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26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属于日用氢气和氧气制取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解单元、泵、水箱和气体净化过滤单元;电解单元包括隔膜电解槽、阴阳电极板和为阴阳电极板供电的电源,隔膜电解槽内由透水隔离膜分割成阴极区和阳极区,气体净化过滤单元包括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水箱上部设置与水箱连通且彼此分隔的氢气气水分离腔和氧气气水分离腔,水箱内的碱液通过泵输送至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均含有弱酸性滤材。由于在氢气和氧气的净化过滤单元设置弱酸性滤料,因此可以吸附并中和掉混杂在氢气和氧气中的碱液蒸汽,从而保证输出给人体呼吸的氢气和氧气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取用于人体既可以呼吸氢气又可以呼吸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属于日用氢气和氧气制取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呼吸氢气成为一种养生保健方式,吸氢机已现身市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吸氢机为质子膜SPE水电解方式制氢方式,在阳极区加入去离子水,在阴极区产生氢气输出。阳极侧产生氧气但往往混有易致癌危险的臭氧而不能用于供人呼吸。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呼吸氢气时适当呼吸些氧气,对于一些年老体衰者,效果更佳。因此目前出现有通过对碱液无膜膜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共同输出的吸氢氧机。但该吸氢氧机输出的气体中常混有少量碱液蒸汽,危害人体呼吸安全。对此目前通常是采用湿气瓶水洗过滤,或者对气体输出通路降温冷却,或者气水雾化等等措施,但都很难彻底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以同时输出不含碱液蒸汽等杂质可供人体呼吸的安全氢气和氧气的发生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包括电解单元、泵、水箱和气体净化过滤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隔膜电解槽、阴阳电极板和为所述阴阳电极板供电的电源,所述隔膜电解槽内由透水隔离膜分割成阴极区和阳极区,气体净化过滤单元包括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所述水箱上部设置与水箱连通且彼此分隔的氢气气水分离腔和氧气气水分离腔,所述水箱内的碱液通过所述泵输送至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连通所述氢气气水分离腔的进气口,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通所述氧气气水分离腔的进气口,所述氢气气水分离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气管连通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进气口,所述氧气气水分离腔的出气口通过第四气管连通所述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进气口;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均含有弱酸性滤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氢气和氧气的净化过滤单元设置弱酸性滤材,因此可以吸附并中和掉混杂在氢气和氧气中的碱液蒸汽,从而保证输出给人体呼吸的氢气和氧气的安全。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一是,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均含有高比表面积类强效吸附材料。因此,进一步可以过滤臭氧等杂质气体。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二是,还包括气体输出分配单元和气体混合器,所述气体混合器分别连通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和所述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所述气体输出分配单元包括控制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通断的第一开关、控制所述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通断的第二开关和控制所述气体混合器通断的第三开关。使用时,可以实现由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单独输出氢气、由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单独输出氧气或由气体混合器输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三是,所述隔膜电解槽由阴电极板、阳电极板和位于所述阴阳电极板两端的密封垫围合而成。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四是,所述阴极区插入有阴极网,所述阳极区插入阳极网。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五是,所述开关是手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或者可插拔堵头。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六是,所述阴阳电极板彼此平行,所述阴极网和阳极网彼此平行。上述技术方案的变化是,所述电解单元是二个以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解单元、泵11、水箱10和气体净化过滤单元。电解单元包括隔膜电解槽001、阴电极板1、阳电极板5和为阴阳电极板供电的电源12;隔膜电解槽001具体来说是彼此平行的阴电极板1和阳电极板5及位于阴电极板1、阳电极板5两端的密封胶垫8围起来而形成的封闭电解槽。在隔膜电解槽001内由透水隔离膜4分割成阴极区②和阳极区①。在阴极区②插入有彼此平行的两块阴极网2、3,在阳极区①插入彼此平行的两块阳极网6、7。气体净化过滤单元包括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氧气净化过滤单元含有两个串联的滤罐15和16,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含有两个串联的滤罐17和18。在水箱10的上部设置与水箱连通且彼此分隔的氢气气水分离腔14和氧气气水分离腔13,水箱10内储存有碱液。阴极区②的出气口④通过第一气管01连通氢气气水分离腔14的进气口,阳极区①的出气口③通过第二气管02连通氧气气水分离腔13的进气口,氢气气水分离腔14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气管03连通氢气净化过滤单元(滤罐17)的进气口,氧气气水分离腔13的出气口通过第四气管04连通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滤罐15)的进气口。在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滤罐17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滤罐15均含有柠檬酸颗粒或其他弱酸性滤料。在滤罐16、18内装填有分子筛或活性炭等高比表面积类强效吸附过滤材料,用于过滤臭氧等杂质气体;此外还可以混添加变色硅胶颗粒作为滤芯更换提醒。本实施例的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还包括气体输出分配单元和气体混合器002;气体混合器002分别连通氢气净化过滤单元(滤罐18)的出气口20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滤罐16)的出气口19。气体输出分配单元包括控制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20通断的第一开关23、控制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19通断的第二开关21和控制气体混合器002通断的第三开关22。第一开关23、第二开关21和第三开关22可以采用控制阀(电动或手动)或者可插拔堵头。工作时,通过泵11将水箱10内的碱液输送至隔膜电解槽001的阳极区①,碱液通过透水隔离膜4流入阴极区②;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20输出氢气,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19输出氧气,气体混合器002的出气口19输出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当打开第一开关23并关闭第二开关21和第三开关22时可以实现单独输出氢气,当打开第三开关21并关闭第一开关23和第三开关22时可以实现单独输出氧气,当打开第三开关22并关闭第一开关23和第二开关21时可以实现输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如图2所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变化,具体变化是除了与实施例一相同以外的不同点有:电解单元有两个,共用水箱10、电源12、氢气气水分离腔14、氧气气水分离腔13、氢气净化过滤单元(滤罐17、18)、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滤罐15、16)和气体输出分配单元。当然,也可以在本实施例或实施例一基础上,电解单元为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数量或者多个水箱10、气体净化过滤单元和电源12等种种变化。上述实施例的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具有以下突出优势:①应用高通量隔离膜,实现氢气及氧气大流量产出,可供多人共用同吸;②电解液蒸发通过气水分离形成循环回路,可在各种环境中连续24小时不停机稳定工作;③设置多重净化过滤环节,确保了所制取氢气、氧气的纯洁度(纯度高达99.9%);④具有氢气单一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单元、泵、水箱和气体净化过滤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隔膜电解槽、阴阳电极板和为所述阴阳电极板供电的电源,所述隔膜电解槽内由透水隔离膜分割成阴极区和阳极区,气体净化过滤单元包括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所述水箱上部设置与水箱连通且彼此分隔的氢气气水分离腔和氧气气水分离腔,所述水箱内的碱液通过所述泵输送至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连通所述氢气气水分离腔的进气口,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通所述氧气气水分离腔的进气口,所述氢气气水分离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气管连通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进气口,所述氧气气水分离腔的出气口通过第四气管连通所述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进气口;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均含有弱酸性滤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单元、泵、水箱和气体净化过滤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隔膜电解槽、阴阳电极板和为所述阴阳电极板供电的电源,所述隔膜电解槽内由透水隔离膜分割成阴极区和阳极区,气体净化过滤单元包括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所述水箱上部设置与水箱连通且彼此分隔的氢气气水分离腔和氧气气水分离腔,所述水箱内的碱液通过所述泵输送至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连通所述氢气气水分离腔的进气口,所述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区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通所述氧气气水分离腔的进气口,所述氢气气水分离腔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气管连通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进气口,所述氧气气水分离腔的出气口通过第四气管连通所述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进气口;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和氧气净化过滤单元均含有弱酸性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用氢气和氧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输出分配单元和气体混合器,所述气体混合器分别连通所述氢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和所述氧气净化过滤单元的出气口,所述气体输出分配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邦王建真徐磊朱胜利邹继庆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