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240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阀门及排泄口,其特征在于,上壳体的顶端与进气端口固定连接,进气端口的顶端与阀门活动连接,进气端口的一侧与出气管固定连接,出气管的中间部位与气压表管道连接,上壳体的底端两侧分别与扶手固定连接,上壳体的底端与下壳体螺纹连接,下壳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搅碎装置,搅碎装置的顶端设有舱盖,舱盖与下壳体活动连接,下壳体顶端的内壁等距设有支架,支架的中间部位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支架的底端设有抵块,抵块与下壳体焊接,抵块的下侧设有挡板,挡板的顶端与下壳体通过链接装置活动连接,第一电机的底端与长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搅碎功能,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
本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成为国家推行的一种趋势,农作物秸秆通过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的方式经固态发酵生产纤维乙醇、联产蛋白饲料及醋酸乙酯,可以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纤维乙醇用于燃料行业,蛋白饲料用于饲养业,醋酸乙酯具有广泛的食用和工业用途。目前用于纤维素酶与农作物秸秆的发酵池主要为水泥池,并在农作物秸秆顶部盖用塑料布或编织布进行密封,主要依靠纤维素酶与农作物秸秆自身的作用进行发酵,发酵时间长达5-10天,使得纤维乙醇、联产蛋白饲料及醋酸乙酯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阀门及排泄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与进气端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端口的顶端与阀门活动连接,所述进气端口的一侧与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中间部位与气压表管道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底端两侧分别与扶手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包括上壳体(5)、下壳体(9)、阀门(1)及排泄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的顶端与进气端口(2)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端口(2)的顶端与阀门(1)活动连接,所述进气端口(2)的一侧与出气管(4)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4)的中间部位与气压表(3)管道连接,所述上壳体(5)的底端两侧分别与扶手(6)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5)的底端与所述下壳体(9)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搅碎装置(14),所述搅碎装置(14)的顶端设有舱盖(13),所述舱盖(13)与所述下壳体(9)活动连接,下壳体(9)顶端的内壁等距设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中间部位与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秸秆发酵池,包括上壳体(5)、下壳体(9)、阀门(1)及排泄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的顶端与进气端口(2)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端口(2)的顶端与阀门(1)活动连接,所述进气端口(2)的一侧与出气管(4)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4)的中间部位与气压表(3)管道连接,所述上壳体(5)的底端两侧分别与扶手(6)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5)的底端与所述下壳体(9)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搅碎装置(14),所述搅碎装置(14)的顶端设有舱盖(13),所述舱盖(13)与所述下壳体(9)活动连接,下壳体(9)顶端的内壁等距设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中间部位与第一电机(1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7)的底端设有抵块(8),所述抵块(8)与所述下壳体(9)焊接,所述抵块(8)的下侧设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的顶端与所述下壳体(9)通过链接装置(2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的底端与长杆(10)固定连接,所述长杆(10)的底端与搅拌杆(15)焊接,所述下壳体(9)内部底端安装有斜板(16),所述下壳体(9)的底端与排泄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原静许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卫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