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应久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0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包括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右侧设有混凝土面层,且混凝土面层右侧设有碎石垫层,所述混凝土面层左侧设有消浪圈,且消浪圈中间设有消浪块,所述消浪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消浪块中间设有泄水孔,所述第一坡面底部连接有站台,且站台底部设有架空块,所述架空块左下侧设有第二坡面,其第二坡面中间设有消浪块,且第二坡面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第一坡面末端连接有坡顶,且坡顶右侧设有背水坡。该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利用支撑块的支撑和消浪块深入护坡内部的设置,能够使消浪块更加稳固,且利用泄水孔和架空块能够对护坡进行快速泄水,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消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防护坡
,具体为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
技术介绍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所以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坡,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现在市场上的消浪块一般为在坡面修筑好后再将其安放于坡面,用消浪块自重和坡面产生的摩擦力进行固定,其在常年面对水浪冲刷时会发生一定的下滑,对消浪效果会造成影响,且市场上的消浪块为实心结构,其在水浪冲刷后,泄水能力有所不足,导致后续水浪来临时消浪能力有所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消浪块一般为在坡面修筑好后再将其安放于坡面,用消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包括第一坡面(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10)右侧设有混凝土面层(8),且混凝土面层(8)右侧设有碎石垫层(7),所述混凝土面层(8)左侧设有消浪圈(2),且消浪圈(2)中间设有消浪块(9),所述消浪块(9)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且消浪块(9)中间设有泄水孔(13),所述第一坡面(10)底部连接有站台(3),且站台(3)底部设有架空块(4),所述架空块(4)左下侧设有第二坡面(5),其第二坡面(5)中间设有消浪块(9),且第二坡面(5)底部设有排水管(6),所述第一坡面(10)末端连接有坡顶(11),且坡顶(11)右侧设有背水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消浪防护坡主体结构,包括第一坡面(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10)右侧设有混凝土面层(8),且混凝土面层(8)右侧设有碎石垫层(7),所述混凝土面层(8)左侧设有消浪圈(2),且消浪圈(2)中间设有消浪块(9),所述消浪块(9)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且消浪块(9)中间设有泄水孔(13),所述第一坡面(10)底部连接有站台(3),且站台(3)底部设有架空块(4),所述架空块(4)左下侧设有第二坡面(5),其第二坡面(5)中间设有消浪块(9),且第二坡面(5)底部设有排水管(6),所述第一坡面(10)末端连接有坡顶(11),且坡顶(11)右侧设有背水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斌李卫国方应久杨得柱
申请(专利权)人:方应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