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和负压补偿装置。所述的负压补偿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罐体下腔内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其中进气阀连通下腔和罐体外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能够提供恒定的低压无氧的培养环境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菌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按照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其培养方式是将厌氧培养基放入厌氧环境(根据目标菌要求选择无氧或低氧的环境),而厌氧环境的提供方式为厌氧缸、厌氧袋、厌氧手套箱等。而对于某些特殊细菌,例如高海拔环境下生存的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需要稳定的低压环境来模拟培养。目前能兼顾低压和厌氧两个条件的只有厌氧手套箱,其结构复杂,为密闭的大型金属箱,低压环境主要通过抽气机来实现,通过气压表检测,压力调节也依靠抽气机的启停实现。这种方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适用于医院、科研院所等需对厌氧细菌做大量培养研究的场所,不适合少量细菌培养使用。而基层单位或者流动场合(巡回医疗等),因为只能携带厌氧袋进行厌氧培养,其原理是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折断气体发生管产生二氧化碳,以实现无氧环境。因此可以看出,其无法实现低压状态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和负压补偿装置,培养盒上端开口,负压补偿装置下端开口,培养盒的上端与负压补偿装置的下端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使培养盒与负压补偿装置之间能够密封连接;所述的负压补偿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的罐体上壁上设有活塞口,所述的活塞杆从活塞口内伸出,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塞手柄;罐体下腔内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其中进气阀连通下腔和罐体外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所述的进气阀包括一号孔、一号弹簧、二号弹簧、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所述的一号孔是内粗外细的水平阶梯孔,一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一号螺栓,所述的一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一号弹簧位于一号孔靠近内端的位置,一号柱体位于一号弹簧的外侧,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螺栓和一号柱体上,一号柱体的直径大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从而一号柱体外端顶在一号孔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一号柱体上位于两端和中间的位置上各设有一个一号密封圈;一号柱体上分别设有轴向孔和径向孔,所述的轴向孔位于一号柱体的轴心处,轴向孔的内端位于一号柱体的内端面上,轴向孔的外端位于径向孔上;所述的径向孔位于一号柱体上中间和外端的两个一号密封圈之间,沿一号柱体的径向方向分布,连通轴向孔和一号柱体的外侧;所述的一号孔上设有一号通气孔,一号通气孔的上端开口位于一号柱体的中间和内端的两个一号密封圈之间;罐体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一端位于罐体外,用于连接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进气口的另一端位于罐体内,该端与一号通气孔的下端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使其形成相连通的气体管路;所述的二号弹簧位于一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一号弹簧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的弹力,二号柱体位于二号弹簧的外侧,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上,二号柱体的外端从一号孔内伸出,二号柱体的直径小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所述的出气阀包括二号孔、三号弹簧、四号弹簧、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所述的二号孔是水平的阶梯孔,包括内段、中段和外段,其中中段处的内径小于内段和外段处的内径;二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二号螺栓,所述的二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三号弹簧位于二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所述的三号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端帽、细段、粗段和外端帽,其中三号柱体粗段部分位于二号孔的中段处,三号柱体的细段和内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内段处,外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外段处,三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二号螺栓和三号柱体上,二号孔的中段处设有竖直的二号通气孔,所述的二号通气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上腔和二号孔,二号孔中段处位于二号通气孔下开口的内外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二号密封圈,其中所述的两个二号密封圈之间的距离大于三号柱体细段的长度,通过三号柱体、二号密封圈和活塞的共同作用将上腔完全密封住;所述的三号柱体的内端帽和外端帽的直径大于二号孔中段部分的内径;所述的四号弹簧位于三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三号弹簧的弹力大于四号弹簧的弹力;四号柱体位于四号弹簧的外侧,四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上,四号柱体的外端从二号孔伸出;一至四号弹簧的弹力F1、F2、F3、F4、一号孔细段的截面面积S1、三号柱体粗段处的截面面积S2之间的关系满足:(F1-F2)/S1>(F3-F4)/S2;所述的出气阀和进气阀的外端设有旋钮,所述的旋钮包括旋钮壁、旋钮手柄和旋钮杆,所述的旋钮的内端部分是圆筒形的旋钮壁结构,所述的旋钮壁的内端面呈圆柱螺旋线形,所述的二号柱体和四号柱体的外端同时顶在旋钮壁的内端面上;旋钮壁的轴心处设有旋钮杆,所述的罐体上设有与旋钮杆相适应的旋钮孔,所述的旋钮杆的内端插入到旋钮孔内,旋钮杆上套有旋钮弹簧,通过旋钮弹簧的作用旋钮向外顶;旋钮的外端是旋钮手柄结构;所述的旋钮壁位于罐体上内凹的结构内,该内凹结构形成一腔体;旋钮处设有端盖结构;端盖处设有孔,该孔的直径小于旋钮壁的直径,所述的端盖位于旋钮壁的外侧,旋钮手柄从端盖孔内伸出;所述的端盖上标有刻度,所述的旋钮手柄上设有用于指向刻度的标记;所述的活塞杆下端设有竖直盲孔,该竖直盲孔下端开口位于活塞的底面,活塞杆上设有连通竖直盲孔和活塞杆外侧的水平孔,水平孔的位置满足当活塞移动至最上方时,水平孔的外端开口处位于所述的活塞口处;水平孔包括内外两段,内段靠近所述的竖直盲孔,外段靠近活塞杆的外侧,水平孔两段的直径外粗内细,水平孔内设有五号柱体,所述的水平孔内端设有内凸缘,内凸缘处的直径小于五号柱体的直径,从而能够防止五号柱体内端向内进入到竖直盲孔处;五号柱体的水平长度小于水平孔的长度;五号柱体的内端面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作用将水平孔内段完全密封,竖直盲孔内设有水平的五号弹簧,所述的五号弹簧一端顶在五号柱体的内端面上,另一端顶在竖直盲孔的孔壁上或另一个五号柱体的内端面上;罐体上壁上活塞口处设有水平盲孔,所述的水平盲孔的内端开口处位于活塞口处与所述的水平孔相适应的位置,所述的相适应是指当活塞移动至最上方时,水平盲孔内端开口正对着所述的水平孔;水平盲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的五号柱体外端面的直径;所述的水平盲孔外端设有六号弹簧,六号弹簧的内侧设有六号柱体;六号弹簧的弹力小于五号弹簧的弹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可以设置不同的真空度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的不同压力环境下的厌氧菌生长;2、对于产气类的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能够通过负压补偿装置能够将进入下腔内的水蒸气、产气等气体排出到上腔内,保证了下腔内的真空度不变;3、活塞移动至上端时能够自动锁住其位置;4、上腔内气压升高后活塞杆的位置能够自动解锁。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和负压补偿装置,培养盒上端开口,负压补偿装置下端开口,培养盒的上端与负压补偿装置的下端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使培养盒与负压补偿装置之间能够密封连接;所述的负压补偿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的罐体上壁上设有活塞口,所述的活塞杆从活塞口内伸出,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塞手柄;罐体下腔内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其中进气阀连通下腔和罐体外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所述的进气阀包括一号孔、一号弹簧、二号弹簧、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所述的一号孔是内粗外细的水平阶梯孔,一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一号螺栓,所述的一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一号弹簧位于一号孔靠近内端的位置,一号柱体位于一号弹簧的外侧,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螺栓和一号柱体上,一号柱体的直径大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从而一号柱体外端顶在一号孔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一号柱体上位于两端和中间的位置上各设有一个一号密封圈;一号柱体上分别设有轴向孔和径向孔,所述的轴向孔位于一号柱体的轴心处,轴向孔的内端位于一号柱体的内端面上,轴向孔的外端位于径向孔上;所述的径向孔位于一号柱体上中间和外端的两个一号密封圈之间,沿一号柱体的径向方向分布,连通轴向孔和一号柱体的外侧;所述的一号孔上设有一号通气孔,一号通气孔的上端开口位于一号柱体的中间和内端的两个一号密封圈之间;罐体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一端位于罐体外,用于连接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进气口的另一端位于罐体内,该端与一号通气孔的下端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使其形成相连通的气体管路;所述的二号弹簧位于一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一号弹簧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的弹力,二号柱体位于二号弹簧的外侧,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上,二号柱体的外端从一号孔内伸出,二号柱体的直径小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所述的出气阀包括二号孔、三号弹簧、四号弹簧、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所述的二号孔是水平的阶梯孔,包括内段、中段和外段,其中中段处的内径小于内段和外段处的内径;二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二号螺栓,所述的二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三号弹簧位于二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所述的三号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端帽、细段、粗段和外端帽,其中三号柱体粗段部分位于二号孔的中段处,三号柱体的细段和内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内段处,外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外段处,三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二号螺栓和三号柱体上,二号孔的中段处设有竖直的二号通气孔,所述的二号通气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上腔和二号孔,二号孔中段处位于二号通气孔下开口的内外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二号密封圈,其中所述的两个二号密封圈之间的距离大于三号柱体细段的长度,通过三号柱体、二号密封圈和活塞的共同作用将上腔完全密封住;所述的三号柱体的内端帽和外端帽的直径大于二号孔中段部分的内径;所述的四号弹簧位于三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三号弹簧的弹力大于四号弹簧的弹力;四号柱体位于四号弹簧的外侧,四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上,四号柱体的外端从二号孔伸出;一至四号弹簧的弹力F1、F2、F3、F4、一号孔细段的截面面积S1、三号柱体粗段处的截面面积S2之间的关系满足:(F1-F2)/S1>(F3-F4)/S2;所述的出气阀和进气阀的外端设有旋钮,所述的旋钮包括旋钮壁、旋钮手柄和旋钮杆,所述的旋钮的内端部分是圆筒形的旋钮壁结构,所述的旋钮壁的内端面呈圆柱螺旋线形,所述的二号柱体和四号柱体的外端同时顶在旋钮壁的内端面上;旋钮壁的轴心处设有旋钮杆,所述的罐体上设有与旋钮杆相适应的旋钮孔,所述的旋钮杆的内端插入到旋钮孔内,旋钮杆上套有旋钮弹簧,通过旋钮弹簧的作用旋钮向外顶;旋钮的外端是旋钮手柄结构;所述的旋钮壁位于罐体上内凹的结构内,该内凹结构形成一腔体;旋钮处设有端盖结构;端盖处设有孔,该孔的直径小于旋钮壁的直径,所述的端盖位于旋钮壁的外侧,旋钮手柄从端盖孔内伸出;所述的端盖上标有刻度,所述的旋钮手柄上设有用于指向刻度的标记;所述的活塞杆下端设有竖直盲孔,该竖直盲孔下端开口位于活塞的底面,活塞杆上设有连通竖直盲孔和活塞杆外侧的水平孔,水平孔的位置满足当活塞移动至最上方时,水平孔的外端开口处位于所述的活塞口处;水平孔包括内外两段,内段靠近所述的竖直盲孔,外段靠近活塞杆的外侧,水平孔两段的直径外粗内细,水平孔内设有五号柱体,所述的水平孔内端设有内凸缘,内凸缘处的直径小于五号柱体的直径,从而能够防止五号柱体内端向内进入到竖直盲孔处;五号柱体的水平长度小于水平孔的长度;五号柱体的内端面设有密封圈,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厌氧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盒和负压补偿装置,培养盒上端开口,负压补偿装置下端开口,培养盒的上端与负压补偿装置的下端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使培养盒与负压补偿装置之间能够密封连接;所述的负压补偿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的罐体上壁上设有活塞口,所述的活塞杆从活塞口内伸出,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塞手柄;罐体下腔内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其中进气阀连通下腔和罐体外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所述的进气阀包括一号孔、一号弹簧、二号弹簧、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所述的一号孔是内粗外细的水平阶梯孔,一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一号螺栓,所述的一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一号弹簧位于一号孔靠近内端的位置,一号柱体位于一号弹簧的外侧,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螺栓和一号柱体上,一号柱体的直径大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从而一号柱体外端顶在一号孔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一号柱体上位于两端和中间的位置上各设有一个一号密封圈;一号柱体上分别设有轴向孔和径向孔,所述的轴向孔位于一号柱体的轴心处,轴向孔的内端位于一号柱体的内端面上,轴向孔的外端位于径向孔上;所述的径向孔位于一号柱体上中间和外端的两个一号密封圈之间,沿一号柱体的径向方向分布,连通轴向孔和一号柱体的外侧;所述的一号孔上设有一号通气孔,一号通气孔的上端开口位于一号柱体的中间和内端的两个一号密封圈之间;罐体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一端位于罐体外,用于连接无氧气体的进气装置;进气口的另一端位于罐体内,该端与一号通气孔的下端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使其形成相连通的气体管路;所述的二号弹簧位于一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一号弹簧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的弹力,二号柱体位于二号弹簧的外侧,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上,二号柱体的外端从一号孔内伸出,二号柱体的直径小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所述的出气阀包括二号孔、三号弹簧、四号弹簧、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所述的二号孔是水平的阶梯孔,包括内段、中段和外段,其中中段处的内径小于内段和外段处的内径;二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二号螺栓,所述的二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三号弹簧位于二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所述的三号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端帽、细段、粗段和外端帽,其中三号柱体粗段部分位于二号孔的中段处,三号柱体的细段和内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内段处,外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外段处,三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二号螺栓和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绪云,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