,导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内,所述转杆穿入带孔块体与固定钢板焊接在一起,带孔块体设置在槽钢凹槽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槽钢焊接组成的四边形框架、带肋钢筋、固定钢板、转杆以及带孔块体;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若干带肋钢筋,所述带肋钢筋两端焊接在四边形框架的长边上,两块固定钢板通过转杆转动设置在长边上,导管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内,所述转杆穿入带孔块体与固定钢板焊接在一起,带孔块体设置在槽钢凹槽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长边长为1.8m-2m,短边长为0.6m-0.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灌注桩砼浇筑导管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津员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