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其中,包括示警板、反光条、警示灯、短支撑杆、固定套、太阳能板、L形插杆、螺栓、蓄电池、顶板、警报器、控制面板、长支撑杆、字体提示灯、底板和固定螺栓;通过设置固定套、L形插杆、长支撑杆和短支撑杆,方便示警装置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在底板上开设通孔,利用固定螺栓将示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防止示警装置被吹倒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给该警示装置上的警示灯、警报器、红外线探测器和字体提示灯提供电能;通过设置字体提示灯和警示灯,在夜间施工时,通过控制面板将字体提示灯和警示灯打开,示警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轨道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合作,令火车无需转向便能行走。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以钢铁制成的路轨,可以比其它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轨枕亦称枕木,或路枕,功用是把钢轨的重量分开散布,和保持路轨固定,维持路轨的轨距。一般而言,轨道的底部为石砾铺成的路碴。路碴亦称道碴、碎石或道床,是为轨道提供弹性及排水功能。铁轨也可以铺在混凝土筑成的基座上(在桥上就相当常见),甚至嵌在混凝土里面,但是现在铁路会偶尔出现损坏,因此需要经常对轨道进行养护,但是养护过程也会有列车经过,对施工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其中,包括示警板、反光条、警示灯、短支撑杆、固定套、太阳能板、L形插杆、螺栓、蓄电池、顶板、警报器、控制面板、长支撑杆、字体提示灯、底板和固定螺栓,所述示警板底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套,所述底板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套,所述示警板底端和底板顶端通过长支撑杆固定连接,固定套和长支撑杆通过L形插杆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条设置在示警板外表面四周,所述警示灯设置在示警板外表面;所述示警板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示警板顶端与顶板底端通过短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通过固定套分别与示警板顶端和顶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与固定套之间通过L形插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有多块太阳能板,所述顶板与示警板之间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示警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示警板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警报器,所述示警板外表面设置有配合警报器使用的红外线探测器。优选的,所述底板下端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底板。优选的,所述示警板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字体提示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套、L形插杆、长支撑杆和短支撑杆,方便示警装置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在底板上开设通孔,利用固定螺栓将示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防止示警装置被吹倒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给该警示装置上的警示灯、警报器、红外线探测器和字体提示灯提供电能;通过设置字体提示灯和警示灯,在夜间施工时,通过控制面板将字体提示灯和警示灯打开,示警效果好;通过设置红外线探测器和警报器,当有物体靠近示警装置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使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示警板、2-反光条、3-警示灯、4-短支撑杆、5-固定套、6-太阳能板、7-L形插杆、8-螺栓、9-蓄电池、10-顶板、11-警报器、12-控制面板、13-长支撑杆、14-字体提示灯、15-底板、16-固定螺栓、17-通孔、18-红外线探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其中,包括示警板1、反光条2、警示灯3、短支撑杆4、固定套5、太阳能板6、L形插杆7、螺栓8、蓄电池9、顶板10、警报器11、控制面板12、长支撑杆13、字体提示灯14、底板15和固定螺栓16,所述示警板1底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套5,所述底板15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套5,所述示警板1底端和底板15顶端通过长支撑杆13固定连接,固定套5和长支撑杆13通过L形插杆7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条2设置在示警板1外表面四周,所述警示灯3设置在示警板1外表面;所述示警板1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12;所述示警板1顶端与顶板10底端通过短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4通过固定套5分别与示警板1顶端和顶板1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4与固定套5之间通过L形插杆7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说,所述顶板10上端设置有多块太阳能板6,所述顶板10与示警板1之间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与示警板1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说,所述示警板1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警报器11,所述示警板1外表面设置有配合警报器11使用的红外线探测器18。进一步的说,所述底板15下端开设有通孔17,且所述固定螺栓16贯穿底板15。进一步的说,所述示警板1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字体提示灯14。使用过程:首先通过长支撑杆13、L形插杆7和固定套5相互配合使用将底板15与示警板1固定连接,接着通过短支撑杆4、L形插杆7、和固定套5相互配合使用将示警板1与顶板10固定连接,随后将蓄电池9通过螺栓9固定安装在示警板1顶端;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套5、L形插杆7、长支撑杆13和短支撑杆4,方便示警装置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在底板15上开设通孔17,利用固定螺栓16将示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防止示警装置被吹倒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太阳能板6,利用太阳能6产生电能,给该警示装置上的警示灯3、警报器11、红外线探测器18和字体提示灯14提供电能;通过设置字体提示灯14和警示灯3,在夜间施工时,通过控制面板12将字体提示灯14和警示灯3打开,示警效果好;通过设置红外线探测器18和警报器11,当有物体靠近示警装置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本申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示警板(1)、反光条(2)、警示灯(3)、短支撑杆(4)、固定套(5)、太阳能板(6)、L形插杆(7)、螺栓(8)、蓄电池(9)、顶板(10)、警报器(11)、长支撑杆(13)、字体提示灯(14)、底板(15)和固定螺栓(16),所述示警板(1)底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套(5),所述底板(15)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套(5),所述示警板(1)底端和底板(15)顶端通过长支撑杆(13)固定连接,固定套(5)和长支撑杆(13)通过L形插杆(7)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条(2)设置在示警板(1)外表面四周,所述警示灯(3)设置在示警板(1)外表面;所述示警板(1)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12);所述示警板(1)顶端与顶板(10)底端通过短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4)通过固定套(5)分别与示警板(1)顶端和顶板(1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4)与固定套(5)之间通过L形插杆(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轨道养护施工安全示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示警板(1)、反光条(2)、警示灯(3)、短支撑杆(4)、固定套(5)、太阳能板(6)、L形插杆(7)、螺栓(8)、蓄电池(9)、顶板(10)、警报器(11)、长支撑杆(13)、字体提示灯(14)、底板(15)和固定螺栓(16),所述示警板(1)底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套(5),所述底板(15)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套(5),所述示警板(1)底端和底板(15)顶端通过长支撑杆(13)固定连接,固定套(5)和长支撑杆(13)通过L形插杆(7)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条(2)设置在示警板(1)外表面四周,所述警示灯(3)设置在示警板(1)外表面;所述示警板(1)右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12);所述示警板(1)顶端与顶板(10)底端通过短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4)通过固定套(5)分别与示警板(1)顶端和顶板(1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支撑杆(4)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梦媛,郭峰,徐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龚梦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